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91篇 |
免费 | 885篇 |
国内免费 | 114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69篇 |
大气科学 | 215篇 |
地球物理 | 312篇 |
地质学 | 4260篇 |
海洋学 | 222篇 |
天文学 | 15篇 |
综合类 | 277篇 |
自然地理 | 1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158篇 |
2022年 | 181篇 |
2021年 | 216篇 |
2020年 | 183篇 |
2019年 | 185篇 |
2018年 | 169篇 |
2017年 | 153篇 |
2016年 | 180篇 |
2015年 | 197篇 |
2014年 | 275篇 |
2013年 | 199篇 |
2012年 | 230篇 |
2011年 | 296篇 |
2010年 | 233篇 |
2009年 | 239篇 |
2008年 | 233篇 |
2007年 | 227篇 |
2006年 | 188篇 |
2005年 | 201篇 |
2004年 | 156篇 |
2003年 | 143篇 |
2002年 | 154篇 |
2001年 | 141篇 |
2000年 | 150篇 |
1999年 | 122篇 |
1998年 | 87篇 |
1997年 | 121篇 |
1996年 | 87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79篇 |
1991年 | 65篇 |
1990年 | 44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5年 | 2篇 |
1965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1948年 | 3篇 |
1944年 | 3篇 |
192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同忻井田采空区积水贮存分布特征及突水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效斌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3):24-27
本文依据井田范围内采空积水调查资料,探讨了采空积水的贮存分布规律,并采用冒落带及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的计算方法,预测了未来开采下伏可采煤层造成的漏水灾害区. 相似文献
102.
西湾煤系是广西重要含煤层位之一,以碳酸盐岩夹煤层为特征,自下而上分天堂组和大岭组,主要煤层赋存于大岭组中。煤系时代有晚三叠世与早侏罗世之争。1988年笔者之一冯少南,曾报道了天堂组产植物化石Danaeopsis fecunda Halle,为煤系时代归属提供了重要古生物依据。今年笔者在大岭组的灰岩中分析出牙形刺,认为大岭组的时代应属晚三叠世,并进一步说明大岭组为潮坪泻湖→滨海沼泽相沉积。 相似文献
103.
长江三峡地区晚二叠世晚期—早三叠世早期沉积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晚二叠世长兴期时长江三峡地区位于浅水碳酸盐台地怀深水盆地结合带,沉积相变化大,主要有五种沉积类型:灰峄型;灰岩-炭质灰岩-泥岩型;灰岩-硅质岩-泥岩型;炭质灰岩-泥岩型;硅质岩-泥岩型;第一种类型为台地边缘沉积,第二,三种为台前斜坡沉积,第四,五种为深水盆地沉积。 相似文献
104.
西秦岭中志留统含铀岩系中硅质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成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根据产状和成因,本文将西秦岭中志留统含铀岩系中的硅质岩分为,(1) 成岩过程中硅化交代碳酸盐岩所形成的硅质岩,产于碳酸盐岩和泥质岩类所组成的透镜层的顶部或碳酸盐岩层内;(2) 早期成岩阶段形成的纹层状硅质岩,主要产于碳酸盐岩和泥质岩透镜层底部或呈薄层夹于粉砂岩、泥质岩层中。根据沉积环境分析及硅质岩的化学成分、REE分布模式和氧同位素组成,提出本区硅质岩形成于受大气淡水影响的局限浅海环境。 相似文献
105.
