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
关于渤海湾盆地渤中19- 6凝析气田凝析油成熟度存在成熟与高成熟两种截然不同观点,尚未达到统一定论。本文综合利用轻烃、饱和烃和芳烃成熟度参数对凝析油成熟度进行了综合判定,并深入分析了凝析油和天然气的成因关系及凝析气藏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异庚烷值与庚烷值、Ts/(Ts+Tm)与C29Ts/(C29Ts+C29H)、甲基单金刚烷指数与甲基双金刚烷指数、甲基菲指数、二苯并噻吩类成熟度参数和TNR2显示渤中19- 6凝析气田凝析油处于成熟阶段。结合天然气成熟度和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可知渤中19- 6凝析气田的原油成藏期早于天然气,随着晚期大量天然气的充注,油气会发生相控混溶作用形成含液态烃的气流体,当温度和压力达到混溶后烃类体系的露点以上,则形成凝析气藏。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温气相色谱技术, 分析了渤海湾盆地千米桥奥陶系古潜山油气田的高蜡凝析油, 检测出其高分子量蜡馏分主要由C35~C69正烷烃组成, CPI37~55值为0.94~1.10, 属于高成熟原油的范畴. 鉴于当前钻井取岩心不足和烃源灶方位的不确定性, 利用高蜡凝析油与周缘高蜡原油的高分子量正烷烃作对比, 结合原油含蜡量的平面分布,预测烃源灶方位主要来自千米桥东侧的歧口凹陷方向. 此外, 还运用原油的9项成熟度参数,结合3项含氮化合物参数, 确认千米桥古潜山高蜡凝析油是从北东至南西方向充注的, 即从板深4井逐次向板深7和8井方向充注成藏.  相似文献   
13.
X构造的原油按照物性的差异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凝析油,具有密度低、含蜡量低的特点;第二类为蜡质油,具有密度中等、含蜡量高的特点。为了明确原油物性差异的原因,对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这两类原油的饱和烃色谱存在明显的差异,但甾烷特征、萜烷特征以及碳同位素特征又比较相似,表现出同源的特点,推测次生作用是原油物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对这两类原油的轻烃色谱以及指纹参数进行了精细对比,发现:①凝析油和蜡质油的全烃色谱存在镜像关系;②凝析油的庚烷/甲基环己烷(石蜡度)偏高,甲苯/正庚烷(芳香度)偏低,蜡质油则相反;③凝析油和蜡质油的正构烷烃nC_(m+1)/nC_m存在协变关系,且凝析油的数值更大。认为X构造原油遭受了气侵,凝析油是蒸发分馏的产物,而蜡质油则是蒸发分馏的残留油。  相似文献   
14.
银额盆地哈日凹陷Y井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气源对比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Y井是银额盆地哈日凹陷施钻的第一口揭示二叠系厚度较大的参数钻井,于二叠系试获天然气9.15×104m3/d(无阻流量),并产少量凝析油。在对Y井天然气及凝析油组分、同位素,以及凝析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天然气和凝析油成因类型。结果表明,天然气为油型(腐泥型)凝析油伴生气,凝析油为高成熟腐泥型,生烃母质以水生生物为主,烃源岩演化进入高成熟阶段。将Y井凝析油与哈日凹陷周缘杭乌拉剖面出露的下二叠统埋汗哈达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对比,二者具有良好的亲缘关系,Y井凝析油及天然气源于二叠系,进一步证实了银额盆地石炭系—二叠系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15.
