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0篇
  免费   600篇
  国内免费   1285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368篇
地球物理   225篇
地质学   2941篇
海洋学   31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59篇
自然地理   37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67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湘西合仁坪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床围岩蚀变及质量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西柳林汊一带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十分发育。为了揭示该区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过程及成矿流体信息,对该区最典型的合仁坪钠长石-石英脉型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进行研究,并利用标准化Isocon图解法,对围岩蚀变过程中物质带入、带出进行质量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合仁坪金矿床的围岩蚀变主要包括绢云母化(褪色化)、黄铁矿化和绿泥石化,其中褪色化分布最为广泛,是该区金矿床最重要的蚀变类型;在合仁坪金矿床形成过程中,围岩中的Al2O3为惰性组分,Na2O、Sr、V、Cr、W、Nb、Th及部分挥发分(S、CO2和H2O)等组分被带入围岩中,而SiO2、Fe2O3、K2O、CaO、MgO、Cu、As、Pb、Zn、Ni、Co、Sb、Li、Rb、Ba等组分从围岩中迁出;轻稀土元素的迁出程度远远大于重稀土元素,围岩蚀变过程中轻、重稀土元素发生强烈的分异;矿脉中钠长石的钠质并非来自赋矿围岩,而是由成矿流体从外界带入的;矿脉石英中硅质则部分来自赋矿围岩。  相似文献   
22.
以湖南省传统村落张谷英村为例,利用GIS技术构造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探讨旅游驱动型传统村落“三生”空间功能更新特征和逻辑模式。结果表明:1)张谷英村“三生”功能更新主要表现出生活功能产居一体化、生产功能旅游化、生态功能景观化、旅游功能多样化的旅游适应性特征及圈层分化和阶段有序的时空分异特征。2)张谷英村通过生活空间的人文景观开发与民俗文脉挖掘、生产空间的多元高质旅游服务模块构建、生态空间的生态环境保育与自然景观修复,实现传统物质空间的旅游功能更新和功能融合发展。3)旅游驱动型乡村社会通过供需关系构建、示范效应延伸、主客交往反馈,扩展功能更新范围、加深功能更新程度、提升多元功能质量。“三生”功能的更新存在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演化的共生耦合关系,其旅游化过程体现了空间结构有序变迁和空间属性质量提升的协同演化进程,以多功能交互、多层次联动的综合路径推助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3.
利用 1 998年“大洋一号”调查船 DY95 - 8航次在中国多金属结核开辟区东、西两小区用多管取样器采集的沉积物样品 ,对小型底栖动物的组成、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东、西两小区共有 1 6个类群的小型底栖动物 ,其中线虫类占居显著优势 ,在东、西两小区各占总栖息密度的 71 %和 6 4 %,其次为猛水蚤类和蜱螨类。 (2 )东、西两小区小型底栖动物类群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 3 2 .47ind/1 0 cm2 和 1 8.0 5 ind/1 0 cm2 ,东小区高于西小区。小区各站位间的栖息密度平面分布差异显著。 (3 )东、西两小区小型底栖动物类群栖息密度的垂直分布趋势明显 ,由表层向底层 ,栖息密度逐渐降低。 (4)东、西两小区小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与底质沉积物、结核覆盖率和底层流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底质较硬、结核覆盖率较高以及底层流较强都不利于小型底栖动物的栖息。  相似文献   
24.

采用湖南14个地市州所在地国家气象站1980—2013年逐分钟降雨资料, 分别利用模糊识别法、芝加哥法、Pilgrim & cordery法及同频率法对各地短历时60 min、90 min、120 min、150 min、180 min以5 min为单位时段的暴雨雨型进行了识别和推求, 结果表明:推求的各地暴雨雨型基本以峰值在前部的单峰型为主; 芝加哥、Pilgrim & cordery计算的峰值、强度相当, 推求的各历时暴雨雨型基本一致, 也更接近实际, 同频率法相对来说效果较差些。

  相似文献   
25.
利用1949—2011年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分析了西北太平洋累积气旋能量(ACE)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ACE)的年代际变化主要分为1957—1967高值期、1976—1986过渡期和1998—2008低值期。其中强热带风暴(STS)、台风(TY)和超强台风(SuperTY),特别超强台风是决定成分。副热带高压偏弱,垂直风切变偏小,低纬度低空正涡度异常偏东以及低纬度海表面温度(SST)正异常偏东等背景场的年代际特征,有利于形成ACE的年代高值期。  相似文献   
26.
两湖平原农业洪害特征与减灾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湖平原是我国农业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河湖水系四通八达,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由于人类不适当的经济活动,大规模围湖垦殖破坏了两湖平原自然生态环境,洪涝频繁发生,农业损失严重。两湖平原必须实施综合性的农业减灾技术措施:长江上中游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全面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保持水土;两湖地区实行退田还湖,提高湖泊分蓄洪能力;应用GPS、GIS技术预警,有效调度洪水;调整湖区农业结构,发展避洪农业。  相似文献   
27.
Abstract. The stomach contents of poor cod, Trisopterus minutus capelanus (Lacepède), were taken at monthly intervals off the eastern coast of the Gulf of Valencia (Spain). A total of 1276 were analyzed to determine diet according to fish size and season. The basic food consists of crustaceans (Mysidacea and Decapoda) and teleosts. Feeding habits varied with size: decapods and fishes were more abundant in the stomachs of larger specimens. Little seasonal variation in food habits was recorded.  相似文献   
28.
2009年10月在辽东湾西部海域进行了14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99种,其中多毛类44种,软体动物13种,甲壳动物39种,其他类群3种.调查海域内IRI指数排名前十位的种中,多毛类和甲壳动物各占60%和40%,其中前三位的是日本双边帽虫(Amphictene japonica)、二齿半尖额涟虫(Hemileucon bidentatus)和滩拟猛钩虾(Harpiniopsis vadiculus).调查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为2387.1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11.16 g/m2,整个调查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呈现出高丰度低生物量的现状.调查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为0.8881~4.626,平均值为3.556;丰富度指数为1.197~5.474,平均值为3.426;均匀度指数为0.213~0.9248,平均值为0.7714.以40%的相似性尺度,取样站可被划分为5个大型底栖动物站组.通过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分析,本文认为该海域的底栖生态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29.
一种新型峰林——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中民 《热带地理》1995,15(3):258-262
本文探讨位于湘西武陵山脉中段的一种新的峰林地貌类型--石英砂岩峰林的形态特征,形成过程与形成机理,认为石英砂岩峰林是由水平状石英砂岩受垂直与交叉节理的分割之后,在无溶蚀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