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5篇 |
免费 | 118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篇 |
大气科学 | 1篇 |
地球物理 | 8篇 |
地质学 | 35篇 |
海洋学 | 251篇 |
综合类 | 12篇 |
自然地理 | 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28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4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概述了威海市海滨南路海岸工程的填海造陆、护岸、道桥及排水等工程项目的设计要点。总结了施工中土工、水工、圬工的关键技术 ,以及取得的技术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
渤海湾西北岸1974~2010年逐年填海造陆进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渤海湾西北岸陆续实施了大量填海工程,形成了目前中国最大的人工填海造陆区,有必要对其进行精确和连续的监测与分析。以1974~2010年逐年MSS/TM/ETM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RS/GIS技术,分析了研究区填海造陆的动态空间分布和数量变化特性。36 a间,研究区共填海901.7 km2,主要在滩涂和近海进行,海岸线长度从1974年的224.9 km增长到2010年的536.7 km,填海区的重心总体上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了26.3 km。将研究期细分为5个阶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研究区海岸线长度增量与填海造陆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填海利用方式经历了盐田为主→盐田和水产养殖相结合→港口和临港工业为主的发展历程;以天津港和曹妃甸港及各自的临港工业区为填海造陆中心和副中心的格局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84.
王海云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7):151-155,159
以地理国情普查分类和数据为基础,结合历史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珠海市2004—2015年海岸线及海岸带地表覆盖数据,研究珠海市海岸带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2004—2015年研究区海岸线呈增长趋势,且相比自然岸线而言人工岸线占比逐年上升;(2)2007—2011年围填海增长率最快,新增围填海范围内以人工堆掘地为主;(3)海岸带地表覆盖结构变化显著,农用地和水域面积大幅度下降,房屋建筑区等逐年增长,人工堆掘地转移优势最明显。研究结论认为,珠海市海岸带开发建设正处于活跃期,土地利用动态度较高且活动频繁;人类开发活动是区域海岸带变化的主因,未来在加快对海岸带合理开发建设的同时,仍需注重对红树林等生态系统的保护。 相似文献
85.
运用3S技术,采用水体指数法(MNDWI)、分形维数法、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回归分析等方法,以环渤海海岸带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和2017年9个时期TM遥感影像为主数据源,研究近40 a围填海活动影响下的环渤海海岸线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80~2017年环渤海海岸线增加了1 159.9 km,分形维数持续增加,岸线呈曲折化。其中,人工岸线增长了1 977.9 km,自然岸线减少了80%。重点变化区域包括黄河三角洲及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顶部、普兰店湾等地区。1980~2017年环渤海围填海的面积增加了1 988.5 km 2。主要类型由养殖池、盐田及农用地向养殖池、盐田、建筑用地转化。围填海活动与岸线长度、属性变化呈显著线性关系。综上,水产养殖、围海晒盐、农田开垦、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等围填海活动影响了岸线长度及属性等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86.
日本围填海管理的启示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7年8月26日-9月5日国家海洋局代表团对日本的围填海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考察。对照日本对围填海的管理,我们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87.
88.
南海珊瑚礁人工岛淡水透镜体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在珊瑚礁上建设人工岛的目标是建成生态宜居岛屿,人工岛地下海水在降雨入渗驱替作用下逐渐淡化,形成的淡水透镜体是支撑岛屿生态系统的重要水源。本文针对南海珊瑚礁普遍存在的上土下岩的二元地质结构,考虑不同测量方法得到的南海人工岛填筑所用珊瑚砂渗透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建立了珊瑚礁人工岛淡水驱替海水形成淡水透镜体的动态模拟模型,对南海某珊瑚礁人工岛开展了系列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岛礁二元地质结构不同的渗透性对人工岛淡水开始形成时间无明显影响,填岛完成2年左右的时间可观测到淡水,估计(或理论计算)在10~20年内可形成相对稳定的淡水透镜体;在人工岛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前提下,全新世珊瑚砂沉积物渗透性是控制人工岛礁淡水透镜体的主要因素,能够形成的淡水透镜体体积随渗透系数增大而呈对数减小,并且淡水透镜体体积随全新世沉积物渗透性增大而减小的速率较淡水透镜体厚度更加显著;淡水透镜体越过不整合面进入更新世礁灰岩后,由于含水层渗透系数突然增大,淡水透镜体向水平方向扩展,在礁灰岩顶界形成“髭”状淡水体。 相似文献
89.
通过研究时序DInSAR相位模型,利用振幅离差、时间相干系数和统计分析多重方法提取了相干点目标,并根据不同相位分量的时空特性分离出形变相位,继而提取出相干点目标上的沉降速率。以上海市临港新城主城区为实验区,利用24景Envisat ASAR影像,得到了2007-10~2010-02间的沉降速率分布,并分析了冲填土年代对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采用室内试验求取的压缩性指标,由于受样品扰动的影响,往往不能反映实际土体的变形特点.为了寻求一种合理确定压缩性指标的方法,根据目前实际中广泛采用的沉降量计算公式,以深港西部通道填海工程软土的实测沉降量为例,通过对沉降量计算公式中参数的合理选取,反算求得了压缩性指标,经验证,其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