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23篇 |
免费 | 1872篇 |
国内免费 | 240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47篇 |
大气科学 | 1169篇 |
地球物理 | 1662篇 |
地质学 | 6460篇 |
海洋学 | 1423篇 |
天文学 | 186篇 |
综合类 | 742篇 |
自然地理 | 15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6篇 |
2023年 | 451篇 |
2022年 | 588篇 |
2021年 | 566篇 |
2020年 | 483篇 |
2019年 | 483篇 |
2018年 | 332篇 |
2017年 | 367篇 |
2016年 | 408篇 |
2015年 | 465篇 |
2014年 | 731篇 |
2013年 | 523篇 |
2012年 | 641篇 |
2011年 | 659篇 |
2010年 | 560篇 |
2009年 | 530篇 |
2008年 | 503篇 |
2007年 | 474篇 |
2006年 | 480篇 |
2005年 | 451篇 |
2004年 | 309篇 |
2003年 | 329篇 |
2002年 | 322篇 |
2001年 | 307篇 |
2000年 | 254篇 |
1999年 | 241篇 |
1998年 | 249篇 |
1997年 | 232篇 |
1996年 | 269篇 |
1995年 | 240篇 |
1994年 | 194篇 |
1993年 | 174篇 |
1992年 | 183篇 |
1991年 | 113篇 |
1990年 | 110篇 |
1989年 | 111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6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13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10篇 |
1976年 | 8篇 |
1975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四川长宁地区地处四川盆地与娄山褶皱带结合部位,受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及喜马拉雅等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影响,其地表构造呈一系列平缓、低陡的背斜与向斜相间样式排列.此类断褶构造格局为油气及盐矿储存创造了良好条件,长宁地区盐矿赋存丰富,其中双河盐矿长期注水采卤(阮祥等,2008). 相似文献
52.
华北山地多成因壶穴初步研究——对华北山地“冰臼”等“冰川地貌”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山地"距今二、三百万年"的"冰臼"绝大部分位于第四纪河谷内,"距今1~2万年"的"冰川壶穴"位于全新世河谷内,与华北山地地貌演化相矛盾;所谓的"冰川地貌"组合不是真正的地貌组合,而是不同时代、不同成因地貌的混合,因此,华北山地不存在冰臼。所谓的"冰臼"是不同时代、多种成因的壶穴——距今2.50Ma前后的河蚀壶穴,距今10~20ka的雪蚀壶穴,距今10ka以来的溶蚀穴、溶蚀—河蚀壶穴、风化—风蚀壶穴、现代壶穴和水潭。 相似文献
53.
54.
利用GMS-5卫星水汽通道资料分析了1995年夏秋季热带对流层中上层水汽场的分布及其变化。分析表明:南印度洋-澳大利亚-南城市平洋地区是夏秋季对流层中上层最好干的地区,赤道太平洋、北太平洋是相对干区;夏秋季南亚和中国南部是对流层中上层最潮湿的地区,夏季比秋季更潮湿,反映出季风在这一地区的活动特点,月平均水汽场从8月到9月,高湿带观点华北平原突然南跳到南海海面,表明对流层中上层的水汽场在9月份发生突变,比大气环流的10月突变早1个月完成;青藏高原夏季东南部为湿区,秋季西北部为湿区。 相似文献
55.
