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71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505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8 毫秒
21.
【目的】研究采自我国沿海岸的褐藻门短毛藻科Elachistaceae短毛藻属Elachista的分类。【方法】对采自我国沿海岸的短毛藻进行形态学鉴定,描述新种的形态特征以及其他分类学信息,并与相似种进行比较。【结果】鉴定出长海短毛藻E. changhaiensis Luan et Ding、短毛藻E. fucidola (Velley) Areschoug、暗色短毛藻E. fusca Luan et Ding和细枝短毛藻E. tenuissima Luan et Ding sp. nov.等4个种,含新种1个。细枝短毛藻藻体暗褐色,半球形,直径4~5 mm;基部由薄壁细胞组成基垫;同化丝可分成长同化丝和短同化丝,长同化丝较短,长1~2 mm,由63~128个细胞组成,直径6.0~9.5μm;短同化丝较长70~225μm,直径3.5~6.0μm。单室囊囊状,多室囊线状。模式标本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馆(AST)。  相似文献   
22.
《海洋世界》2019,(10):32-39
自2006年以来,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组织编写了关于中国海洋发展的系列年度研究报告。《报告》立足全面论述每年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国际和国内环境、海洋战略与政策、法律与权益、经济与科技、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客观评价海洋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系统梳理国内外海洋事务的发展现状,向有关部门提出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社会公众普及海洋知识、提高海洋意识提供了阅读和参考读本。以下是《报告》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3.
《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4):I0002-I0002
《海洋开发与管理》创刊于1984年,由自然资源部主管,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和海洋出版社主办,是我国海洋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以来一直秉承“服务海洋主体工作、促进海洋事业发展”的办刊宗旨,刊发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成为海洋工作者的良师益友。本刊录稿范围包括:海洋开发、蓝色经济、海洋管理、生态环保、海洋工程、预报减灾、战略规划、政策法律、极地科考和深远海调查等领域的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24.
在对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生物标本馆馆藏芋螺科 Conidae 标本, 以及近年来在南海补充采集的标本进行整理的过程中, 通过形态分类学方法鉴定发现隶属于芋螺属 Conus 中国海新记录种1种: 锈色芋螺 Conus ferrugineus Hwass in Bruguière, 1792, 标本采自西沙群岛。文章描述了该种的外部形态, 查明了其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特点, 并与相似种犊纹芋螺 Conus vitulinus Hwass in Bruguière, 1792 进行了比较, 通过壳口内面前沟部位的颜色可将两者区分开: 锈色芋螺呈白色, 而犊纹芋螺呈紫 (褐) 色; 同时对这两个相似种的其他区别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5.
基于ERA-20C再分析数据,综合分析了1950—2010年间中国近海的海表风速、风浪、涌浪和混合浪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中国近海的风场主要受东亚季风控制,在南海南部靠近越南的海域夏季形成7 m/s的风速大值中心,冬季风速则可达9 m/s。风浪场的空间分布特点与风场相似,而受传播效应和浅水效应的影响,涌浪场四季均在吕宋海峡和东海东南部出现波高的大值中心。春夏季节中国近海大部分海域涌浪占优,与风速大值中心对应,夏冬季节南海南部10°N附近存在风浪池。趋势分析结果显示,风速和混合浪有效波高的线性趋势呈现相似的空间分布,南海的风速和波高分别以0.27 cm·s-1/a和0.74 cm/a的速率显着增加。而渤海分别以-0.49 cm·s-1/a和-0.85 cm/a的速率显著降低,黄海的变化率分别为-0.43 cm·s-1/a和-0.79 cm/a。将中国近海风速和波高的年际变化分别与气候指数尼诺3.4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冬季大部分海域的相关系数为负,而夏季在南海和东海海域则为正。  相似文献   
26.
27.
1959年的今天,<山东海洋学院学报>正式创刊,到如今学报已走过了整整50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28.
黄海霞 《今日国土》2009,(4):24-25,18
海洋国土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是我国海上石油和贸易的生命线。扼两洋、制八方的南沙群岛是我国重要军事战略基地。这片海域不仅拥有巨大的水产资源,经多年的勘探和实际开采表明,它确属世界上除波斯湾、墨西哥湾以外的又一个蕴藏巨大油气资源的海域,初步估计油气总储量达630亿吨!2009年5月13日之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要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大陆架划界方案,否则其有关要求就不会得到承认。所以有人说,2009年中国周边的大国想要浑水摸鱼,中国的海洋国土风不平浪不静,但中国人要像守护土地一样守护我们的海洋。在这关键的时刻,我们勇敢地向海洋进发。3月,中国最大的渔政船抵达西沙群岛,在中国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出色的完成护渔、护航任务,并宣示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4月的海上大阅兵,我们用实力向世界说明,中国海军能够担负保卫国家海上安全、领海主权和维护世界海洋和平的重任!尽管有人认为,中国即使建造一艘航母,那也根本无法与美国的12艘航母相媲美;中国与美国的能力差距仍然很大,至少要再过几十年人民解放军海军才能成为美国海军的对手。但是在中国海军尚未到达世界最强地位时,就敢于敞开胸襟面对外界的探视,正充分体现了我...  相似文献   
29.
Two new species of Naticidae ( Mollusca, Gastropoda) collected from the coast of China are described: Cryptonaitca huanghaien- s/s sp. nov. and Sinum vittatum sp. nov.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new species were described and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was provid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ew species and related species were also compared and discussed. The new species Cryptonaitca huanghaiensis differed from Cryptonaitca hirasei and Cryptonaitca andoi in outer shape, operculum and radula. The new species Sinum vittatum is similar to Sinumjaponicum (Lischke, 1869), but the shell of the former is flat-elliptical in shape, spire very small, slightly convex. While the latter is flat-globular in shape, apex light brown in color, without a brown band on the body whorl. The comparis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Cryptonaitca huanghaiensis and Sinum vittatum were two new species from the coast of China. Specimens studied were obtained from collections in the Marine Biological Museum,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