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3篇 |
免费 | 207篇 |
国内免费 | 37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3篇 |
大气科学 | 193篇 |
地球物理 | 83篇 |
地质学 | 905篇 |
海洋学 | 495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89篇 |
自然地理 | 1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83篇 |
2022年 | 102篇 |
2021年 | 97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52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62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65篇 |
2012年 | 98篇 |
2011年 | 84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65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76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70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61篇 |
2002年 | 63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28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0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51.
952.
953.
研究分析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感染斑马鱼后肠道生理健康和肠道微生物的变化。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刮伤皮下真皮,使用105 CFU/mL浓度的嗜水气单胞菌暴露6 h后转入清水,分别在暴露前、暴露后6 h、12 h、24 h取样。使用鱼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肠道中紧密连接蛋白ZO-2 (TJP2)含量和乙氧基异戊二烯-O-脱乙基酶(EROD)酶活性,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暴露引起了斑马鱼肠道生理损伤,表现为肠道TJP2含量、EROD酶活性在暴露后显著下调。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微生物及其菌群结构变化,嗜水气单胞菌暴露斑马鱼后致病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明显增加,OTUs数量明显下降,Alpha多样性降低,结果说明嗜水气单胞菌引起了斑马鱼肠道菌群失调。肠道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改善肠道上皮和黏膜屏障功能紧密相关,该研究对从肠道健康的角度评价嗜水气单胞菌毒性,探索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4.
本文采取传统的醇沉水溶的工艺提取了深海细菌的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polymericsubstance,EPS),使用过氧化氢作为损伤剂建立SH-SY5Y人神经母细胞瘤体外氧化损伤模型。在安全剂量下评价EPS的体外神经保护活性,确定16种活性良好(细胞活力>90%)的EPS。16种EPS的成分分析结果如下:1)16种EPS的分子量分布呈三段式,分别为>200 kDa, 10~200 kDa和<10 kDa; 2)16种EPS单糖组成中除甘露糖、葡萄糖外,还有稀有单糖氨基葡萄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氨基半乳糖、半乳糖、岩藻糖; 3)EPS的总糖含量为14.06%~21.40%,蛋白含量为10.66%~31.05%,硫酸基含量为2.91%~26.53%。通过对相应菌株进行16SrDNA全序列分析并与GenBank比对,完成了活性菌株的鉴定,通过MEGA7.0和Figtree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结果表明,16株深海细菌归属于3门8科9属16种,分布在三个门类:厚壁菌门(Firmicutes, 9/16),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6/16)和... 相似文献
955.
956.
在1992~1993年度南极夏季期间,用肠道荧光法现场测定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 Dana)的肠道排空率和肠道内含物色素水平,并据此计算自然状况下大磷虾的摄食率。大磷虾的肠道排空率为0.43/h。次成体(平均体重为168.8mg干重)和成体(平均体重为274.3mg干重)的摄食率分别为180.6±19.2和464.4±28.3ng叶绿素a/h。自然状况下大磷虾的摄食率与现场测定的100m以上水层平均叶绿素a浓度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957.
958.
以天然海泥(BMFC-0)、外添加葡萄糖的海泥(BMFC-1)和外添加丹皮酚的海泥(BMFC-2)作为底物构建海底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BMFCs),研究外源添加物对BMFCs电池性能及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丹皮酚对海泥中微生物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葡萄糖提高海泥中微生物的产电性能。通路状态下,BMFC-1的阳极电位低于BMFC-0,BMFC-2的阳极电位高于BMFC-0。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BMFC-1阳极生物膜中产电菌电化学活性高于BMFC-0,而BMFC-2产电菌的电化学活性受到抑制;BMFC-1和BMFC-2的阳极相对动力学活性分别是BMFC-0的1.91倍和0.67倍。BMFC-1的平均输出功率密度为7.294m W/m2,分别是BMFC-0(0.875m W/m2)和BMFC-2(0.106m W/m2)的8.3和68.8倍。根据添加物对阳极表面生物膜电容特性影响的分析,提出阳极表面电容性质对电极及电池性能影响的独特机理。 相似文献
959.
本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3,(4):92+217
大洋矿产地质学许东禹等著海洋出版社出版大洋矿产分为可从中提取金属元素的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可作为能源的可燃性有机矿产,如: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磷块岩或磷钙土、钙质软泥;石油、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自英国挑战者号环球考察(1872—1876年)在大西洋法劳群岛附近首次发现深海多金属结核以来,大洋矿产资源调查研究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1957—1958年实施的国际地球物理年大洋调查进一步证实大洋底广泛分布着多金属结核,1979年美国阿尔文号深潜器在东太平洋海隆发现黑烟囱,20世纪80年代德国与美国科学家经过系统调查证实大洋海山区广泛产有富锰结壳,并指出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因此,世界各国政治家、企业家、矿业家以及科学家对深海底金属矿产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关于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的 相似文献
960.
应用磷脂脂肪酸(PLFAs)法测定了不同密度铜锈环棱螺生物扰动下沉积物表层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含螺处理组PLFAs总生物量有了明显的升高,且与底泥总有机碳(TOC)含量变化趋势有很高的相关性(r=0.541)(P<0.05)。实验过程中细菌/真菌值发生显著变化,中密度处理组的细菌/真菌值显著高于其它实验组(P<0.05),说明中密度螺影响下细菌生长较真菌更快,细菌生物量显著升高。主成分分析(PCA)显示,低、高密度螺处理下沉积物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对照组相似,而中密度螺处理组(3个螺/培养柱)(相当于196ind/m2)能够使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