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3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测绘学   120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114篇
地质学   352篇
海洋学   22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40篇
自然地理   82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正2012年10月13日,笔者为宿迁市的地理同仁们上了一节课改公开课,课题是鲁教版的"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并作了"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主题讲座,获得了同仁们的一致好评。现就公开课课堂教学的有关问题作一个简要回顾,意在抛砖引玉,在更大范围内与  相似文献   
942.
陈中  朱进  黄海珍 《地理教学》2013,(23):34-36
一、课标要求与解读 课标和活动建议要求结合实例探讨工业布局的特征。主要是布局的“分析”过程,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对工业企业布局是否合理及其主导因素和发展变化对工业布局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43.
基于关系视角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作为发展中国家和转型期经济体,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较多的受到国家政策及其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资源导向和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特征。在此背景之下,本文基于2002-2012年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和2003-2011年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金额数据,在经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从"关系"的视角出发,结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程,系统、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模式和区位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区位分布、产业分布、投资模式和企业所有制方面都相对集中,但都呈现出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与东道国之间存在密切的政治关系、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44.
张琦  李同昇  韩霞 《地理研究》2013,32(11):2121-2132
21 世纪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因在推动城市经济增长中具有愈发重要的作用,故其在城市内部的区位选择业已引起经济学、地理学领域的广泛关注;而作为一种中国特有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组织形式,建设监理企业的城市内部区位研究尚未展开。论文在分析建设监理企业生产链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生产性服务业相关区位理论,探究了建设监理企业城市内部区位选择的集聚取向及形成机制,并以西安市内建设监理企业区位选择的实例对理论分析观点进行验证。借助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在Geoda 软件平台上检验了2000 年至2011 年该市街区尺度上企业数量的聚散过程,解析其特定区位格局的形成是受制于何种预期的理论机制。研究表明:① 在城市内部特定空间上集聚是建设监理企业城市区位选择的基本特征;② 即时接触关键人员、获取地方化经济、追逐制度政策优惠等三方面的需要是引起建设监理企业区位集聚的主要作用力;③ 在西安的实例研究中由企业间协作或效仿的需要主导的区位集聚类型与由开发区规划导向带来的区位集聚类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945.
《国土资源》2010,(4):58-58
为了强化菱镁等优势矿产资源专项整治整合工作,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早在2010年2月就制定了全省菱镁等优势矿产资源专项整治整合工作方案。方案具体确定了三项整治整合内容:一是鞍山市的海城市、岫岩县,营口市的大石桥市等的菱镁矿:二是丹东市的宽甸县、凤城市的硼矿:三是鞍山市的海城滑石矿。  相似文献   
946.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一个祥和美丽的高原小城被瞬间的地动山摇撕成碎片。7.1级强震震碎了玉树人民的家园,震颤了青海人民的内心,震惊了全国人民的目光。突如其来的灾难牵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一场感天动地、气吞山河的生死大救援迅速展开。没有豪言壮语,来不及充分准备,第一时间,国土资源系统抗震救灾队伍义无反顾奔赴玉树灾区。脚踏余震频发的大地,肩负灾区人民生命的安全,国土人奋力排查地灾险情;面对滑坡崩塌的危险,克服高原恶劣无常的气候,国土人快速实施找水打井;心系灾区人民冷暖,情注建设美好家园,国土人科学评定灾后重建选址……在灾区奋战的日日夜夜,在地灾可能出现的角角落落,国土人不畏艰险、挺立向前、恪尽职守、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  相似文献   
947.
中国的保险市场历来被国际保险业公认为是下一个最具开发潜力的市场。加入WTO以来,外资寿险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进入快速扩张期,区位分布范围不断扩大。本文回顾了外资寿险公司在华发展历程,总结了其区位分布特点,并对其区位选择因子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资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与区域人均城镇收入水平正相关,而与区域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FDI呈负相关。未来外资寿险公司将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市场发育程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948.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居住区位及居住空间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居住区研究,家庭月收入、户主文化程度作为居住态评价因素,交通条件、区位、生活条件、自然环境作为居住势评价因素,构建居住生态位评价模型.该模型在对居住区评价时更好的体现居民因素,比先前区位评价方法更为全面,能更好的解释由于居民因素变化而导致的居住区位变化.对大连建成区37个街道进行居住态、居住势、居住生态位评价,并以居住生态位为切入点,分析不同居住生态位等级的街道居住态及居住势状况,探究居住生态位、居住势、居住态空间分布规律及空间相互关系.进一步研究居住态,从居住态角度分析大连居住空间分异.最后得出结论为大连市居住生态位呈现以中心繁华城区为核心由中心向外围的环带状分布,居住态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高低值区域交错布局空间分布状况,大连市居住空间分异与居住生态位区位分布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949.
山西省交通优势度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交通优势度评价是划分各类主体功能区,特别是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的10个指标之一.本文采用<省级主体功能区域划分技术规程>的技术流程和评价方法,基于山西省107个县(市、区)级行政单元的单项指标和集成性指标的评价.分析了山西省交通优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成因.研究发现:①交通优势度呈"偏正态"分布,7.48%的县(市、区)具有突出的交通优势,23.36%的县(市、区)交通条件处于明显劣势.与全国交通优势度评价相比,山西省具有突出优势和具有明显劣势的县(市、区)比例明显偏高.②交通优势度具有北高南低、东高两低的区域分异特点,太原、运城、长治、大同4大城镇密集区具有明显的交通优势,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大"字型的分布格局.这主要是由国家主干线建设、煤炭资源开发和地形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③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是影响山西省交通优势度评价的主要因素.但公路的地区分布并不均衡,若从盂县-永和划一条连接线,则该线以南以东地区公路网密度明显高于以西以北地区;在吕梁山区和黄河沿岸地区出现了集中连片的低值区;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太原-运城、太原-晋城两条公路网密集带.  相似文献   
950.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spatial socio-economic structures and influences regional accessibility. This paper defines transport dominance from three aspects: quality, quantity, and advantage, measured by density, proximity, and accessibility indices. County is the basic unit for analysis. The results reveal: (1) Transport dominance statistically follows a partial normal distribution. A very few counties, 1.4% of the total, have extremely high transport dominance which strongly supports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se areas. In contrast, one eighth of all counties have poor transport dominance which impedes loc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o some extent. The remaining areas, about 70% of the counties, have median transport dominance. (2) Transport dominance is spatially unevenly distributed, with values decreasing gradually from the coastal area to the inland area. Areas in the first-highest level of transport dominance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Greater Beijing area,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as in the second-highest level are focused in Chengdu, Chongqing, and Wuhan metropolitan areas. Provincial capitals and a few other counties belong to the third-highest lev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