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72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315篇
地质学   141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华北地区夏季降水模拟研究:区域气候模式性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Reg CM3对华北地区1991—2002年夏季气候进行了数值模拟,对照中国台站的实测资料,对模拟的华北地区夏季降水、温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比较,以检验模式的模拟性能。对平均场的模拟结果检验认为,该区域气候模式对华北地区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模拟存在一定的误差,河套地区及黄河以南地区降水量接近实况,沿着太行山脉及东部沿海地区降水量明显偏多。模式对温度的模拟误差较小,较好地再现了气温的空间分布特征,但山西及以北地区模拟的温度略偏低。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和气温的年际变化,成功再现了该区域降水和气温的异常变化。模式能够成功模拟出该区域降水和气温日变化特征,特别是对于逐年夏季的降水日变化过程的峰值和谷值均有成功表现,对于典型年份华北地区较强降水过程中降水发生的时间、落区、强度等也有再现能力,不足的是模拟的降水量比观测偏大。对于模式误差是否与地形或模式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等有关,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2.
华北地区地表垂直位移呈现显著的季节性波动。为探究其驱动源信号,利用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对全球导航定位系统20个基准站的垂直位移时间序列进行时空分解,获取前6个独立分量,并与环境负载造成的垂直位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个独立分量呈现显著周年变化和相对均匀的空间响应,与大气负载位移时间序列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60,两者吻合良好。第二和第三个独立分量均是周年和年内信号的组合,其空间响应反映出局部集聚特征,与华北地区水资源的分布状况相类似,合并这两个独立分量后与水文负载位移时间序列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50。由此表明大气和水文负载是驱动华北地区季节性垂直位移的主要源信号。  相似文献   
63.
浚县的正月古庙会,拥有着可溯千年的会史,会期长达一个月。这是朝圣的山会、贸易的商会、展示民风的风情会,更是演绎民俗的文化会。浚县正月古庙会起源于后赵皇帝石勒开凿侄山大佛时期,至今已有1600年历史,与山东泰山庙会、山西白云山庙会、北京妙峰山庙会并称华北地区“四大庙会”。  相似文献   
64.
粮食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联点,能够有效地揭示极端干旱事件对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影响的过程和机理。以粮价异动为切入点,通过粮价通胀指数和“无透雨”的持续时间,分析农业旱情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对1637—1643年华北地区极端干旱事件中的粮食安全进行深入剖析。结果显示:华北地区无透雨天数超过150 d,年降水量与5—9月降水量的距平值均≤-30%,水分异常短缺,土壤严重失墒,危及粮食生产安全。因此,降水量距平值≤-30%是华北地区粮食生产安全的临界阈值。此次极端干旱事件是历史同类事件之最,连续无透雨日数最长,地表径流枯竭记录最多,水资源的短缺导致伴生灾害相继发生,超过生态系统的忍耐极限,粮食生长期缩短,减产歉收,绝产绝收,粮食供给链条断裂。粮价通胀指数最低9.50,最高26.70;货币发行与粮食供给失衡,通货膨胀严重,粮价飞涨,市场倒闭,粮食安全体系崩塌,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发生质变成为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65.
吴飞  金童 《江西测绘》2015,(2):10-11,15
通过基于总体最小二乘的应变参数反演方法,利用2002年相对稳定的GPS速度场数据,来实现华北地区板块运动应力场的分析。将应变参数反演结果与基于最小二乘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总体最小二乘方法更适合华北地区的板块运动和形变解释。  相似文献   
66.
利用国内首台在线连续流量扩散云室,2017年冬季在华北地区高山站开展了大气冰核观测;结合常规气象要素、降水滴谱、气溶胶观测,分析了大气冰核数浓度特征,并对冰核活化参数化方法以及降雪对冰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气冰核在不同时间的浓度差异较大,?20°C时数浓度变化范围为2.50~76.8 L?1,平均值为18.347 L?1;(2)大气冰核浓度随活化温度降低呈指数增加趋势,随过饱和度增加呈指数增加,凝华核化所占比例约为18.64%;(3)大气冰核与粒径大于0.5 μm的气溶胶数浓度的关系可用参数化表示,相关性大于仅基于活化温度建立的参数化公式;(4)降雪过程大气冰核具有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降雪开始后大气冰核数浓度增加,降雪后期系统过境伴随的大风,对气溶胶的清洗作用明显,大气冰核随之减少。本研究为在线连续流量扩散云室类型的冰核观测仪在国内首次使用,所建立的冰核参数化公式有助于华北地区冬季地形云及其降水的微物理特征研究,同时在云模式的发展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中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7.
中国大陆及华北地区地震资料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基于地震活动为多尺度多活动这一观点,运用小波变换方法,以不同的小波尺度分析了中国大陆1900~2001年和华北地区1500~2001年M≥5地震的本尼奥夫应变资料,得到了各种层次地震活跃期和平静期,分析结果可信而又符合实际。对历史地震研究和地震危险性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8.
69.
毛曦  靳润成 《地理学报》2012,67(11):1565-1570
由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天津市地理学会、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协办的"华北历史地理与中国社会变迁——2012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9月22-23日在天津师范大学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70.
《中国地名》2012,(6):40-41
中华第一迷宫中国最大的崖居华夏最迷人的景观古崖居,位于延庆县西部约20公里处的张山营镇东门营村北的峡谷中。是由一支不见史志记载的古代先民在陡峭的岩壁上开凿的,我国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崖居遗址。是华北地区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崖居遗址,被称之为"中华第一迷宫"。1984年,延庆县文物管理所前任所长程金龙在走访北山周围的村子时,第一次听老人们提起"洞沟"。在村民的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