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74篇 |
免费 | 1133篇 |
国内免费 | 27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8篇 |
大气科学 | 427篇 |
地球物理 | 3676篇 |
地质学 | 373篇 |
海洋学 | 138篇 |
天文学 | 35篇 |
综合类 | 183篇 |
自然地理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122篇 |
2022年 | 176篇 |
2021年 | 166篇 |
2020年 | 147篇 |
2019年 | 173篇 |
2018年 | 116篇 |
2017年 | 117篇 |
2016年 | 113篇 |
2015年 | 161篇 |
2014年 | 183篇 |
2013年 | 162篇 |
2012年 | 211篇 |
2011年 | 138篇 |
2010年 | 153篇 |
2009年 | 128篇 |
2008年 | 147篇 |
2007年 | 126篇 |
2006年 | 126篇 |
2005年 | 108篇 |
2004年 | 127篇 |
2003年 | 115篇 |
2002年 | 158篇 |
2001年 | 129篇 |
2000年 | 103篇 |
1999年 | 95篇 |
1998年 | 124篇 |
1997年 | 131篇 |
1996年 | 134篇 |
1995年 | 119篇 |
1994年 | 124篇 |
1993年 | 122篇 |
1992年 | 127篇 |
1991年 | 86篇 |
1990年 | 86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9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21篇 |
1982年 | 16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15篇 |
1977年 | 10篇 |
1976年 | 18篇 |
1975年 | 11篇 |
1974年 | 12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M7.0地震,对该区域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地震发生后,多家地学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用不同的资料和方法产出了该地震震源机制解。本研究通过收集他们使用的不同资料和方法得出同一地震的多个震源机制解,找出两个震源机制解空间旋转角差别的表达方法,用Levenberg─Marquadt算法使非线性问题转化成线性问题进行迭代求解,求出了该地震的中心震源机制解。 相似文献
103.
为探索大地震发生前孕震区内微震辐射波谱的变化,在新疆西克尔地区,用选频测震仪对微震波谱进行了观测和研究。选频测震仪分为6个频道,各道中心频率分别为6.0周、8.1周、15.7周、30.0周、50.0周、75.0周。初步结果表明:在一个地震系列中,随着临近较强地震(ML≥3.2)的发生,微震P波在10周-60周频率范围内的谱值增高,其置信水平一般在70%以上。较强地震发生以后,微震P波在相应频率范围内的谱值下降。 文中还简要地分析了选频地震记录的物理意义,并对较强地震前,微震辐射波谱变化的原因作了初步说明。 相似文献
104.
105.
建立准确的低频模型是波阻抗反演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波阻抗反演结果的准确性。但是,常规模型建立方法的准确性受钻井数量影响明显,钻井数量越多,模型的准确性越高。在海洋深水油气勘探过程中,由于勘探费用昂贵,钻井数量非常少,很难通过常规方法建立准确的低频模型。特别是在沉积体横向特征变化较大时,地震反演的可靠性受到巨大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立体层析速度反演的基本理论和数据域、成像域立体层析速度反演的计算过程,综合数据域立体层析与成像域立体层析的优势获得了高精度速度模型;然后结合有限的钻井进行标定,构建出地震反演所需的低频模型,有效提升了低频模型的精度,使其达到可真实反映较大规模地质异常体的尺度;最后,将其应用于南海深水区W构造的勘探实践,提升了反演结果横向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6.
采用两次溧阳地震的余震序列等研究溧阳地震破裂类型、震源体形态,结合深部构造资料研究溧阳地震的震源构造要素和震源断裂。5.5级地震的震源断裂是以NNE向占优势的Y型断裂,其倾向NWW,倾角50°;6.0级地震震源断裂呈NNE向,倾向SEE,倾角85°。据震源机制结果,5.5级地震属于右旋走滑断裂,6.0级地震属于右旋陡斜滑断裂,两者是一对新生共轭右旋走—陡斜滑断裂。从两次地震序列时间分布的连续性、平面断裂连贯性、空间破裂共轭性和岩石力学实验结果,论证两次溧阳地震是相互联系的同一地震事件的两次破裂。 相似文献
107.
低频泥石流特征及防治 --以四川汶川县茶园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频泥石流指30a以上发生1次的泥石流。尽管发生频率很低,但由于自身的特征及人们认识上的原因,其造l戒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却居各类泥石流之首。对低频泥石流的研究在预防和减轻泥石流灾害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2003年8月9日发生在四川汶川县茶园沟的泥石流为蒯,采用形态调查法和称重法等方法确定了流量、流速及重度。分析了其物质来源及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探讨了低频泥石流的特征。针对低频泥石流的低频性、破坏性和隐蔽性特点,同时考虑到低频泥石流沟的防治受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及资金投入等因素的限制,提出了进行泥石流危险性分区、搞好小流域水土深持、普及泥石流防灾减灾知识及加强监测和预警预报等措施,这对减轻低频泥石流区的灾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8.
考虑场地和震源机制的近断层地震动衰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收集了世界范围内自由场地的近断层地震记录基础上 ,综合考虑台站场地和震源构造机制的差别 ,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断层地震动的峰值加速度、峰值比、特征比值及特定周期处的反应谱的衰减关系进行了研究 ,并和集集地震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发现场地和震源机制的共同作用对近断层地震动的影响是很显著的 ,为抗震设计规范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9.
110.
地震前兆复杂性成因机理研究的讨论(一):地震前兆复杂性的表现形式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国内外成功与失败的震例分析,介绍了地震前兆共性的一面,如在台网具有一定监测能力的地区,如果发生6级以上地震,震前总能或多或少地观测到异常现象。地震越大震前异常越多,分布越广,持续时间越长,异常幅度也较大,同时章着重对前兆复杂性的表现形式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纳,整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异常与地震关系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除了“有异常有地震”和“无异常无地震”的理论情况外,还存在“有异常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