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3篇 |
免费 | 160篇 |
国内免费 | 17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8篇 |
大气科学 | 118篇 |
地球物理 | 76篇 |
地质学 | 465篇 |
海洋学 | 217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31篇 |
自然地理 | 1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28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33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篇 |
1946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194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1999年5期《第四纪研究》刊登的“青藏高原冰期环境与冰期全球降温”论文,内容丰富,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和新鲜讯息,发人深思。本文就部分内容进行讨论,认为根据新近若干冰期降温值较大的信息,就得出冰期降温幅度为过去认识的两倍的普遍性推断,还为时过早。青藏高原新近研究表明夏季降温值是较小的;冰川平衡线高度取决于以夏季温度为标志所提供的消融热量与全年降雪积累量的平衡,单纯就降温值,不能决定平衡线下降值;全球各地气候、地形差别很大,冰期变化也很悬殊,不存在全球均一的1000m左右平衡线下降值,干旱区的下降值多低于此数。青藏高原末次冰盛期(LGM)冰川堆积(终碛、侧碛)和侵蚀形态(冰斗、槽谷)一般保存良好、形态鲜明,较易识别,近年已获取测年资料,证明过去地貌法判别的LGM冰川规模,并以此决定的LGM平衡线位置基本恰当,当然也有误判者。 相似文献
83.
2004年末2005年初,由于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共计有68站次出现了零度以下的日最低气温,和1991年12月28-29日的大范围冰(霜)冻天气的过程环流特征演变及气象要素分析作对比分析,发现这两次过程均有欧亚大陆两槽一脊控制,高空盛行很强的经向环流,西北气流旺盛,冷平流明显,850 hPa温度低,850百帕和地面冷高压强度强,地面气温低、湿度干,露点低等特点。但由于受到西南低压云系东移的影响,700hPa和850 hPa广西的湿度都较大,云容易长起来,同时水汽本身就是一种温室气体,减少了辐射降温,所以虽然最低气温很低,但达到霜冻的站数都在40个站左右,持续时间不长。 相似文献
84.
冰-岩碎屑流是高寒山区陡峭山体斜坡区冰崩、岩崩或滑坡解体后形成的冰屑、岩块和土颗粒混合体高速流动现象.由于裹挟了冰屑,冰-岩碎屑流具有超强的运动性,屡屡引发震惊世人的灾难性事件,是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地质灾害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问题.通过对近40余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评述,指出了冰-岩碎屑流的概念由来和主流定义方法,阐述了其成因机制的气候敏感性,结合典型实例论述了区域发育特征,重点分析了运动特征、减阻机理和冰屑影响机制.冰-岩碎屑流的超强运动性被认为与低摩擦冰减阻机理、摩擦热融减阻机理、侧限约束减阻机理密切相关.冰屑作为材料组分和融水来源,能够降低界面摩擦、改变冰-水-岩相互作用,进而形成复杂的热-水-力耦合作用.今后应加强研究冰-岩碎屑流事件的成因机制和时空分布规律、运动特性和冰屑影响机制、过程演化观测与预警评估技术,以期揭示冰-岩碎屑流运动机理,为冰-岩碎屑流及链生灾害的科学减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5.
在对莱州湾南岸8个钻孔沉积物沉积结构及有孔虫特征分析基础上,识别相关海面标志层位,辅以加速器质谱AMS14C测年,重建了全新世相对海面变化历史,并讨论了海面变化的沉积响应及控制因素。约9200cal BP以前,海面快速上升,研究区海侵时海面于-21.5m左右;9200~8400cal BP海面上升速率减缓至约2mm/a;8400~8000cal BP海面由-14m快速上升至-5.5m,速率约为33mm/a;8000~7600cal BP,海面持续数百年停滞或微弱下降;7600~7000cal BP海面由-5.5m快速上升至0m以上,速率至少约为13mm/a;7000~6000cal BP海面缓慢上升至+2~+3m位置,速率约为3mm/a;约6000cal BP以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今水平。约9200cal BP以前、8400~8000cal BP、7600~7000cal BP时期的3次海面快速上升,是MWP-1C融水脉冲、诱发8.2ka冷事件的融水脉冲,以及MWP-2融水脉冲的中纬度地区响应。中全新世全球冰融趋于停滞后,由于研究区沉积盆地沉降速度较慢,在冰川均衡调整效应下,使+2~+3m的相对高海面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86.
刘春霞 《热带气象学报(英文版)》2004,10(1):79-86
1 INTRODUCTION It is doubtless that TCs making landfalls on Guangdong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research on and prediction of short-term climate changes for the province. With regard to the climate patterns of TCs motion and factors governin… 相似文献
87.
利用1980—2019年辽宁地区11个有电线覆冰观测项目的气象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Hadley海温资料,分析辽宁电线覆冰日的气候特征以及利于覆冰发生的环流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辽宁电线覆冰现象出现次数存在三个高值地区,分别为辽宁北部地区、辽东山区和辽宁中西部沿海地区。辽宁电线覆冰主要发生在10月至翌年4月,1980—2019年辽宁电线覆冰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电线覆冰日数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周期,主要的年际变化周期为5—7 a,近40 a年际振荡能量经历了3次增强—减弱的变化。辽宁覆冰高指数年与低指数年秋季9—11月SST距平之差表现为El Nino型分布。覆冰日数异常偏多年,太平洋海温呈现El Nino型,西北太平洋海表温度整体偏冷,日本海区海表温度存在明显负异常;同时大陆上贝加尔湖上空存在高压中心,北半球亚洲地区纬向为“北高南低”的形式,冬季风偏强,冷空气南下频繁。辽宁受到贝加尔湖异常反气旋环流东南侧东北气流控制,鄂霍茨克海上空存在弱反气旋环流,导致日本海上空有异常东风,当南下冷空气与东侧日本海输送的偏冷水汽交汇,容易导致温度较冷的大雾,引发雾凇现象,过冷水汽在电线上凝结,导致电线覆冰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冲绳海槽南部20ka来深水底栖有孔虫的古海洋学记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冲绳海槽南部255柱状样的66个样品进行底栖有孔虫定量研究。结合浮游与底栖有孔虫稳定同位素分析和AMS~(14)C测年,追溯20ka来深海环境和表层古生产力的变化历史。底栖有孔虫胶结质壳比例和浮游有孔虫碎壳率的变化揭示冰后期的碳酸盐溶解作用比冰期的强。属种分布和Q型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冲绳海槽区近20ka来存在冰期、冰消期和冰后期3个明显不同的底栖有孔虫组合,其中冰期的Bulimina aculeata组合(特别是优势种Uvigerina peregrina)与高的表层初级生产力和沉积物中富有机质含量有关,冰后期的Uvigerina asperula组合对应于较低的表层初级生产力,而冰消期的Chilostomella oolina组合则可能反映底层水体低氧含量。 相似文献
89.
细粒酒精模型冰的弯曲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不同制冰条件和工的细粒酒精模型冰层原位悬臂弯曲强度试验,给出细料酒精模型冰弯曲强度;分析了考虑和不考虑不浮力效应对弯曲强度的差异;利用向睡向下弯曲强度结果给出该模型冰各向同性的证据;得到该冰弯曲强度与其密度、冰内未冻液含量和制冷过程可控制因子的关系,并作为定量控制模型冰质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