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0篇
  免费   676篇
  国内免费   2493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377篇
地质学   5119篇
海洋学   106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80篇
自然地理   59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363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81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砾岩在不同矿化度下的岩电参数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解决地层含油饱和度计算误差的问题,用不同矿化度地层水进行了地层因素和电阻增大率的实验,发现了砾岩储层岩电参数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有效地利用这一规律可以对含油饱和度的计算误差进行校正,从而修正开发储量中的计算误差.这一规律的研究对克拉玛依砾岩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82.
裂变径迹长度测量标准化研究——锆石蚀刻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时间蚀刻的锆石径迹长度测量,确定海南迅速冷却火山型锆石的水平封闭径迹(HCT)平均长度L=10.93 μm,标准偏差为0.93 μm,可作为锆石长度测量的参照标准.对锆石的蚀刻标准进行了探讨,确立垂直C轴的表面径迹宽度Dpar为(1.0±0.5)μm的蚀刻标准,要求Dpar1 μm和Dpar1 μm的颗粒数应大致相当,以及封闭径迹宽度DHCT1.0 μm的测量标准.  相似文献   
483.
南太行山闪长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岩石成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3,他引:6  
南太行山符山和东冶角闪闪长岩岩体的精细SHRIMP锆石U-Pb定年和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符山角闪闪长岩体形成于126.7±1.1Ma,东冶角闪闪长岩体形成于125.9±0.9Ma,与区内基性侵入岩和北太行地区侵入杂岩具有相似的形成年龄,表明晚中生代(±130Ma左右)太行山地区经历了与华北陆块同期的重要构造岩浆事件。区内闪长质岩石SiO_2=54.84%~65.75%,MgO=1.31%~3.89%,K_2O Na_2O=6.53%~11.40%,mg值=0.36~0.58,(La/Yb)_(cn)=9.86~22.77,(Gd/Yb)_(cn)=1.51~2.00;Eu/Eu=1.00~1.23,以富集LREE、LILE元素和明显亏损Nb-Ta、Zr-Hf-Ti等高场强元素为特征。~(87)Sr/~(86)Sr(t)=0.705363~0.706165,ε_(Nd)(t)=-13.8~-16.8,源自于EMI型富集岩石圈地幔,可解释为新生地幔底侵物质熔融后经过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与华北克拉通内部其他地区一样,早白垩世南太行山地区处于软流圈上涌的岩石圈伸展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484.
蕲春花岗质杂岩体包括斑状二长花岗岩和花岗岩两部分,它们之间在化学性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前者表现为高Al 2O3(15.73%)、相对高CaO(2.46%)、Na2O含量明显高于K2O(Na2O/K2O=1.27),尤以强烈亏损重稀土元素和极强的轻、重稀土元素分馏程度[(La/Yb)N=46.8]为特征而类似于太古宙高Al2O3的TTG岩石.而后者则以较低的Al2O3含量(14.05%)、贫CaO(0.82%)、K2O含量明显高于Na2O(Na2O/K2O=0.81)为特征,轻、重稀土元素的分馏程度[(La/Yb)N=10.89]也较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中弱得多.两类岩石中锆石的U-PbSHRIMP年龄分别为824.6±17.6 Ma和784±20 Ma,该时代与大别山造山带内花岗片麻岩的原岩形成年龄类似.大别山造山带内弱变质-未变质晋宁期花岗岩的出现表明扬子板块印支期向北俯冲时,该花岗质杂岩处于俯冲板片的后缘,可代表造山带内扬子基底的原地露头.而岩体周围的高压变质杂岩应是折返上来的无根构造岩片,大别山造山带内高压超高压变质杂岩的出露不是整体性抬升剥蚀的结果.  相似文献   
485.
基于灰色算子的尾矿坝浸润线混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尾矿坝浸润线时间序列,通过建立一个灰色算子,来弱化坝体高度、库内水位等因素所带来的确定性影响,突出混沌特性,形成新的时间序列,对该序列进行相空间重构后,求取关联维。德兴铜矿2#尾矿坝浸润线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灰色算子能较好地处理混沌问题,浸润线时间序列存在着非整数维,是一个混沌系统:对于尾矿坝安全不能进行长期预测,而需要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486.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polymetallic Shazigou Mo–W–Pb–Zn ore field is located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This integrated metallogenic system is comprised of quartz vein mineralization in three deposits: Shazigou Mo–W, Jindouzishan Pb–Zn and Mantougou Pb–Zn. The total reserves are estimated to be 50 kt Mo, 626 t WO3, 244 kt Pb and 150 kt Zn. Molybdenite Re–Os dating of five quartz vein-type ores yielded a mean model age of 243.8 ± 1.6 Ma (MSWD = 0.81) and hydrothermal zircons yielded a concordant U–Pb age of 245 ± 2.6 Ma (MSWD = 0.65).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was formed in the early Triassic and could be related to Paleo-Asian Ocean subduction. Microthermometry and quartz fluid inclusion compositions indicate that fluids related to the Mo–W mineralization were mainly derived from magmatic sources and precipitated under relatively high temperature (280–340 °C) and salinity conditions (6–9 wt% NaCl equiv.), whereas subsequent Pb–Zn mineralization-related fluids may have been modified by metamorphic and meteoric waters. The discovery of the Shazigou ore field suggests conditions may be favourable for more extensive mineralization in the western Xilamulun Mo metallogenic belt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相似文献   
487.
