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8篇 |
免费 | 443篇 |
国内免费 | 34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篇 |
大气科学 | 4篇 |
地球物理 | 137篇 |
地质学 | 1400篇 |
海洋学 | 394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78篇 |
自然地理 | 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55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70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73篇 |
2015年 | 69篇 |
2014年 | 101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95篇 |
2011年 | 88篇 |
2010年 | 97篇 |
2009年 | 92篇 |
2008年 | 76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84篇 |
2005年 | 60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63篇 |
2002年 | 55篇 |
2001年 | 76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44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35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28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4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新生代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持续碰撞挤压,造成南羌塘地块向南逆冲于拉萨地块之上,并在南羌塘地块内部形成了一系列的由北往南的逆冲推覆构造。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这些逆冲推覆构造及夹持其间的褶皱变形的结构组成、构造样式、形成时代以及缩短量分布等问题仍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对赛布错-扎加藏布断裂(SZT),多玛-其香错断裂(DQT),隆鄂尼褶断带(LF)及南羌塘与中央隆起带分界的肖查卡-双湖断裂(XST)进行了几何学、运动学分析,建立了精细的构造框架。我们认为这些断裂为始新世以来形成的同时期的叠瓦状逆冲推覆;并通过野外褶皱形态,结合层面、节理面、断层面滑动矢量的分析,识别出南羌塘盆地4期构造应力场:1) 代表中特提斯俯冲碰撞阶段的近S-N 向的挤压;2) 中特提斯碰撞后,随着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形成,南羌塘地区构造应力场转为S-N 向的伸展;3) 新生代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碰撞,青藏高原进入陆内变形阶段,南羌塘盆地内表现为NE-SW 向的挤压,形成本文提及的一系列逆冲推覆构造;4) 随着高原的持续隆升,约14 Ma南北向裂谷开始活动,应力场转为NWW-SEE 向伸展,形成双湖裂谷系。 相似文献
142.
研究胀缩土的成因,为地表建筑物防灾减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根据胀缩的工程地质特征,平面和垂向分布规律,右江高阶地胀缩土为冲洪积成因。 相似文献
143.
144.
毛易矿区位于湖南长邵断坳北段,属于涟源坳陷中部隔挡式褶皱带,区内逆冲推覆构造较为发育。通过野外观测及资料整理,分析了研究区构造几何形态,得出矿区及其外围构造具有明显分带分段特征的结论:以向斜为主体,向斜两翼发育逆冲推覆构造,自北向南可分为北段、中段、南段;根据褶皱展布特征,自西向东可分为西带,中带和东带。研究认为,西带构造变形强于东带,研究区构造演化为共轭逆冲断层模式,受后期构造影响,煤系不均匀分布于西带和东带,其中北段东带与南段东带逆冲构造下伏地层是有利的找煤区域。 相似文献
145.
146.
320矿区当冲组"硅化带"的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了320矿区当冲组“硅化带”的形态、成分、结构、构造特征,应用构造地球化学原理,阐述了“硅化带”及其铀化矿的形成的过程。并表现出岩控、层控、构控、时控及“沉积-构造热液再造”等特点。当冲组富铀岩层不仅成为矿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且是矿床产生的直接围岩。 相似文献
147.
杨树岭井田位于河北省平泉县东部,勘探过程中发现该井田构造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双重逆冲构造。用此构造模式指导勘探,在面积不到1.4km~2的范围内探明煤炭地质储量4009万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 地质概况杨树岭井田位于燕山沉陷带平兴复向斜双尖子不完整向斜的东北翼,是双山尖子矿区北部井田之一。矿区周围出露地层有中上元古界长城系、蓟县系、青白口系,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和新生界第四系。石炭系本溪组和太原组是含煤地层。 2 双重逆冲构造特征 a.杨树岭双重逆冲构造由顶板逆冲断层(F1)和底板逆冲断层(F2)及一些次级叠瓦 相似文献
148.
北京的地质环境系统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位于中国地貌第二级台阶与第三级台阶的过渡带,山地为太行山(西山)与燕山(北山)的交汇之地,平原为华北平原的西北隅,山地和平原两大地貌单元造就两大地质环境系统。山地地质环境系统分为:西山南部碳酸盐岩区、中部火山岩区、北部碳酸盐岩区,北山西部松散沉积物区、中部岩浆岩区、东部变质岩区、东南部碳酸盐岩区。平原地质环境系统分为:山前岛状残丘区、拒马河冲洪积扇区、大石河冲洪积扇区、永定河冲洪积扇区、北运河洪积扇群区、北运河洪积扇群溢出带区、潮白河冲洪积扇区、蓟运河冲洪积扇区。 相似文献
149.
150.
燕山中段南麓蓟县北部常州沟-杨庄一带地质构造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燕山中段南麓的蓟县北部山区有着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北方中-新元古代正层型剖面标志碑就耸立在那里。对这一地区基本地质事实和地质体真实位态的研究,不仅关系着对华北地区晚前寒武纪标准剖面可靠性的评价,也关系着燕山运动命名地的基本地壳结构的合理解析和我国北方中生代以来构造一岩浆活动序列的正确建立。本文展示的基础地质调查成果可揭示:蓟县北部常州沟-杨庄一带的地质结构构造远不是我国大多数地学学者们对此描述的那样简单。调查区约200km。面积可代表燕山中段南麓的大面积中-新元古界分布区的基本地质结构构造特征。已识别出的18条断层和由其限制的21个以上构造岩片的现实位态表明,该地区地壳上部是由多个复杂地块堆叠构成的,主体构造形成于燕山晚期,在形成方式上以大规模多次不同方向运移的薄皮构造岩片叠覆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