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1篇 |
免费 | 77篇 |
国内免费 | 2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3篇 |
大气科学 | 28篇 |
地球物理 | 25篇 |
地质学 | 109篇 |
海洋学 | 16篇 |
天文学 | 3篇 |
综合类 | 28篇 |
自然地理 | 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1948年 | 1篇 |
1943年 | 1篇 |
194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
华北地区地表垂直位移呈现显著的季节性波动。为探究其驱动源信号,利用独立分量分析方法对全球导航定位系统20个基准站的垂直位移时间序列进行时空分解,获取前6个独立分量,并与环境负载造成的垂直位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个独立分量呈现显著周年变化和相对均匀的空间响应,与大气负载位移时间序列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60,两者吻合良好。第二和第三个独立分量均是周年和年内信号的组合,其空间响应反映出局部集聚特征,与华北地区水资源的分布状况相类似,合并这两个独立分量后与水文负载位移时间序列的平均相关系数为0.50。由此表明大气和水文负载是驱动华北地区季节性垂直位移的主要源信号。 相似文献
3.
通过岩芯和薄片观察,结合测井资料,对临南油田夏32断块沙二段下部储层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颗粒分选中等,磨圆较差,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中等;储层物性表现为中低孔特低—低渗的特征,且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关性较好;孔隙类型包括原生粒间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和铸模孔。综合储层特征的研究结果认为:夏32断块沙二段下部储层主要受基准面旋回、沉积、成岩以及构造作用的影响;三角洲平原的分支河道砂体物性最好,其次是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支河道,其他沉积微相储层物性较差;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破坏储层物性,溶蚀作用则可改善储层物性;此外,构造作用所产生的裂隙也有利于改善储层物性,对储层物性起到了积极的建设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坑道钻机动力泵站重量大、搬迁运输难题,提出通过模块设计,将泵站进行拆分,采用小排量双动力双泵合流解决方案。化整为零,可有效减小单个泵站的运输尺寸及重量,并可根据工况需求选择单泵站或双泵合流提高钻机使用的灵活性,同时降低能耗。负载敏感系统具有节能、负载适应性好、调速方便等优点,然而双负载敏感泵系统合流时,2个泵的输出功率不平衡,钻机输出参数不符合设计要求是亟需解决的难题。理论分析指出,两个负载敏感泵与负载敏感阀之间的反馈管路差异影响2个泵的功率平衡,然后建立双动力双泵负载敏感系统动态模型。基于该模型,动态分析双负载敏感泵系统压力流量特性,重点分析反馈管路以及压力补偿器对双泵站功率平衡的影响,并提出双负载敏感泵系统功率匹配方法。通过台架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 管路差异对双泵双动力负载敏感泵合流系统输出特性有较大的影响。在反馈管路中设置阻尼并根据管路匹配阻尼参数,可实现双泵输出参数的基本平衡。通过微调压力补偿器弹簧预压缩量,可使系统达到较好平衡,消除管路差异影响。该方法解决了2个泵站输出功率不平衡问题,该方法有较强的普适性和应用价值,对坑道钻机液压泵站的模块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削弱测站非线性变化对速度场模型和噪声模型的影响,提出一种EMD分解与环境负载改正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徐州区域10个CORS站近2 a(2016-06~2018-05)的时间序列对该方法进行验证.首先利用Bernese软件解算测站坐标时间序列,对去线性项的时间序列进行EMD分解,重构周期项和残差项;然后利用GFZ发布的环...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SNREI地球模型,利用IGS数据反演得到近10a的地表负载力矩变化,探索了季节性地球形变机制,发现地表负载力矩在犿狓、犿狔、犿狕三个方向均有明显的周年项变化,进而指明固体地球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形变。犿狕方向的相位表明,每年的2、3月份北半球地表负载最大,而8、9月份南半球地表负载最大;每年的12月份地表负载力矩出现在中国境内,将会导致中国范围的测站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别产生1mm和2mm左右的位移,这个位移量级对我国mm级CGCS2000框架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wash load on the size of bed features and resistance to flow in a laboratory flume are presented. The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different hydraulic conditions in a 30 m long, 0.204 m wide and 0.5 m deep tilting flume under clear water condition and in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wash load in the flow. The bed material used consisted of uniform sediment of size 0.96 mm. Analysis of the data indicates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d features change and friction factor increases in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wash load in the flow. The reasons for chang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d features and increase in friction factor in the presence of wash load are identified and a relationship for predicting friction factor in the presence of wash load has been established.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野外露头考察、沉积岩石学、地质统计等方法,对灵山岛的负载构造和球-枕构造进行研究。这些负载构造和球-枕构造侧向延伸好,在整个剖面上连续分布,具有多尺度、多形态、多组合等特点。形成负载构造和球-枕构造的前提条件是地层密度的倒置(上大下小),变形的根本驱动力是沉积物自身的重力。球-枕构造和负载构造的形成机制相同,只是变形程度和阶段不同。根据不对称负载构造受横向剪切力分析,证明早白垩世时该盆地存在古斜坡,并且SE高、NW低。综合考虑地震触发形成震积岩的标志特征和灵山岛的构造地质背景,认为本研究区的负载构造和球-枕构造系古地震触发形成。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分布式环境下海量空间数据的空间运算的效率,解决空间分析处理模块在设计上与底层的数据库服务协议、空间数据模型等透明一致的设计问题.分析了分布式空间运算具备的基本特征,从空间运算任务分解和分布式空间数据的划分方法、共享数据复制策略、基于负载的数据划分策略和空间运算框架的缓存机制等几个方面讨论分布式空间信息的运算技术体系,并提出现阶段可行的实现框架.基于本框架开发的系统用于实际应用中,较好地解决了分布式环境下的大规模复杂空间数据运算的效率问题.以分布式环境下的经典空间运算为例进行的试验表明:该框架设计新颖,提高了空间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负载均衡方法的不足和网络GIS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网络GIS集群服务器动态负载均衡方法。该算法将基于服务器状态和基于内容的调度算法综合起来考虑,设计了相应的编码机制和遗传操作。实验结果表明,和常用的负载均衡算法相比,此算法能获得更小的服务请求响应时间,能更好地服务网络GIS系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