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49篇
  免费   11872篇
  国内免费   6952篇
测绘学   3864篇
大气科学   4544篇
地球物理   8450篇
地质学   25187篇
海洋学   4746篇
天文学   2683篇
综合类   2775篇
自然地理   6224篇
  2025年   41篇
  2024年   774篇
  2023年   822篇
  2022年   1283篇
  2021年   1422篇
  2020年   1508篇
  2019年   1641篇
  2018年   1379篇
  2017年   1574篇
  2016年   1676篇
  2015年   1779篇
  2014年   2196篇
  2013年   2151篇
  2012年   2469篇
  2011年   2496篇
  2010年   2129篇
  2009年   2631篇
  2008年   2550篇
  2007年   2901篇
  2006年   2759篇
  2005年   2414篇
  2004年   2315篇
  2003年   2205篇
  2002年   1952篇
  2001年   1719篇
  2000年   1593篇
  1999年   1455篇
  1998年   1289篇
  1997年   1136篇
  1996年   1076篇
  1995年   867篇
  1994年   891篇
  1993年   786篇
  1992年   600篇
  1991年   447篇
  1990年   396篇
  1989年   313篇
  1988年   239篇
  1987年   177篇
  1986年   104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33篇
  1977年   23篇
  1954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在分析了区域人地关系系统基础上构建区域PRED系统,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进行了4方面改进:(1)基于人地关系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区域PRED系统模型,将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各子系统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整合。(2)在自然资源子系统中加入了林业用地面积和建设用地面积两个重要指标,在环境资源子系统中加入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并在社会资源了系统中加入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这一指标。(3)提出了加权平方平均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2000-2014 年相对资源承载力进行。(4)结合脱钩理论对相对资源综合承载力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后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得出评价结果更符合资源匹配度较差地区的实际情况;新疆各要素相对资源承载力平均水平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平均自然资源承载力、平均综合承载力、平均环境资源承载力、平均社会资源承载力、平均经济资源承载力。研究期间一直处于富余状态,自然资源优势相对突出,但是环境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劣势也很明显,新疆综合承载力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要素的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62.
以黄河三门峡地区为研究对象,构建适用于流域尺度植被生态用水估算的生态水文模型,对三门峡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植被生态用水量进行了定量模拟,得到研究区植被生态用水时空结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三门峡地区不同植被类型绿水资源消耗效用进行了分析,提出该区域植被结构调整方案.结果表明:三门峡地区植被生态用水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总体呈现出降低-稳定-上升的趋势;生态用水空间结构主要表现在不同植被类型下生态用水量差异上:林地最大,其次为农作物、灌丛,草地最小;林地高效消耗比例最大,其次为草地和灌丛,农用地最小.基于不同植被类型绿水资源消耗效用分析,提出三门峡地区植被结构调整方案.在一定水资源消耗量状况下,减少无效和低效消耗量,增加高效消耗量,是缓解该地区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矛盾,提高总体生态效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3.
利用系统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根据1953--2005年内蒙古东部产粮区48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进行了气候相似区划分;并得出各区在热量、水分的时间变化上具有较高的区域一致性。据此,以区域内各站点的温度、降水和日照时数的平均值作为区域热水光时间序列,分析了各气候要素变化特征及其对农业可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区域温度呈上升趋势,增温速率(平均增温为0.3-0.4℃/10a)高于中国平均增温速率(0.22℃/10a),增温幅度呈从西向东递增的趋势,平均最低气温增幅最大,平均最高气温增温幅度与海拔呈正相关,尤以1988年以后变暖趋势最为明显;降水量基本呈减少趋势,年代际波动较大;20世纪90年代至今,内蒙古东部产粮区生长季降水明显减少,气温迅速升高,暖千化趋势表现明显,温差减小和日照时数减少,水热匹配格局发生改变,粮食产量出现减少趋势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64.
西安地铁施工诱发地表沉降及对城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才辉  李宁 《岩土力学》2011,32(Z1):538-0544
以西安地铁2号线为背景,利用3种预测公式对实测地表沉降值进行拟合,得到了沉降槽形态参数。利用拟合参数,借鉴“刚度修正法”原理对地铁下穿城墙施工诱发其基础的沉降进行预测,并建立城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城墙所能承受的极限变形能力和承载力进行量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Peck公式能较好地描述地表沉降特征;考虑后期蠕变和固结作用,盾构施工所诱发的城墙基础最大沉降量不得超过20 mm,期望对后期地铁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及其对建筑物的响应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5.
文章从处理钻孔所揭露出的岩体构造资料入手,提出了位于类似热带地区的具有基岩露头少、堆积层厚大、矿体埋藏条件适宜露天开采等特征的矿床的露天采矿中确定推荐边坡角的一种方法。通过详细收集弱风化及未风化且节理开启或由方解石、石膏、粘土等软弱矿物充填的岩石的岩体构造特征,图解统计节理发育密度、节理与岩芯轴夹角随钻孔深度变化关系,并以相应钻孔深度倾角标准离差作修正,提出不同露天开采深度与稳定边坡角的关系。  相似文献   
66.
研究一个地区断层主要活动时期是了解地壳构造运动或断层发育历史的基础。本文仍沿用了传统研究法,并将同位素法和石英形貌法测年与显微构造分析法引进到研究断层主要活动时期的工作中,取得了能相互映正的结果,最后确定阳原盆地化稍营地区的断层经历过:元古代前;燕山期;6~9千万年;上新世——早更新世和最后一次较强烈活动在20—30万年以前等五次主要活动时期。  相似文献   
67.
我国西部地区湖泊水资源利用与湖水咸化状况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姜加虎  黄群 《干旱区地理》2004,27(3):300-304
湖泊咸化是指湖水含盐量逐步增加.湖泊由淡水湖向咸水湖、再向盐湖和干盐湖的演化过程,这是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近几十年来湖泊萎缩咸化的状况,湖泊变化的所产生的原因,并初步提出改善我国西部地区湖泊水资源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68.
By using sonar imag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algorithm for the clustering of seabed types based on the 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 (SOFM) neural network. The theory as well as data processing is studied in detail. Some valuabl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69.
Many scholars have argued that the importance of geographic proximity in human interactions has been diminished by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while others disagree with this argument. Studies have noted the distance decay effect in both cyberspace and real space, showing that interactions occur with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interactions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ocations of the interactors. However, these studies rarely provide strong evidence to show the influence of distance on interactions in cyberspace, nor do they quantify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mount of friction of distance between cyberspace and real space. To fill this gap, this study used massive amounts of social media data (Twitter) to compare the influence of distance decay on human interactions between cyberspace and real space in a quantitative manner. To estimate the distance decay effect in both cyberspace and real space, the distance decay function of interactions in each space was modeled. Estimating the distance decay in cyberspace in this study can help predict the degree of information flow across space through social media. Measuring how far ideas can be diffused through social media is useful for users of location-based services, policy advocates, public health officials, and political campaigners.  相似文献   
70.
A set of eight principles is contained in the European Recommendation on Integrated Coastal Zone Management. The principles have been adopted with the minimum of critical review. The six core principles form two groups, one concerned with strategic goals and one that has a local focus. The principles are presented as a menu of free-standing options, with no prioritization either within or between groups. This can produce irreconcilable differences in strategy. The principles require clarification, prioritization of the strategic principles and recognition that they are an indivisible integrated set which should not be used to select principles to advance a particular agen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