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图法》(第四版)地理学分散立类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爱芳 《福建地理》2003,18(4):50-52
本文论述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以下简称《中图法》)地理类目的分布情况,探讨了地理学分散立类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82.
现在干酷根的分类法有许多缺点,特别是对无定形干酷根,关于生烃能力迄今为止仍然未加区别。因此,建立了一种基于密度侵害,元素成分和光学特征的实用干酷根分类法,利用干酷根的生烃潜力指标来鉴定区分干酷根。该分类首先把所有干酷根分为类脂组和腐殖组。  相似文献   
83.
84.
一种新的气候变化敏感区的定义方法与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依婵  李育  朱耿睿 《地理学报》2018,73(7):1283-1295
气候变化敏感区的研究是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前人对气候变化敏感区的定义大多基于单一的指标,而对综合性指标研究较少。基于柯本气候分类法所划分出的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及其变化频次,提出一种新的气候变化敏感区定义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划分中国的气候变化敏感区,气候类型变化频繁的区域被认为是敏感区。选取CESM模型中等碳排放(RCP 4.5)下的模拟数据计算2006-2013年、21世纪40年代和90年代气候类型的变化,以此预估未来30~80年间气候变化敏感带的变化。结果显示:依据本文提出的方法划分的气候变化敏感区,与降水变化敏感区有较好拟合;中国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分布在黑河腾冲线附近、秦岭淮河一线、青藏高原西部和天山以北部分地区,气候最为稳定的区域分布在青藏高原中东部、昆仑山、祁连山以北、天山以南、贺兰山以西的大片区域和大兴安岭附近;未来30~80年间,西部(贺兰山、横断山以西)地区气候变化敏感区基本不变,而东部地区的气候变化敏感区则逐渐向北偏移。  相似文献   
85.
地震系统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科技资料分类标准,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地震科技资料分类法》的编制体例,列类原则,编表技术等内容作了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86.
分类主题一体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类法和主题法的异同入手,着重分析了分类主题一体化理论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优越性,并简要介绍了中国在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的进程  相似文献   
87.
88.
本课题是“十五”期间地震科技信息发展的重点课题之一。运用文献分类技术方法,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中的地震学类目进行了扩充,客观地反映了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并将相关类目纳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中。  相似文献   
89.
利用机载激光雷达扫描(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技术所得点云进行震后倒塌建筑物提取时,树木与倒塌建筑物的点云特征十分相似,较难区分。为了快速准确获取震后房屋建筑物的受损情况,本文提出使用回波次数比特征指标,结合前人所提出的点云回波强度、归一化强度、最邻近点高差、法向量夹角、X向坡角和Y向坡角等特征的均值和标准差,利用K-最近邻分类法实现单体地物区分的方法。对2010年海地7.0地震震后机载LiDAR数据进行了地面点去除,分别选取了未倒塌建筑物、倒塌建筑物和树木各50个训练样本和各20个测试样本,计算了各因子的分布及其均值和标准差,在分析的基础上最终选取了可分性较强的8个分类特征,利用K-最近邻分类法对测试样本进行了分类,结果显示分类正确率可达85%以上。研究表明选取多个有效的LiDAR点云分类特征可以较好地区分震后未倒塌建筑物、倒塌建筑物和树木,提高震后建筑物震害程度判定的准确性,为应急救援及时提供较为准确的灾情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90.
International concerns about the effects of global change on permafrost-affected soils and responses of permafrost terrestrial landscapes to such change have been increasing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To achieve a variety of goals including the determining of soil carbon stocks and dynamic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the understanding of soil degradation and the best ways to protect the fragile ecosystems in permafrost environment, further study development on Cryosol classification is being in great demand.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Cryosol classifications contained in three representative soil taxonomie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defining criteria used for category differentiation in these taxonomic systems are discussed. Meanwhile, the resump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ryosol classification within a taxonomic frame is proposed. In dealing with Cryosol classification the advantages that Chinese pedologists have and the challenges that they have to face are analyzed. Finally. several suggestions on the study development of the further taxonomic frame of Cryosol classification ar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