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9篇
  免费   1989篇
  国内免费   2501篇
测绘学   1568篇
大气科学   1063篇
地球物理   1991篇
地质学   4903篇
海洋学   1567篇
天文学   128篇
综合类   768篇
自然地理   781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404篇
  2022年   500篇
  2021年   526篇
  2020年   446篇
  2019年   472篇
  2018年   358篇
  2017年   400篇
  2016年   393篇
  2015年   471篇
  2014年   705篇
  2013年   492篇
  2012年   565篇
  2011年   549篇
  2010年   550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400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259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183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81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19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4篇
  1977年   7篇
  1975年   6篇
  1966年   6篇
  193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用一种新方法研究了三对角方程组及对称三对角方程组计算解的最佳向后扰动分析。由于这两类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具有特殊结构 ,因而本文结果不能从已有结果直接导出。所用方法亦可用于研究 KKT及 SQD等结构线性系统的最佳向后扰动分析。  相似文献   
142.
探究合成纤维系缆损伤对绷紧式系泊系统响应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通过高强聚乙烯(HMPE)缆绳损伤动刚度实验,获得其动刚度随损伤的演变规律。在数值计算上,借鉴并合理简化了前人提出的动刚度经验公式,通过处理实验结果确定动刚度经验公式的参数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以一座采用高强聚乙烯缆绳为主体系缆的FPSO为例,将所得动刚度经验公式导入系泊分析软件,结合水动力分析,计算得到在相同海洋环境中,系缆发生不同程度损伤时,各系缆张力和平台偏移响应的结果。通过处理、分析所得的计算结果,获得合成纤维缆绳损伤演变对绷紧式系泊系统响应的影响规律,并据此为系缆更换提供了建议。这些成果既有利于把握绷紧式系泊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响应,也对安全、经济、合理地运用合成纤维系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3.
田枫  欧素英  杨昊  刘锋 《海洋学报》2017,39(3):55-67
泥沙絮凝对河口细颗粒泥沙运动过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LISST-100激光粒度仪等仪器实测伶仃洋河口2013年洪季悬浮泥沙絮凝体现场粒径及水动力、泥沙条件,结合实验室悬沙粒径分析,研究大小潮期间伶仃洋河口泥沙絮凝特征,探讨紊动剪切强度、含沙量、盐度分层及波浪等因素对伶仃洋河口泥沙絮凝的影响。结果表明:伶仃洋河口水体中现场粒径平均值为148.53 μm,大于实验室悬沙分散粒径36.74 μm,河口絮凝现象明显;沉速与有效密度、粒径呈正相关,絮团平均有效密度为153.49 kg/m3,平均沉速达1.13 mm/s;小潮时絮团平均粒径大于大潮,垂向上表底层絮团粒径小、中层大,中底层絮团沉速大于表层。伶仃洋河口水动力、泥沙条件是影响其泥沙絮凝的重要因素,低剪切强度(小于5 s-1)、低含沙量(小于50 mg/L)及高体积浓度有利于细颗粒泥沙之间的相互碰撞,促进絮凝作用;当剪切强度与颗粒间碰撞强度高于絮团所能承受的强度时,絮团易破碎分解成小絮团或更细的泥沙颗粒;伶仃洋河口盐度层化引起的泥沙捕获现象增大中层泥沙体积浓度,有利于中层絮凝体的发育;观测期相对较大的波浪增强水体紊动,增大了水体细颗粒泥沙的碰撞几率,表层絮团粒径随波高峰值的出现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4.
裂缝性致密砂岩的解释模型是测井定量评价的基础。依据黄桥地区龙潭组地层裂缝性致密砂岩地质特点和孔隙空间的组成,利用三水模型分析了裂缝性致密砂岩的导电机理,提出了该地区的测井解释理论和方法,实现了组分孔隙度和饱和度的定量计算。应用表明,计算的三水导电组分孔隙度与核磁共振测井结果一致,测井解释结果与测试结果一致,认为该方法适用于该地区裂缝性致密砂岩的测井评价。  相似文献   
145.
探索地震孕育发生的基本规律性,目前地震研究者都普遍地认为,存在的困难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地震孕育发生的复杂性;二是震源的不可视性;三是强震的孕育发生是小概率事件.而且这三大困难的存在目前人类是无法克服与改变的,因此我们只有设法绕过这三大困难去研究认识地震孕育发生的基本规律,才有可能找到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6.
关于实心钢管混凝土的耐火性能已有大量的实验研究,而空心钢管混凝土的耐火实验目前还非常少见。针对这一不足,对空心钢管混凝土进行了耐火实验研究,其中考虑了不同的空心率,并对中空注水对构件耐火性能的影响也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荷栽比下,构件的耐火时间随空心率先增大后减小。当空心率较小时,中空注水对构件耐火时间的提高作用不明显;当空心率较大时,注水对耐火时间的提高才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7.
基于岩石摩擦的速率-状态摩擦定律,速度弱化是断层失稳的必要条件,速度弱化向速度强化的转换控制着断层从不稳定滑动向稳定滑动的转换.因此,断层摩擦滑动的速度依赖性转换涉及断层带上地震活动特征、地震成核深度以及慢地震机制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8.
自2000年庐江地震台数字化水位、水温观测以来,在多次大地震中水位、水温均有明显的同震效应,四川汶川8.0级地震、日本本州9.0级地震引起汤池1号井水位、水温的同震特征。动水位同震效应表现为脉冲变化,震后水位逐渐升高;水温表现为阶跃下降,震后水温缓慢恢复到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149.
本文介绍了地震氡观测仪计量检定系统(氡室)的建设背景及结构组成。氡室具有氡体积活度(氡浓度)实时监测、动态补氡、氡期望值可调、稳定性好等特点。在氡室调试实验中进行了氡室的漏气率实验及4次补氡实验,计算出氡室的氡漏气率为0.0001393Bq/min,氡发生率为23.35Bq/min。根据《测氡仪检定规程》(JJG 825—2013)的技术要求进行计量效能验证,表明氡室的氡体积活度(氡浓度)为800Bq/m3、1500Bq/m3、3000Bq/m3、6000Bq/m3和15000Bq/m3时,连续8h稳定性均优于5%;为6000Bq/m3时,72h稳定性优于5%,符合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对氡室计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0.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n analytical methodology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vibro stone column (S. C.) and dynamic compaction (D.C.) techniques supplemented with wick drains to densify and mitigate liquethctionin saturated sands and non-plastic silty soils. It includes the following: (i) develop numerical models to simulate and analyze soil densification during S.C. installation and D.C. process, and (ii) identify parameters controlling post-improvement soil density in both cases, and (iii) develop design guidelines for densification of silty soils using the above techniques. An analytical procedure was developed and used to simulate soil response during S.C. and D.C. installations,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available case history data. Important construction design parameters and soil properties that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techniques, and construction design choices suitable for sands and non-plastic silty soils were identified. The methodology is expected to advance the use of S.C. and DC. in silty soils reducing the reliance on expensive field trials as a design tool. The ultimate outcome of this research will be design charts and design guidelines for using composite stone columns and composite dynamic compaction techniques in liquefaction mitigation of saturated silty soi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