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1篇
  免费   1544篇
  国内免费   2006篇
测绘学   498篇
大气科学   700篇
地球物理   637篇
地质学   4151篇
海洋学   609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072篇
自然地理   67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282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428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376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366篇
  2007年   403篇
  2006年   365篇
  2005年   325篇
  2004年   326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271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177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南海西部表层沉积物钙质浮游生物分布与碳酸盐溶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海西部300多个表层沉积样品中的浮游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定量分析表明,几乎所有样品均含浮游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但丰度相差十分悬殊,浮游有孔虫丰度介于0.5~36673个/g之间,钙质超微化石丰度为0~1725个/10个视域,两者的分布规律相似。在陆坡区钙质浮游生物最富集,尤其在西沙群岛西南、南沙西部礁滩附近海区丰度最高;向深海盆区和陆架浅水区,钙质浮游生物丰度均下降。但从两者的丰度分布来看,其溶解程度不同,浮游有孔虫更容易溶解,在200~2000m水深区,丰度最高,2000m以下丰度锐减;而钙质超微化石的最富集区在500~3000m,且3000m以下仍较丰富。从碳酸盐的分布来看,本区碳酸盐的临界补偿深度(CCrD)为3500m,而CCD大于4300m,碳酸盐的溶解主要由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构成。  相似文献   
52.
53.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 the western subarctic Pacific (WSP) is composed mostly of pico- and nanophytoplankton. Chlorophyll a (Chl a) in the <2 μm size fraction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total Chl a in all seasons, with higher contributions of up to 75% of the total Chl a in summer and fall. The exception is the western boundary along the Kamchatka Peninsula and Kuril Islands and the Oyashio region where diatoms make up the majority of total Chl a during the spring bloom. Among the picophytoplankton, picoeukaryotes and Synechococcus are approximately equally abundant, but the former is more important in term of carbon biomass. Despite the lack of a clear seasonal variation in Chl a concentration, primary productivity showed a large seasonal variation, and was lowest in winter and highest in spring. Seasonal succession in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s also evident with the abundance of diatoms peaking in May, followed by picoeukaryotes and Synechococcus in summer. The growth of phytoplankton (especially >10 μm cell size) in the western subarctic Pacific is often limited by iron bioavailability, and microzooplankton grazing keeps the standing stock of pico- and nano-phytoplankton low. Compared to the other HNLC regions (the eastern equatorial Pacific, the Southern Ocean, and the eastern subarctic Pacific), iron limitation in the Western Subarctic Gyre (WSG) may be less severe probably due to higher iron concentrations. The Oyashio region has similar physical condition, macronutrient supply and phytoplankton species compositions to the WSG, but much higher phytoplankton biomass and primary productivit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yashio region and the WSG is also believed to be the results of difference in iron bioavailability in both region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54.
山东全新世滨海软土与工程地质灾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全新世滨海软土分布在海湾、泻湖、河口区,厚度1-10m。海湾、泻湖软土为淤泥、淤泥质土,陆源物质供应丰富的浅水区,软土颗粒偏粗,强度相对较高,触变性对建筑物危害性大,陆源物质供应少的深水区,软土颗粒偏细,低强度、高压缩性、沉降变形大和蠕变性是危及建筑物稳定的主要因素。海湾、泻湖软土位于地下水位下,具低透水性,掩埋后短期不易排水固结,软土下为强度较高的冲积物,对一般建筑物,利用强夯、粉喷搅拌桩、  相似文献   
55.
柴达木盆地新构造运动主要特征与成因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表明,在壳幔结构、地球物理背景、沉积物结构、多层关地幔和构造样式等方面,达木盆地与中国东部新生代裂谷类伸展盆地具有可比性,应该归属 展性盆 。盆地伸展和收缩作用相间进行,伸展起因于地幔底辟;而收缩受两人因素影响;(1)盆地伸展作用受相邻造山带反作用诱导的挤压应力;(2)板块碰撞传递的远程板内应力。在此基础邮新的构造期达木盆地演化的“双层模式”,即地幔上隆-地壳伸展;被动挤压+板内应力-地壳收缩  相似文献   
56.
金秉福 《海洋科学》1997,21(5):49-52
根据浅水波浪的底摩擦效应,对鲁南灵山湾和臼-岚山镇近岸区进行了波浪的海底摩擦力计算。波浪的海底摩擦力等值图与已知滨海锆石砂矿资料对比表明,底摩擦力大于0.18N/m^2的动力分选区有利于重矿物砂富集。据此,进一步预测了鲁南近岸带的砂矿富集区。  相似文献   
57.
南海地形、底质特征与鱼类配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南海海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底质的特征,从而了解了南海渔业资源的特点;认识到南海渔业区的划分是与地形地貌、底质特点相互呼应;由此更好地对南海鱼类在该海域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的分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翁通-爪哇海台ODP807站的浮游有孔虫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已有的氧、碳稳定同位素数据,揭示了晚第四纪赤道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及上部海水垂向结构的冰期/间冰期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自530kaBP以来,西太平洋暖池区的表层海水温度(SST)和温跃层深度(DOT)都经历过显著的变化,其中年平均SST的冰期/间冰期变化幅度达4.2℃,DOT的波动范围更是超过100m,这进一步论证了西太平洋暖池的不稳定性。频谱分析还揭示出SST和DOT变化不仅具有典型的100ka冰期/间冰期旋回,还有热带地区特有的半岁差周期,说明研究区的古海洋学变化既有高纬驱动的作用,也有热带驱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台风"杜鹃"影响期间福建大风天气的特点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士兵  高珊  刘铭 《台湾海峡》2005,24(1):15-21
台风“杜鹃”影响期间,福建大风天气出现的比较早,而且范围比较大.本文通过对天气尺度的环境场、具有代表性的单站资料的对比分析,寻求大风出现的原因.还深入利用MM5模式对台风的气压场、风场、流场等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台湾地形倒槽的形成对此次大风天气出现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从流场分型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台湾地形倒槽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60.
山东沿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盛红  董玉明 《海岸工程》2001,20(4):63-68
滨海旅游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在讨论了山东沿海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指出发展滨海旅游与滨海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探讨了使山东沿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