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86篇 |
免费 | 2181篇 |
国内免费 | 34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34篇 |
大气科学 | 957篇 |
地球物理 | 752篇 |
地质学 | 10379篇 |
海洋学 | 1840篇 |
天文学 | 213篇 |
综合类 | 750篇 |
自然地理 | 6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9篇 |
2023年 | 478篇 |
2022年 | 548篇 |
2021年 | 642篇 |
2020年 | 590篇 |
2019年 | 535篇 |
2018年 | 445篇 |
2017年 | 427篇 |
2016年 | 491篇 |
2015年 | 545篇 |
2014年 | 749篇 |
2013年 | 573篇 |
2012年 | 656篇 |
2011年 | 646篇 |
2010年 | 583篇 |
2009年 | 557篇 |
2008年 | 527篇 |
2007年 | 475篇 |
2006年 | 463篇 |
2005年 | 432篇 |
2004年 | 388篇 |
2003年 | 366篇 |
2002年 | 444篇 |
2001年 | 406篇 |
2000年 | 366篇 |
1999年 | 349篇 |
1998年 | 337篇 |
1997年 | 292篇 |
1996年 | 293篇 |
1995年 | 298篇 |
1994年 | 289篇 |
1993年 | 264篇 |
1992年 | 308篇 |
1991年 | 293篇 |
1990年 | 261篇 |
1989年 | 217篇 |
1988年 | 71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22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4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74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5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2.
193.
中国资源型城市多位于较偏远地区,而高铁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大提升,拉近了资源型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以2003—2018年中国115个资源型城市为样本,在刻画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时空格局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资源型城市高铁建设对地区产业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与未开通高铁的资源型城市相比,高铁开通显著促进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但并没有促进服务业内部结构升级。(2)随着高铁开通线路的不断增加,在高铁网络中联系较广的资源型城市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更强。(3)空间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开通对资源型城市产业升级的促进效应呈现依“与区域中心城市的距离”增加而递增的特征。(4)高铁开通主要是通过投资集聚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在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交通基础设施升级对特殊类型地区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4.
成矿系统具有时间和空间边界,确定热液成矿边界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而且对指明找矿方向、指导矿产勘查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但是,目前热液成矿边界如何确定尚缺乏研究。文章在地球化学勘查长期实践和理论方法探讨的基础上,在安徽马头热液成因金属矿区开展试验,提出了确定和判断热液成矿边界的地球化学标志。在勘探剖面上,斑岩型Mo、Cu矿分布在由带出作用形成的Na2O等元素负异常之内,含矿地段粉砂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中Na2O带出量大于80%,稀土元素Eu表现出明显的负异常;在地表条件下,矿化带产出在Na2O含量为0.1%~0.2%的负异常之内,δ34S值小于3.2‰,显著低于矿区外围花岗岩的δ34S值。由此认为,Na2O带出量大于80%,稀土元素Eu的负异常是确定马头斑岩型钼铜矿深部成矿边界的地球化学标志;Na2O含量为0.1%~0.2%的负异常、δ34S值小于3.2‰,是确定该矿床外围成矿边界的地球化学标志。本研究不仅为马头勘查区深部、外围找矿和成矿前景评价提供了成功案例,而且对其他勘查区热液成矿边界的研究和确定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5.
东昆仑区域构造的发展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依据东昆仑地区的超镁铁岩,玄武岩和花岗岩类岩石的岩石化学、稀土元素、痕量元素及同位素测年等测试成果,结合孢粉及生物化石特征,并综合有关地质构造与地球物理资料,认为至少在中元古代昆仑洋壳即已形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东昆仑区域构造的发展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6.
晶洞花岗岩成因类型和大地构造背景等方面的研究,目前颇具争议.先前的研究认为晶洞碱长、正长花岗岩属于A型花岗岩,形成于伸展环境,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成因类型具多样性.报道了博克图晶洞花岗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等方面的特征.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为140.8±2.2 Ma,指示其属于早白垩世的产物.且其具有高SiO2,高ALK(Na2O+K2O)(7.99%~8.43%),K2O/Na2O=1.0~1.1,以及低的FeOT(1.15%~1.30%).微量元素富Th、U、Cs、Rb,贫Ba、Sr、P、Ti,10 000*Ga/Al、总稀土含量以及Zr+Nb+Y+Ce值均低于A型花岗岩最低平均值,由此指示其应属于Ⅰ型花岗岩,Hf同位素特征显示其成分为新生地壳来源.动力学机制上,博克图晶洞花岗岩主要受制于早白垩世时期蒙古-鄂霍次克洋闭合作用.在东北地区岩石圈由增厚到减薄转换事件中,早期的新生地壳在地幔物质的底侵作用下发生低程度的部分熔融作用. 相似文献
197.
用NITON矿石元素分析仪测定圈定镍矿体地表出露边界,能基本查明矿体数量、规模、成矿规律、成矿地质条件,达到了快速评价矿床,能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98.
Hui-Juan Wang Jian-Yan Wei 《中国天文和天体物理学报》2009,9(3)
We present high-resolution optical echell spectroscopy of HIP 544 and HIP 46843, two nearby solar like stars. The discovery of these young stars at such a close distance to the Sun is really a surprising phenomenon. It will help us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Milky Way. The radial ve-locities (RV) of HIP 544 and HIP 46843 are measured to be -6.88±0.13km s-1 and 8.30±0.16km s-1, respectively, which are more accurate than before. The equivalent widths (EW) of the Li I 6707.8 A absorption line of HIP 544 and HIP 46843 are mea-sured to be 110±5mA and 195±5mA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se properties, HIP 544 is estimated to be 100-800Myr old and HIP 46843 30-100Myr old using three relatively creditable methods. 相似文献
199.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稀土元素变化规律初探——以伊犁和吐鲁番-哈密盆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发育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伊犁、吐鲁番—哈密盆地为例,详细研究了成矿层间氧化带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和稀土元素在层间氧化作用中的变化规律。通过与北美页岩、还原带原生砂岩的对比,研究了稀土元素在不同氧化分带中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层间氧化作用过程中,稀土元素在总体亏损的背景上发生了明显的分异,LREE从氧化带到过渡带含量逐步降低,HREE由氧化带到过渡带趋于富集;δCe由氧化带到过渡带随氧化作用的减弱降低,δEu则逐步升高,呈现与表生风化作用相同的变化规律,较好地指示了层间氧化带中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虽然稀土元素存在一定的迁移变化,但没有中亚砂岩铀矿床出现的REE显著迁移,高度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200.
不同成因的海洋铁锰氧化物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具代表性的成岩型结核和水成型结壳的稀土元素,以研究稀土元素在这两种成因的海洋铁锰氧化物沉积物的特征及其与成因的关系。稀土元素特征表明稀土元素没有参与成岩型结核的成岩作用。即没有加入到1nm水锰矿中去,而是加入到无定形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中去。同样,稀土元素也没有直接参与水成结壳的水成作用,即没有加入到锰、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中去,而是与钙、磷相关。推测在很大程度上是先沉淀在钙、磷相中然后才加入到水成结壳中。稀土元素在这两种类型的沉积物的分布与其成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