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566篇 |
免费 | 3240篇 |
国内免费 | 277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367篇 |
大气科学 | 1561篇 |
地球物理 | 1394篇 |
地质学 | 11606篇 |
海洋学 | 3391篇 |
天文学 | 160篇 |
综合类 | 7473篇 |
自然地理 | 56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7篇 |
2023年 | 514篇 |
2022年 | 664篇 |
2021年 | 861篇 |
2020年 | 576篇 |
2019年 | 703篇 |
2018年 | 445篇 |
2017年 | 471篇 |
2016年 | 516篇 |
2015年 | 739篇 |
2014年 | 2091篇 |
2013年 | 1494篇 |
2012年 | 2131篇 |
2011年 | 2182篇 |
2010年 | 1926篇 |
2009年 | 2304篇 |
2008年 | 2155篇 |
2007年 | 1632篇 |
2006年 | 1954篇 |
2005年 | 1852篇 |
2004年 | 1332篇 |
2003年 | 1123篇 |
2002年 | 1117篇 |
2001年 | 961篇 |
2000年 | 836篇 |
1999年 | 645篇 |
1998年 | 562篇 |
1997年 | 571篇 |
1996年 | 472篇 |
1995年 | 431篇 |
1994年 | 413篇 |
1993年 | 396篇 |
1992年 | 404篇 |
1991年 | 387篇 |
1990年 | 308篇 |
1989年 | 144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4篇 |
1963年 | 4篇 |
1946年 | 1篇 |
1944年 | 2篇 |
1942年 | 1篇 |
194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51.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根据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的地震科技开发资料,分别以项目负责人的年龄,学历,职称,职务,学科作为比较数列,对年度内完成的实际合同额进行了多因素灰色关联分析,排出了关联序。研究结果客观地揭示了开发能力与人的各种因素-年龄,学历,职称,职务,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地震科技人才的开发,培养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根据尧都区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概括了全区的水化学特征,进而对其成因进行分析与探讨.对地下水的超采及防止污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3.
54.
总结了近阶段一系列的多媒体用于检索各种为空间信息提供图形接口的方式。在20世纪 80年代这种方法导致产生了交互式的原型激光碟,用于评价媒体在信息发布上的有效性,随后提出并发展了地理挖掘概念。地理挖掘概念是 相似文献
55.
《康雍乾时期舆图绘制与疆域形成》一书,以康雍乾时期其有代表性的舆图为例,以大量档案文献材料为基础,对这一时期地图绘制的历史及地图在当时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地图与疆域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56.
57.
张毅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11):5-8
为提升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质量,以面向学生学习需求、解决教学痛点问题为课程创新教学改革目标,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思政、教学课件、教学手段、课堂互动和课程考核等7个方面开展思考和设计。建立了以课程大纲为基础的遥感动态主线-知识点树状结构的课程体系。设计了“引—展—深—收”模式的课程内容情节,形成课堂教学闭环。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科学情操。强调了高质量的课件设计与制作对于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初步实践了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沉浸式、交互式技术辅助的授课环境。开展了课堂“大白话”即时反馈的互动教学。通过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的积极思考、创新和行动,始终围绕学生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8.
由于我国当前环境管理和规划编制在实施流程上的相对独立,导致不少污染工业地块由于过高或难以预估的经济或时间成本难以流转。研究依托上海某污染工业地块转型开发项目,尝试将土壤污染现状作为用地性质选择的参考因素,从修复工程成本和开发收益两个角度对地块不同开发利用方式进行了对比供项目方参考。结果表明,将土壤环境质量数据纳入用地规划设计的参考因素中,能够较好地平衡土地开发与环境保护,明显降低修复工程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同时基于该模式与先行管理流程的不同,研究也提出了对应的管理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59.
60.
根据1961—2011年广州气象站太阳总辐射和日照时数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和资源丰富程度、稳定程度等指标,对广州市近50年的太阳能资源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广州市属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平均年太阳总辐射为4 279.58 MJ/m2,年最小值为3 325.50 MJ/m2,年最大值为5 402.49 MJ/m2,总体呈显著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每年10.3 MJ/m2。夏季辐射丰富,冬季偏少,夏季总辐射量是冬季的1.57倍,月平均总辐射7月最多(475.22 MJ/m2),2月最少(226.67 MJ/m2)。10:00—14:00太阳能资源最为丰富,期间每小时辐射强度均超过1.45 MJ/m2。太阳能资源较稳定,月最大日照时数10月大于6 h的天数为17.5 d,是月最小日照时数4月的3.43倍,2—4月不利于太阳能利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