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265篇
海洋学   70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利用中国大陆东南缘四条北西向人工地震测深剖面的初至Pg波走时,使用有限差分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剖面基底速度结构,并通过初始模型选取、射线数分布、走时拟合等手段分析结果的可靠度.研究结果表明,剖面表层速度比华北克拉通的地表速度高,闽东火山断拗带地表速度普遍高于西侧的闽西南坳陷带.相邻构造带的分界线两侧均有明显的速度横向变化,剖面东段的闽东火山断拗带内的东南沿海一带,速度变化较大,地层的褶皱变形要强于西段.基底埋深自西向东呈逐渐变浅的趋势,剖面东段的闽东火山断拗带基底起伏剧烈,基底深度与闽西南坳陷带相比较浅,与闽西北隆起带相比较深.西段的闽西北隆起带基底变化较为平缓,基底深度相对较浅;闽西南坳陷带基底深度明显加深,在龙岩新泉盆地内最深接近4 km.基底形态的起伏变化揭示出东南缘基底是坳陷与隆起并存的构造特征,与研究区近代的地质构造特征相吻合.邵武—河源、政和—大埔和长乐—诏安断裂带都切割基底,其中,政和—大埔断裂4 km深度下方有比较明显的低速异常带,结合本文以及现有的研究结果,进一步确认政和—大埔断裂是不同断块构造单元的分界.  相似文献   
422.
【目的】探究鲟鱼(Acipenser sinensis)内源蛋白酶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鲟鱼鱼糜加工及品质提升提供基础。【方法】在鲟鱼肌原纤维蛋白中添加不同蛋白酶抑制剂,并于55℃下进行劣化降解试验,筛选起主要作用的蛋白酶类型,探究该蛋白酶在不同加热模式、不同加热阶段对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的水平和主要化学力的影响,以及在动态流变学中对储能模量的影响。【结果】内源丝氨酸蛋白酶在肌原纤维蛋白劣化降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且在不同加热模式下,额外添加鲟鱼内源丝氨酸蛋白酶粗酶组相比对照组,在凝胶化的过程中伴随蛋白质降解,三氯乙酸(TCA)可溶性肽含量显著增加(P <0.05);内源丝氨酸蛋白酶在凝胶形成过程中主要影响了疏水相互作用;动态流变学实验表明,内源丝氨酸蛋白酶的添加会降低凝胶形成的储能模量;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添加内源丝氨酸蛋白酶致使凝胶微观结构更为松散。【结论】鲟鱼内源丝氨酸蛋白酶一定程度上降低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性能。  相似文献   
423.
设-5,0,6℃三种温度,测定其对南极冰藻Chlorophyceae L-4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的冰冻状态,Chlorophyceae L-4的质膜可以维持相对的稳定性,从而可以维持细胞膜的正常功能和细胞内环境的稳定。X-射线微区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细胞质内的主要无机离子Ca2 ,Na ,K 和Cl-含量影响不同,无机离子在Chlorophyceae L-4的低温生存中发挥一定的作用。Ca2 在Chlorophyceae L-4细胞中同Ca2 在高等植物中的作用一样,在Chlorophyceae L-4的抗冷生理中发挥第二信使的功能。Chlorophyceae L-4在-6℃条件下,Ca2 的含量在短时间内(6~12 h)迅速增加,此后,Ca2 迅速回到正常水平。因此,维持Ca2 的含量的稳态和活跃的Ca2 转运系统,对南极冰藻的低温生存是有利的。在低温下,维持细胞质中K 的含量稳定,以及Na ,Cl-等的平衡,对南极冰藻的低温生存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4.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镁离子电池MgNi0.4Mn1.6O4正极材料,并考查了合成温度对产物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利用热重-差热重量分析法(TG-DTG)、X射线衍射法(XRD)、扫描电镜(SEM)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为900℃时,所得样品为纯相的MgNi0.4Mn1.6O4样品。在0.3~2.1 V电压范围内,以0.025 mA为充放电电流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0.6 mAh/g。  相似文献   
425.
