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95篇
地质学   654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81.
在线性势流理论下,采用模态叠加法,通过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推导了波浪冲击作用下弹性板振动的时域耦合方程,并利用二阶隐式荣格库塔法求解。在对比得知与其他方法结果完全吻合基础上,分析了竖直板初始弯曲释放后,板的边界条件和刚度系数对板振幅以及辐射波高的作用,最后对入射波长对板的振动及辐射波高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板的刚度和边界条件对水弹性响应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2.
土-结爆炸冲击相互作用模爆试验相似设计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模爆试验是研究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地基动力性能、土-结爆炸冲击相互作用及埋地防护结构抗爆能力与破坏机理等的重要手段之一。模型相似设计是确保模爆试验能够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原型爆炸冲击动力性状的关键之一。以上覆饱和砂土层对浅埋地下圆拱直墙式防护隧道免遭炸弹触地爆炸触发地冲击波破坏的保护效应为研究目的,基于目前广泛应用的Bockinghamπ定理,采用量纲分析方法,并且结合考虑土-结体系非线性爆炸冲击动力响应、土-结接触面爆炸冲击动力响应以及爆炸地冲击波-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等的相似性,求解土-结爆炸冲击相互作用模爆试验的模型设计相似关系。  相似文献   
883.
LCR-G型重力仪长期动态漂移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考斯特-罗姆贝格G型重力仪(即LCR-G)是高精度重力仪,已经在我国地震、大地测量,勘探等领域广泛使用,但对其性能的研究以往只是在实验室状态下,人为设置多种干扰因素,做了一些实验工作,这种实施工作时间段是短暂的,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而对其长期性能变化的研究,鉴于各种原因,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见到此类文献发表。本文根据地震系统重力外业定点复没蝗特点,用实测所得资料对LCR-G仪器长期动态性能做探讨  相似文献   
884.
冲击地压具有典型的粘滑特性,用(Ruina,1983年)双状态变量模型(Two State Variable Model, TSVM)可以很好地模拟冲击地压的这一特性。在分析冲击地压系统的运动特性的基础上,根据冲击地压发生的力学和地质条件,研究了用双状态变量本构模型来模拟冲击地压的动力学和演化行为。分析表明:模型中参数K,β对冲击地压系统动力学行为和状态变量演化行为贡献较大,而系统动力学和演化行为对 , f初值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模型模拟了冲击地压系统的粘滑特性和冲击地压系统的动力失稳过程,较好地解释了冲击地压发生机理,为冲击地压失稳破坏的预测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5.
886.
针对现有无损检测技术在钢-混组合结构界面混凝土脱空损伤识别问题上普遍存在的测试成本高、识别精度有限及操作过程复杂等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麦克风冲击共振测试的非接触式检测方法。首先,基于四边约束矩形薄板振动理论,将钢-混凝土板局部脱空处钢板简化为四边固支约束的板壳模型进行分析。通过在ABAQUS中建立考虑流-固耦合的钢-混凝土板有限元模型,将模拟所得脱空处钢板自振频率值与理论解析结果进行对比,证明该经验公式可有效适用于脱空区域处局部钢板自振频率的估计当中。其次,依据相关声学理论研究成果,利用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外部激励下钢-混组合结构声压场信号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及未设置脱空损伤的有限元模型所产生的声压响应存在明显不同,且未脱空模型中信号响应具有幅值大、周期长等特征;同时,针对一钢-混凝土板设置了8种不同类型的损伤工况,并利用麦克风传感器分别进行了基于冲击共振测试的脱空损伤识别。试验结果表明,麦克风摆放位置对测试所得声压信号频响函数基本特征的影响程度并不显著;且针对本试验所设置的损伤工况,该方法基本均能实现有效识别,但对平面尺寸在60 mm以下区域的测试效果并不明显。最后,在对一特定损伤区域进行栅格化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基于麦克风冲击共振法的损伤成像测试,对该脱空区域的平面轮廓进行了有效识别。除此之外,将试验测试效果分别与传统红外热像检测法、超声波探测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该麦克风冲击共振法能够较好地适用于钢-混组合结构的脱空损伤识别问题当中,且具有非接触式、测试成本低、识别效果显著及操作便捷等优点。  相似文献   
887.
高文军 《华南地震》2020,40(2):105-110
采用当前方法分析地震后泥石流灾害柔性防治冲击的动力响应时,不能准确的分析柔性防护体系随时间变化产生的位移变化以及落石在冲击过程中对柔性防护体系的冲击时间与能量关系,得到的分析结果与实际不符,存在分析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地震后泥石流灾害柔性防治冲击动力响应分析方法 ,构建防护体系有限元模型,利用Lagrange描述方法在连续介质力学的基础上构建撞击系统对应的控制方程以及弹塑性材料接触力学模型,在以上两个模型的基础上通过ANSYS/LS-DYNA软件模拟甘肃省陇南市某泥石流治理工程环境,通过分析柔性防护体系随时间变化产生的位移变化以及落石在冲击过程中对柔性防护体系的冲击时间与能量关系,实现地震后泥石流灾害柔性防治冲击动力的响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的分析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888.
胡定成 《地质与勘探》2000,36(2):35-36,62
介绍了CFZ-1500型冲击反循环钻机的特点及其在复杂地层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89.
结合三牙轮钻头有关的理论 ,建立了液动冲击回转钻井钎头的真实的数学模型、井底模型和钎头牙齿与井底岩石的互作用模型 ,用计算机仿真方法预测出了液动冲击回转钻井的机械钻速。使用表明 ,该模型可靠 ,计算结果与实际机械钻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90.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冲击回转钻进工艺在填海抛石层复合地基施工中的应用,可供沿海地区同类工程复合地基设计与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