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87篇
海洋学   18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毛蚶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对毛蚶性腺发育、产卵孵化、浮游幼虫及稚贝习性等的研究,初步探索了其人工育苗中主要技术环节。2龄毛蚶全为雄性或雌雄同体,3龄以上群体雌性占70%以上。26.6~27.4℃,受精卵22h发育到D形幼虫;26.5~23.0℃,D形幼虫经过15天发育到眼点幼虫;25.O~20.0℃,投附着基、13天左右稚贝壳长达到600μm时,可以出池到室外进行中间育成。  相似文献   
32.
系统报道了广西涠洲岛的潮下带海草、红树林以及互花米草的分布和群落结构特征.2019—2020年的调查结果表明,涠洲岛海草分布于南湾西侧,紧邻珊瑚礁区,面积4246 m2,为潮下带的生长形式,海草种类仅见卵叶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真红树植物有6种[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海漆...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助卵汤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来曲唑常规促排卵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助卵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排卵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受孕情况。结果:2组排卵期卵泡直径大小、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卵汤联合来曲唑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优于单用来曲唑促排卵治疗。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究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考察不同提取温度、氢氧化钠浓度、提取时间对波吉卵囊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波吉卵囊藻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显著性表现为氢氧化钠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条件:提取温度58.5℃、氢氧化钠浓度0.305mol/L、提取时间68 min,此时提多糖取率为11.86%,与模型预测值11.93%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建立的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提取温度、氢氧化钠浓度和提取时间对波吉卵囊藻多糖的提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通过现场取样、显微镜检、细菌培养、组织病理、电镜观察以及PCR检测等研究手段,对2008年9月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某梭子蟹养殖塘混养的脊尾白虾"白浊病"进行了系统的病原学研究。结果表明,病虾体色发白,反应迟钝,血淋巴液呈浊白色,严重患病白虾血淋巴中的血细胞几乎没有或者极少,代之以大量与血细胞形似的寄生虫;组织病理切片及电镜观察发现,病虾心脏、肝胰腺、肌肉、鳃部等组织寄生有大量单细胞寄生虫,该寄生虫虫体形态特征、显微结构及宿主临床症状与本实验室之前研究报道的感染三疣梭子蟹和锯缘青蟹的血卵涡鞭虫类似;采用已建立的针对血卵涡鞭虫ITS1基因的引物对"白浊病"病虾的血淋巴样品进行PCR检测,可扩增出585bp左右的特异条带。综合以上研究结果,确定该寄生虫为血卵涡鞭虫(Hematodinium sp.)。有关脊尾白虾感染该寄生虫的报道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36.
吉林省某锑矿分离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以水玻璃、硫酸为主的组合抑制剂,浮砷抑锑。较好地解决了砷锑分离的难题,使锑的精矿含砷降到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7.
易军  罗康生  李光俊 《贵州地质》2007,24(3):237-239
卵砾石地层是钻探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典型的难钻进不稳定地层。通过采用潜孔锤偏心跟管钻进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卵砾石地层难以钻进的难题,结合都匀市区岩土工程勘察实例,笔者认为潜孔锤偏心跟管钻进法是在卵砾石地层钻进中行之有效的一种钻进法。  相似文献   
38.
南极中山站电离图所显示的高纬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冲  吴健 《南极研究》1995,7(1):50-58
在南极中山站使用TD-4A测高仪,从1990年3月至今已取得了10万余帧的电离同图记录。由于中山站处在极尖区附近这样一个特殊位置,所以这些电离图能显示出大多数高纯现象,诸如极光卵现象,FLIZ现象,倾斜Es和空白现象,F区磁纬中午现象,E和D区的粒子沉降效应,以及粒子E层现象等。  相似文献   
39.
非开挖导向钻进铺管技术穿越含砂卵砾石河流的施工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工程实例 ,阐述了非开挖导向钻进铺管技术穿越含砂卵砾石地层的施工工艺技术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0.
发头裸腹溞休眠卵发育的温度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不同温度下发头裸腹溞(Moina irrasa)体眠卵的孵化时间及孵化率;取最先孵出和过半数孵出的两组数据依莱奥姆积温法则求得种群休眠卵最低临界温度为12.00℃,最低有效积温为441.61℃·h;最低亚致死高温点(即最适温度)为35.16℃,以及最低死亡高温点39.44℃。种群中过半数的临界温度为12.88℃,过半数有效积温为557.10℃·h,过半数的亚致死高温点为35.56℃以及过半数死亡高温点为39.49℃。讨论了这些参数在枝角类集约化培养中休眠卵的有效保存与启用所具有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