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篇 |
大气科学 | 42篇 |
地球物理 | 9篇 |
地质学 | 44篇 |
海洋学 | 31篇 |
综合类 | 4篇 |
自然地理 | 1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近30年来乌鲁木齐河流域冰川波动特征与流域高山带升温幅度的 …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乌鲁木齐河流域典型冰川与全流域其他冰川波动的监测结果表明,50年代末与60年代初以来,各冲川均处于全面退缩状态,且冰川长度退缩量,面积和冰储量减小量与冰川的规模有密切的关系,大冰川退缩量大,但退缩量所占百分比较小,小冰川则相反,而且三者与冲川的长度等级有较好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132.
利用乌鲁木齐市气象站195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逐日最高气温,建立了乌鲁木齐市升温过程数据库。在分析单要素强度指标及升温过程强度排序特征基础上,定义了一个升温过程综合强度指数(IZ),根据百分位排序法,整理出了乌鲁木齐市的极端升温过程,分析了过程的持续日数、发生频数以及强度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6项单要素强度指标,乌鲁木齐市最强升温过程有6种不同结果。基于IZ,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共出现567次极端升温过程,平均每年8.7次,强度最大的一次升温过程出现在2009年3月14—16日。乌鲁木齐市567次极端升温过程持续日数平均3.25 d,持续2 d的最多,占23.1%。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极端升温过程持续日数在春季4月(5.37 d)最长,冬季1月(2.29 d)与12月(2.37 d)最短。65年来持续日数略减少,线性变化趋势不显著。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极端升温过程主要集中在冬半年的12—4月,占64.3%,1月最多;7月最少,仅占1.9%。65年来年极端升温过程发生频数呈不显著的线性增加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本上处于偏多时期,进入21世纪以来年际间变化幅度加剧。1951—2015年,乌鲁木齐市极端升温过程的综合强度指数无显著线性变化趋势,在20世纪50、60年代强度较强、年际间变率相对较大,之后强度逐渐减弱、年际间变率减小,进入21世纪以来强度增强、年际间变率加剧。 相似文献
133.
<正>2009年12月19日,在经过两个星期艰苦而紧张的谈判之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3个缔约国终于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达成了一项称为《哥本哈根协议》的文件。这份文件虽是一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但在一些问题上还是取得了 相似文献
134.
能在水下3000m深处工作的一艘深水铺管船日前在江苏开工建造。9月19日,中海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周守为在中国科协年会上,通过对它的介绍,向来自国内外的80多位深水技术专家传达了我国深海开发技术装备自主研发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5.
2014年3月大气环流特征为:北半球极涡呈偏心型,主体位于北美北部,同时在新地岛和鄂霍次克海附近分别有2个低涡中心,较常年平均状况,前者异常偏强10 dagpm左右,后者位置偏南,亚洲大陆高压脊异常偏强6 dagpm左右,范围异常偏大,导致3月我国气温较常年同期(4.1℃)异常偏高1.2℃,为1961年以来第六高值。东亚大槽强度和位置、南支系统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接近常年平均状况。3月我国平均降水量为29.1 mm,接近常年平均值(29.5 mm)。月内,南方多阴雨天气,北方地区出现沙尘天气过程,中东部出现雾或霾天气过程,多省出现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136.
《巴黎协议》提出要将全球地表升温努力维持在低于较工业化前提高1.5 ℃的水平下,然而当前各国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INDCs)甚至无法实现成本最低的2 ℃温控目标,后INDC时期全球减排将面临严峻的形势。本文针对全程和终期两种1.5 ℃温控目标实现标准,基于不同的减排原则设置了三种全球合作减排方案,使用集成评估模型CIECIA对其气候有效性和经济可行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若要实现全程1.5 ℃升温控制目标,则各国必须在INDC目标年后立即实现净零排放;终期1.5 ℃温控目标可以使各国在INDC目标年后有一个到净零排放的缓冲期,但是由此带来的地表温度上升反而有损经济发展;方案3对因产业和地理因素在其他方案下经济受损的俄罗斯和高发展国家实行宽松减排措施,在满足终期1.5 ℃目标前提下实现了所有减排参与国经济利益的帕累托改进,是可行有效的国际减排合作方案;方案3显示中国和美国在减排过程中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而与俄罗斯和高发展国家存在竞争关系,因此可进一步加强与美国的减排合作,并注意协调与俄罗斯和高发展国家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37.
138.
在气候变化和全球治理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CO2排放及代价评估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决策者的关注.当前全球范围包括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在内的几乎所有研究都是基于全球平均CO2浓度来驱动气候模式的,但基于全球CO2平均分布设定开展模拟影响评估在学术界多有争议.首先,综述了大气CO2非均匀分布的证据,评... 相似文献
139.
一、实验部分
1.仪器及工作条件
M6型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涂层石墨管,Cd空心阴极灯。 相似文献
140.
青藏高原地震前CO的排放与卫星热红外增温异常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地震前卫星热红外图像的亮温异常与地球的排气作用有关。由于以往仅在个别点上对CO2、CH4等气体取样或监测,对这些温室气体震前排放的范围缺乏足够的了解。用美国EOS卫星携带的MOPITT探测仪资料,获得了2000年4月30日CO在青藏高原大面积逸出的情况,图像显示CO含量异常升高的区域具形状不规则的圈层结构,累计长度约3 200 km,总面积约267万km2,其CO体积分数值内高外低,体积分数最大的区域(31×10-8≥φ(CO)>27×10-8)大致呈EW向分布,长约800 km,宽约280 km,面积约22.41万km2。整个CO逸出区[WTBX]φ[WT](CO)为2002年正常值的1.57~4.10倍,与从卫星热红外图像上发现的2000年4月29~30日在青藏高原上的大面积多处孤立升温有较好的一致性,且这种CO逸出的现象至少在2000年4月30日之前的数天内是持续存在的,它们都是2000年6月6日甘肃景泰Ms 5.9地震及2000年6月8日缅甸北部Ms 6.9地震的前兆。这一方面说明,气—热震兆机理是有实际依据的,同时也反映了青藏高原上空臭氧层空洞或低值中心的出现可能与CO气体在高空中的不断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