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45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147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1.
基于脾主运化的现代研究,以线粒体呼吸链功能为切入点,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后代脑损伤的可能发病机制,为其防治提供新的思路。笔者提出母体脾失健运,无法输布水谷精微是妊娠期SCH后代脑损伤的发病基础,后代“元神失养”为核心病机,应以健脾益气补母体“后天”以实后代“先天”为其治则治法。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急性桥臂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20例急性桥臂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均于发病48 h内完成首次颅脑CT检查,3d内完成首次颅脑MRI检查,8例病程中有MRA检查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急性起病,均伴眩晕,共济失调性步态16例,恶心呕吐13例,耳鸣、听力下降7例,水平性眼震5例,一侧眼球外展受限3例,面瘫3例,Horner综合征3例,肢体瘫痪1例。首次CT检查阴性13例,随访CT可见桥臂低密度灶。头颅MRI均示桥臂T1WI低、T2WI、FLAIR及DWI高信号,ADC低信号,其中单侧16例,双侧4例。MRI还显示10例伴发的其他后循环区域急性梗死。结论:急性桥臂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以前庭神经和小脑损害的表现为主。影像学检查尤其是及时的MRI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3.
中央型肺癌是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侵袭性强,病死率高。治疗主要以放、化疗为主。精准医疗的实施要求及时准确地对治疗疗效进行评估,以便于治疗方案的调整和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本文主要对目前临床上中央型肺癌放化疗后疗效评估的影像学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各临床分型的CT表现,分析人工智能辅助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uAI新冠肺炎智能辅助分析系统”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3日至2020年2月25日收治的临床及CT资料完整的44例COVID-19病例。结果:①CT表现临床轻型患者4例,胸部CT呈阴性。临床普通型患者32例,CT表现为单侧或双肺多发病灶,呈片样或楔形样磨玻璃影,其内可见血管及支气管穿行,常伴有小叶间隔增厚,可见“铺路石”征及支气管充气征,部分病变内部可见小范围肺实变。临床重型/危重型病例共8例,CT表现为病变范围广泛,磨玻璃影、实变及纤维条索混杂,多伴有“铺路石”征、支气管充气征。②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软件病灶标记范围与肉眼观察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4例轻型患者病灶总体积显示为零。32例临床普通型患者病灶总体积为(109.9±94.9) cm3,病灶内部磨玻璃影体积为(55.3±50.4) cm3,实变体积为(34.9±35.0) cm3。8例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灶总体积为(858.1±351.9) cm3,病灶内部磨玻璃影体积(486.7±204.0) cm3,实变体积(204.1±119.3) cm3。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病灶总体积、内部磨玻璃体积及实变体积组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以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软件提供的各肺叶病灶占比进行统计,临床普通型患者肺损伤评分为(3.8±1.2)分,重型/危重型患者肺损伤评分为(10.4±5.1)分,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以5.5分为肺损伤界值时,预测临床分型的效能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996。结论:COVID-19的CT表现为多发的肺外围或胸膜下的磨玻璃影,其内含正常走行的血管及支气管,病变范围增大、增多或实变代表病情进展。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可有效识别COVID-19病灶,提供病灶总体积、内部磨玻璃影及实变体积相关数据,对患者肺损伤程度进行准确量化评分,为临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同时提高影像医师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5.
分析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病因病机与辨证特点,总结庞赞襄、唐由之、李宗智、陆南山、李传课、韦企平、王明芳等7位名医治疗本病的经验,可为该病的临床辨治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6.
中药附子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下品,具有一定毒性。张仲景将该药广泛用于治疗外感、内伤、妇科及外科疾病,提出了使用本药的适应证,并对其相关方药的服用方法及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做了详细记录。这对临床医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附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提高本科生中医外科临床技能及激发本科生对中医外科兴趣的途径,为形成中医外科技能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反思本科生临床技能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疮疡外治法为例制定中医外科临床技能的操作指南,完善中医外治法实践课程。结论:通过单元知识融会和实践课堂的开展,规范操作流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改变不会动手的现状问题。  相似文献   
118.
119.
120.
目的:通过测定指标性成分含量,比较配方颗粒和全方药材浸膏制备的滋阴温阳活血膏方的临床等效用量之间的差异。方法: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使用Phenomex Kinetex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0.1%磷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254nm;以腺苷和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为指标性成分,共测定颗粒和浸膏配制的膏方各10批。结果:10批样品中,1g颗粒制备的膏方相当于0.957~1.043g浸膏制备的膏方,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配方颗粒可以替代药材浸膏作为制作膏方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