异常高压凝析气顶油藏的气顶油环协同开发过程伴随着复杂的相态变化。综合考虑气顶反凝析、油环溶解气逸出、原生水蒸发、储层岩石弹性膨胀、外部动态水侵等因素,依据体积守恒原理建立了异常高压凝析气顶油藏物质平衡方程。此外在物质平衡方程的基础上采用迭代计算的方法计算出了凝析气顶油藏的原始地质储量,并对影响地质储量计算的各项因素进行了敏感性评价。应用实例表明,以综合考虑各因素得到的地质储量为基准,分别忽略气顶反凝析、油环溶解气逸出、原生水蒸发以及地层岩石膨胀等因素而计算得到的原始天然气地质储量均偏大,误差最大的是忽略气顶反凝析,其次是忽略油环溶解气的逸出,较小的是忽略地层岩石压缩系数和水蒸汽含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陆相烃源岩在深埋过程中凝析油形成与演化特征,利用高温高压生烃模拟仪对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曙13 井、马南603 井和东部凹陷桃10 井烃源岩样品进行了半封闭体系生烃模拟实验。实验结果显示,I 型有机质(曙13 井烃源岩样品) 总凝析油产率峰值为2.32 mg/g TOC,出现在镜质体反射率(VR) 1.76 %Ro,并以低分子量烃类物质为主要成分,可能表明I 型有机质凝析油主要通过液态烃二次裂解形成。II 型有机质(马南603 井烃源岩样品) 总凝析油产率峰值为2.28 mg/g TOC,该峰值出现在VR 为2.42 %Ro,明显晚于I 型有机质凝析油产率峰值,其成分以相对高分子量的烃类物质为主,其次为低分子量烃类物质。III 型有机质(桃10 井烃源岩样品) 凝析油总产率最低,产率峰值仅为0.92 mg/g TOC,可能表明III型有机质生成凝析油潜力较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原油物性、族组分、轻烃组分、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实验资料,系统分析了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的物性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厘定了凝析油的成因类型 ,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油气充注历史。研究结果表明: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属于典型的陆相油,具有密度低、粘度低、凝固点低、含硫低和含蜡中等的特征,碳同位素关系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表明 凝析油主要来自三叠系湖相烃源岩。库车坳陷东部凝析油和天然气具有不同源、不同期的特征,凝析油主要为湖相烃源岩在成熟演化阶段的产物,天然气主要为煤系烃源岩在高-过成熟演化阶段的产物 ,凝析油的成熟度低于天然气的成熟度,且早期原油遭受气洗改造作用。因此,库车坳陷东部总体上具有“早油晚气”的充注特征,现今的凝析油是早期形成的原油被气洗改造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8.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凝析油和轻质油生源母质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婷  侯读杰  曹冰 《地球化学》2015,44(3):289-300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所分析的原油样品主要为凝析油和轻质油,黄岩构造带与平湖斜坡带原油的生源母质特征存在明显区别:黄岩构造带原油中C29甾烷占优势,C27、C28甾烷有一定含量,表明母质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水生生物占一定比例的贡献,二萜类化合物中富含源于裸子植物针叶树脂的成分,原油Pr/Ph值大于5.0,富含升补身烷和重排补身烷,表明其来自富含黏土、沉积环境呈氧化性的泥岩或煤系烃源岩;平湖斜坡带原油中C29甾烷占明显优势,母质中陆源高等植物占重要比例,二萜类化合物中富含源于裸子植物松柏目树脂的成分,原油Pr/Ph值大部分大于4.0,其富含补身烷,重排补身烷含量变化较大,表明原油母质主要形成于氧化环境,源岩岩性有所区别。两个构造带原油均已成熟,但成熟度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9.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发现的凝析油及油型气扩大了油田的勘探潜力。应用单体烃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分析技术,结合地质背景对凝析油、天然气和固体沥青进行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深层凝析油包括煤成凝析油和泥质烃源岩形成的凝析油,前芳烃含量高、单体烃碳同位素重,后饱和烃含量高、单体烃碳同位素轻,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二均来自于沙河子组烃源岩;油型气甲烷碳同位素轻,一般小于-45‰,且甲烷与乙烷之间碳同位素分馏明显,属原油裂解成气特征,油型气与煤型气混合可能是深层天然气碳同位素系列倒转的重要原因之一;火山岩储层中的固体沥青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有机碳含量0.08%~0.16%,氢指数49~297mg/g,R0大约为1.87%,表征固体沥青现今的成烃潜力较小,原油向天然气转化主要发生在高成熟阶段的晚期,对应的地质年代大约是嫩江组一明水组沉积末(80~65Ma)。原油向天然气转化的事实启示,深层天然气勘探要兼顾古油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凝析油形成新模式─—原油蒸发分馏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典的石油生成理论认为凝析油是源岩高成熟阶段、或是陆相有机质于低成熟阶段的直接产物。本文在资料、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塔北海相油田的实际地质地化资料提出原油蒸发分馏机制是凝析油形成的一种重要途径,并确认了塔北油田的诸多原油曾遭受了程度不一的蒸发分馏作用且有成熟度正常的凝析油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