The structure of the "black soil" in Northeast China has been greatly deteriorated by long-term intensive conventional mouldboard plow tillage (CT) practices. In this study, micro-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image analysis of soil thin section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s of 21 years (1986-2007) of no tillage (NT) on soil structure as compared to CT in an experiment near Gongzhuling City, Jilin Province. Soil organic matter (SOM), wet aggregate stability and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Ks) were also analyzed. Total SOM was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illage systems, but fresher SOM was observed in the surface layer under NT. The aggregates under NT showed different hierarchies in the form of crumbs, and the mean weight diameter (MWD) of NT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of CT in the surface layer. Platy and blocky aggregates were frequently observed in the lower layers under CT practice. The compound pore structure with intertwined intra- and inter- aggregates pores under NT was well developed in a layer from 0-5 cm to 20-25 era. While under CT system, more inter-aggregate pores and fewer intra- aggregate pores were observed, and planes and channels were frequently found in the 20-25 cm layer, where maeroporosity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a plow pan was evident. The Ks values of NT weresignificantly lower at o-5 cm but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20-95 cm compared with CT, which showed the same trend with macroporosity. Thes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long-term CT practice fragmented the tillage layer soil and compacted the lower layer soil and formed a plow pan. While long-term NT practice in the black soil region favored soil aggregation and a stable porous soil structure was formed, which are important to the water infiltration and prevent soil erosion.  相似文献   
426.
由于工业废物的不合理排放,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Cr(Ⅵ)进入地下环境,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Cr(Ⅵ)在地下水环境中高度易迁移的特性,造成其污染修复上的困难,亟待一种绿色、经济、有效的阻截方式提高地下水对Cr(Ⅵ)的阻控能力。研究利用焦亚硫酸钠原位还原地下水中的Cr(Ⅵ),产生Cr3+作为黄原胶交联剂,形成凝胶阻截屏障,探究了各类成分对凝胶时间、黏度变化的影响及凝胶屏障对含水层的阻截效果,得到如下结论:(1)在Cr(Ⅵ)质量浓度达到200 mg/L的体系中,质量分数0.4%的黄原胶溶液在1.5 h内即可形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凝胶;(2)凝胶具有耐盐性,适用于常见含水层,2.5~5 g/L的Na+和K+对凝胶起促进作用;(3)注入型凝胶阻截屏障能够大幅降低中砂介质的渗透系数至1×10-7 cm/s,满足地下水阻截需求。注入型凝胶屏障的形成无需引入有害物质,阻截结束后注入型屏障可经生物作用自然降解,不会长期改变含水层水力条件。研究成果可为Cr(Ⅵ)污染地下水中凝胶阻截屏障的构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27.
本文运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光谱原位微区分析方法对湖光岩玛珥湖湖泊沉积物进行了分析,以核素测年(137Cs、210Pb和AMS 14C)数据为时间标尺,获得了1200年来Ti、Fe、Cu、Zn、Rb和Br等元素含量的高分辨率数据.Br元素含量与当地气象记录降水量变化大致呈正相关,可能说明区域降水是Br元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对1200年来Br元素含量的谱分析结果表明,Br元素含量变化的准周期分别为:1.5a、1.9~2.0a、2.1~2.6a、2.9~3.0a、374~442a和221~256a.其中,年际准周期变化可能与厄尔尼诺相关,而百年尺度的变化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从Ti元素含量与器测数据对比来看,Ti元素含量较高的时期也对应于降水量较大的时段,降水增加可能有利于碎屑物的搬运,但植被覆盖度、粒度效应等因素对沉积物中Ti元素存在正-负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428.
为了探讨析城山岩溶洼地的成因,利用遥感技术对其中的岩溶漏斗进行了解译分析,同时计算了岩溶漏斗的面积占析城山岩溶洼地总面积的比例.通过对岩溶形成条件和岩溶地貌发育状况的分析,认为该洼地发育在干燥的华北地区是一个特例;通过与周边地区的岩溶发育条件及发育状况的对比以及植被异常的存在,认为该岩溶洼地可能是在陨石冲击的基础上形成...  相似文献   
429.
李树华  赵小艳 《地震研究》2011,34(3):262-265
对1986年以来的通海地磁相对观测Z分量月均值资料进行拟合及月距平分析发现,云南地区M≥6.0强震发生前,通海地磁Z分量速率变化显著,具有加速上升或加速下降的变化特征.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出现加速上升48.5 nT异常变化,持续时间达15个月,由震例统计及指标显示,未来1年或稍长时间,云南地区存在发生6级左右...  相似文献   
430.
小波分析在GPS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小波变换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方法,将变形监测的数据序列视为不同频率成分组成的数字信号,用MATLAB编程实现小波分析对监测数据的粗差识别、消噪、发展趋势的提取,实例表明,小波分析可以较好地适用于大坝变形监测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