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81篇
  免费   1425篇
  国内免费   1560篇
测绘学   3313篇
大气科学   4212篇
地球物理   1768篇
地质学   3174篇
海洋学   939篇
天文学   235篇
综合类   1742篇
自然地理   883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248篇
  2017年   279篇
  2016年   271篇
  2015年   427篇
  2014年   996篇
  2013年   670篇
  2012年   891篇
  2011年   809篇
  2010年   780篇
  2009年   890篇
  2008年   917篇
  2007年   726篇
  2006年   652篇
  2005年   804篇
  2004年   721篇
  2003年   734篇
  2002年   675篇
  2001年   731篇
  2000年   478篇
  1999年   355篇
  1998年   296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65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2篇
  193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我国土壤热流场及与深层大地热流场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岩石圈内的某些过程是气候变迁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依据对土壤热流、大地热流、地震和旱涝关系研究所得到的一些现象和结论,利用气象站地温资料计算了土壤热流,初步分析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据线性热传导理论设计的热流的计算方法基本上可以满足多年平均土壤热流场计算精度的要求;(2)平均土壤热流场、深层大地热流场、地震带三者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平均土壤热流高值带一般都有大地热流高值带和地震带与之对应;(3)土壤热流距平场与汛期降水场有相似的分布形势,土壤热流距平的变化与强震也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932.
933.
测井资料的自动分层和岩性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34.
防汛工作中气象信息的收集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杨 《水文》1991,(3):54-56
  相似文献   
935.
仿用反射地震法处理MT资料反演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飙  何继善 《物探与化探》1991,15(5):366-373
本文讨论了电法勘探中电磁波场在水平层状介质中的传播特征,重点讨论它与地震波在水平层状介质中的传播特征在数学形式上的相似性,同时利用反射地震学中的脉冲响应概念来构建电法勘探中的伪脉冲函数响应.所恢复的伪脉冲响应是由一些离散脉冲函数组成,脉冲幅度与分层介面的波场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有关.本文采用拟合最小二乘法同时进行代数联合迭代(SIRT)跟踪的方法解决了欠定方程在其范数约束条件下的求解问题.并把该方法应用于一维多层导电体模型中,证实了伪脉冲理论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936.
937.
938.
939.
闻昆娣 《华南地震》1991,11(3):19-24
本文利用1984年我国东部陆绥地区符-奉测线的深部探测资料,通过震相对比及正反演计算,给出该区介质的物理参数和地壳构造形态。并对界面起伏及深大断裂的展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40.
本文试图采用卫星重力资料和一种新的反演方法来研究地幔的横向密度异常分布.先将密度异常△(r,,(?))在一个三维正交函数系下进行展开,其展开系数待定.然后,根据密度异常与重力扰动位之间的关系建立观测方程组,其中未知向量由密度异常展开系数组成,重力扰动观测向量由 GEM10B 重力模型中的位系数计算而得,并通过适当选取重力位系数的阶数,对观测向量进行滤波.最后,就下地幔(670km——CM 界面)作了实际计算.计算中,重力扰动位阶数取为2——11阶,密度异常展开式的截断阶数取为 K=4和 L=6,求解观测方程组时采用阻尼最小二乘法.结果表明:密度扰动值在670km 不连续面及核幔界面处达到极大值,且在环太平洋地区存在一高密度带,太平洋中部对应于一低密度区,这些特征与 Dziewonski 得到的下地幔三维波速异常分布特征相一致.但是,在南极地区、大西洋及印度洋部分地区,所得的密度异常分布与三维波速异常分布呈负相关,文章就其原因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