通过精细的生物地层学工作,从时代和生物群组合入手,厘定了志留-泥盆各时期的岩石地层单位时序,在卡拉麦里碰撞带南缘建立较为合理的地层序列中上志留统白山包组第一段可建立扭图瓦贝Tuvaestrophia sp.)-薄扭贝Leptostrophia sp.)- 原始戟贝Protochonetes sp.)生物群组合第二段大型图瓦贝Tuvaella gigantea Tschernyschew)-近平无洞贝(相似种)Atrypa cf. depressa Zhang)-盖嘴贝Stegerhynchus sp.)生物群组合,第三段大型图瓦贝Tuvaella gigantea Tschernyschew)-拉氏图瓦贝Tuvaella rackovskii Tschernyschew)-扁平薄皱贝Leptaena cf. depressa)-新疆高面石燕Tannuspirifer xinjiangensis Zhang)生物群组合上志留统老沟组小鸽无洞贝Atrypella cf. columbella Barrande)-单褶准无窗贝Athyrisina cf. uniplicata Grabau) -安嘎西盖嘴贝tegerhynchus angaciensis Tschernyschew)生物群组合下泥盆统红柳沟组动物群组合,下中卡拉麦里组)动物群组合,上统克安库都克组出现Prelepidondron sp.)。志留-泥盆地层单位时序建立,对卡拉麦里碰撞带志留-泥盆具有。 相似文献
106.
低云和雷暴是夏季飞行安全保障中最重要的天气现象.低云对飞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干扰飞行员的视线;雷暴由于伴随着冰雹、低空风切变、下击暴流等多种天气现象,同时雷暴云中有大量的过冷却水滴存在,因此,雷暴对飞行的影响也往往表现在多方面. 相似文献
107.
贵州青岩地区下-中三叠统发育齐全,化石丰富,尤其是中三叠世“青岩动物群”,具有生物辐射性质.为了研究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后的生物复苏及辐射过程,对该区下、中三叠统剖面进行了实测,并从沉积学、古生物学上进行了系统研究.识别出5个牙形石带:Neospathodus dieneri带、Neospathodus waageni带、Neospathodus pingdingshanensis带、Neospathodus homeri带、Chiosella timorensis带,建立2个有孔虫组合和6个双壳类组合.并根据牙形石化石初步确定出印度阶与奥伦尼克阶及奥伦尼克阶与安尼阶的界线.多门类化石的分布和生态组合结构表明,大灭绝后的复苏-辐射第一幕发生于安尼期早期,安尼期中期雷打坡页岩段的化石组合具有典型辐射后期的生态繁荣景象.古环境研究表明,本区从三叠纪初到中三叠世安尼期沉积水体总体上震荡式变浅,表现为盆地-陆棚-台缘斜坡-台地-盆地-台缘斜坡-陆棚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8.
109.
上震旦统灯影组中非叠层石生态系兰细菌白云岩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上震旦统灯影组 2段和 3段是四川盆地主要天然气储层之一。在浅色白云岩地层中富含炭化的黑色非叠层石生态系兰细菌白云岩。它既可发育于沉积期和胶结作用期 ,也可发育于表生成岩作用期。沉积期发育的非叠层石生态系兰细菌白云岩呈纹层状产出或围绕颗粒的四周生长。这类兰细菌白云岩的单层厚度从 1mm到 >10 cm不等 ,其总厚度约占灯影组 2段和 3段的 1/ 10左右 ,有时也呈不连续的黑色小点发育于白色叠层石生态系兰细菌白云岩的叠层石、层纹石中。胶结作用期 ,二或三个世代亮晶胶结物交替发育“充填”孔隙。表生成岩作用期 ,黑色的兰细菌主要呈多世代的线状纹层与白色纤维状白云石组成多世代的间互纹层充填在岩溶溶洞、溶沟以及扩溶的裂隙中。非叠层石生态系兰细菌主要形态有球形、椭球形和棒形 ,偶有蘑菇形及其它形状。群体呈现为串珠状、草丛状、分叉树枝状和类似于火山喷发状等等。群体的古生态表现为向上生长、围绕颗粒向四周发散生长、粘结颗粒 ,或向原生粒间孔隙、次生溶洞、溶沟中心向心生长。对现代兰细菌的降解实验佐证所讨论的非叠层石生态系兰细菌是灯影组中烃源岩之一。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