吉林延边红太平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区内发育产于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系中的层状铜多金属矿体和受岩体及构造控制的脉状铅锌矿体。为了确定脉型铅锌矿化的成矿时代与构造背景,本文对与脉状铅锌矿体相关的英安岩开展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并对脉状铅锌矿体中金属硫化物开展了Rb-Sr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英安岩中28个锆石测点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04.1±2.0Ma(MSWD=0.24),脉状铅锌矿石中4件金属硫化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206.8±9.0Ma(MSWD=2.0),二者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红太平矿床脉型铅锌矿化的成矿时代为晚三叠世末期。英安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明显的轻稀土元素(LREEs)富集,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7.59~8.28],存在弱的Eu异常(δEu=0.65~0.68);微量元素以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Rb、Ba和K)和不相容元素(U、Th),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Nb、Ta、P和Ti)为特征,表明原始岩浆应为壳-幔混源;脉状铅锌矿体中4件金属硫化物初始Sr同位素比值(87Sr/86Sr)i为0.705954~0.707101(均值0.706390),表明脉型铅锌矿化与壳-幔混源的岩浆作用密切相关。根据Rb-(Yb+Ta)及La/Yb-Th/Yb图解判别结果,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认为红太平矿区英安岩及相关的脉型铅锌矿化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T_3-J_1)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88.
滇西三江地区发育古近纪花岗岩,记录了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岩浆活动信息。对贡山地块福贡花岗岩开展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 Pb Hf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花岗岩为钙碱性、过铝质特征的I S型花岗岩。锆石U Pb同位素分析表明,福贡马吉花岗岩侵位于55 Ma,并含有252~77 Ma的继承锆石。锆石Hf同位素分析表明,该区岩浆锆石具有与青藏高原及东其南缘同时代长英质侵入体相似的Hf同位素组成,暗示其相似的岩浆起源。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马吉花岗岩的原生岩浆是由53%的新生地壳组分和47%古老地壳基底物质混合而成的原岩经 5%~15%(F=005~015)的部分熔融而成。贡山地块福贡马吉花岗岩与冈底斯地块和腾冲地块早始新世岩浆岩(约55 Ma)具相似的年龄及地球化学特征,暗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类似的成因机制,均为新特提斯洋俯冲板片断离引起的壳内减压熔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489.
传统上将阿拉善地块东部变质基底"阿拉善岩群"之上的一套以石英岩、浅粒岩、碳酸盐岩及碎屑岩为主的浅变质地层称为诺尔公群,并根据区域地层对比及叠层石化石将其归为"长城纪"。为进一步限定地层时代,对诺尔公群底部3件石英岩进行LA-MC-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 530~2 500 Ma和1 950~1 850 Ma两个年龄段内,另外还获得少量年龄为~1.69 Ga、~2.0 Ga、~2.15 Ga、~2.35 Ga、~2.7 Ga和~3.4 Ga的锆石。其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限定了诺尔公群底部石英岩的沉积时代晚于1.69 Ga,结合上覆地层的年龄数据将诺尔公群的沉积时代大致限定为1.69~1.29 Ga,肯定了阿拉善地块存在中元古代地层。石英岩中~2.5 Ga和~1.95 Ga两个显著的碎屑锆石年龄峰符合典型的华北克拉通物源区特征,因此认为,阿拉善地块在太古代-中元古代具有与华北克拉通相似的构造环境,是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90.
川西冕宁-德昌稀土成矿带是中国最重要的稀土成矿带之一,所有稀土矿床均与碳酸岩-正长岩杂岩体有关.前人研究表明,牦牛坪、木落寨和里庄碳酸岩-碱性杂岩体成岩年龄与其相应矿床的成矿年龄基本一致,而大陆槽正长岩年龄与REE矿床的成矿年龄相差甚远.本文对大陆槽碳酸岩、英碱正长岩进行了SHRIMP U-Pb锆石年代学和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原位测量,它们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2.99±0.94Ma、14.53±0.31Ma,表明两者是同时形成的,且与其成矿年龄基本一致.碳酸岩和正长岩的εHf(t)值、Hf模式年龄与它们的εNd(t)值、Nd模式年龄所展现出来的特征一致,说明在其形成过程中有地壳物质的加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