This paper presents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ore-forming fluid migration driven by
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thermally-induced buoyancy force in the Chanziping ore district in South
China. A series of numerical scenarios are consider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meteoric water precipitation,
the dip angle of the faults, unconformity surface, and thermal input on the ore genesis. Our computations
reveal that the downward basinal fluid flow driven by extensional stress mixes with the upward
basal fluid driven by the thermal input from depth at the junction of two faults at a temperature of about
200 C, triggering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Chanziping uranium deposit. 相似文献
56.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温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Ground temperatures monitored at four observation sites in permafrost region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was analyz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ground temperature at the depth of 12~20 m increased 0.2~0.4 K and the permafrost thickness decreased 4~5 m from the base in Xidatan Site from 1975 to 1989; and the ground temperature at the depth of 6~15 m increased 0.2~0.4 K in Kunlun Pass Site from 1982 to 1997. Contrast observations show that a sand cover, 15~20 cm in depth, can result in a ground temperature decrease of 0.1~ 0.2 K in MS66 Site; and a removal of vegetation can result in a ground temperature decrease of some 0.2 K in Hoh Xil Site. The monitor demonstrates that many factors that control permafrost developing have duality, e.g., sand and vegetation are able to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 ground temperature. These factors, in conjunction with permafrost behaviour, play different rol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understand and evaluate permafrost and its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perties taking the viewpoint of dynamic variation. 相似文献
57.
由于南海的多次扩张、拉伸、消减运动,在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发生了陆架裂陷和海水入侵等地质现象,形成了海相碳酸盐岩生长发育的基础地质条件。对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碳酸盐岩的发育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发育规律、地震响应特征以及深水区灰岩发育的主控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白云深水区主要发育两种类型的碳酸盐台地;古隆起镶边台地以及火山建隆孤立台地。台地沉积主要发育在古隆起周缘、构造高部位、火山隆起周缘,并被钻井所证实。在白云深水区东沙隆起西南缘、云荔低凸起、荔湾凹陷北缘、荔湾凹陷南缘及顺鹤隆起发育典型的生物礁,钻井证实有珊瑚、红藻、苔藓虫等造礁生物。生物礁地震特征具有强的连续反射顶、底界面,丘状反射外形,内部结构或空白、或杂乱,具有前积、加积、退积等层序结构。 相似文献
58.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古环境演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通过对位于浙—闽沿岸泥质带的EC2005孔岩性、粒度以及AMS14C年代分析,探讨了研究区自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古沉积环境演化,认为是湖水或海水深度、气候变化等综合影响的结果。岩芯底部60.20~41.00 m(17.3~13.1 ka BP)为湖泊三角洲沉积序列,可划分为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三个沉积亚相,物质来源主要是湖盆流域物质的输入。随着海平面的逐渐上升,海水自13.1 ka BP开始侵入研究区,形成了41.00 m的海相沉积地层,可划分为前滨—近滨—浅海三个沉积亚相,与海平面变化曲线具有良好的对应。自12.3 ka BP开始,研究区受到沿岸流影响,长江物质开始影响研究区,7.3 ka BP以来主要是来自长江的悬浮体在沿岸流作用下输送沉积而形成,稳定的泥质沉积物开始形成。全球性重要气候事件如新仙女木事件、8.2 ka冷事件在东海内陆架沉积物中也得到了良好揭示。 相似文献
59.
在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孔区(江苏省东海县南部)进行了系统的地球物理调查,包括二维地震测网和专门的地震剖面,大地电磁法和位场方法等.地震调查表明,在超高压变质岩出露区上地壳充满了反射体,包括倾斜反射体与上拱的反射弧. 本文介绍大陆科学钻探先行研究中地震调查的成果.根据大陆科学钻探预先导孔的岩芯和测井资料、井旁VSP和数值模拟结果证实,高波速的榴辉岩体、破碎断裂带和大型韧性剪切带都可引起倾斜的地震反射,而上拱的弧形反射体则是由近似直立的榴辉岩体和其中的破碎带的综合反映.由于地壳深部广泛分布着经受变质的岩石,上述研究结果对标定地壳中的反射地震信号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0.
浅谈王圪堵水库工作桥的冰冻破坏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陕北榆林地区冬季寒冷,多年平均气温8.6℃,极端最低气温-27.8℃,冬季最大冰厚达到0.9 m.与水接触的建筑物常因冻胀作用而遭到破坏,给陕北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构成威胁.为了减轻或避免这种损失,根据王圪堵水库枢纽气象、冰情和运行管理情况,分析陕北地区冬季水库水面冻冰对工作桥桥墩的破坏机理,提出了水工建筑物冬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