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6篇
  免费   548篇
  国内免费   1137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490篇
地球物理   261篇
地质学   2234篇
海洋学   37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76篇
自然地理   55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81.
The tectonic evolution features in the western South China Sea (SCS) are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Tethys tectonic province. The Red River fault zone (RRFZ) comprises a large part of the Tethys tectonic province and i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Europe Block and the India-Asia Block[1]. It serves as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the SCSopening. The RRFZ, which is an important dividing line in the geology of the SE Asia, is about 1000 km long in the co…  相似文献   
982.
讨论了喜马拉雅弧型地震构造带西反射弧地带(简称“西触角区”),大地震活动的基本特征及2005年10月巴基斯坦曼塞赫拉7.8级地震发生后,对中国大陆地震趋势的可能影响。西触角区(N30~45°,E61~80°)大震活动存在显著的时间上10年左右成组性及两次大震时间间隔小于1个月的爆发性,地点上的成丛性,兴都库什深震区的地震有一定先兆意义,与东触角区(N20~29°,E95~102°)大地震也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沿欧亚大陆与印度洋、澳州板块碰撞带上印尼苏门答腊8.9级地震后,再次发生巴基斯坦7.8级大地震,显示出这一板缘地震带正处于活跃状态。研究认为未来1~2年应注意西触角区尤其是天山地震带的大震连发的危险性及东触角区(缅甸及川、滇为主)发生响应性大地震的可能性。对中国大陆内部其他地区大震形势的影响可能不大。  相似文献   
983.
吉林省西部是地方病高发地区,尤其是地方性氟、砷中毒的情况比较严重,尽管防氟改水工作已经进行40多年,但目前仍有相当多村屯的村民饮用高氟水,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并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针对现状作者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984.
近116年江淮梅雨异常及其环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利用江淮地区1885—2000年近116a梅雨特征量资料和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谐波分析、最大熵谱分析、小波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讨论了江淮梅雨特征量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及梅雨异常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江淮梅雨特征量存在显著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入梅日期、出梅日期、梅雨期长度呈显著上升的长期变化趋势,梅雨量和梅雨强度长期趋势变化不明显;梅雨特征量均存在多时间尺度的振荡周期,入梅日期具有准24a、准5a和准3a的显著周期;出梅日期具有准35a、准22a和准5a的显著周期;梅雨量具有准40a、准15a、准9a和准3a的显著周期。丰梅年南亚高压中心强度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枯梅年则反之。  相似文献   
985.
西部地震资料主要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部地区地表情况多样,资料品质较差,多属低信噪比资料。这对类资料,静校正叠前去噪及速度分析等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针对西部地区不同的资料采用相应的静校正方式,在叠前去噪方面,就FK域倾角滤波方法的应用上进行了改进,克服了该方法一些“蚯蚓化”、“假构造”等弊端,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尤其是用于西部资料的去噪方法。并针对多次波的特点,采用时间域,频率域及τp域等多种方式进行多次压制,在西部资料的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6.
用一个全球谱模式作数值试验,研究了1979年6月中蟾一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的中期天气过程中热带西太平洋地区理想热源的作用。结果表明:理想热源的作用大约在4天以后可以影响我国东部的副热带高压和中高纬度的环流;理想热源在热带洋面上产生的扰动首先沿副高南边的东风气流向西北方向传播,到中纬西风带后分为两支,一支继续向西北方向传播,另一支转向东北偏东方向传播,两支扰动的共同作用导致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  相似文献   
987.
We analyse the source process and the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of the April 21, 1995, Ventimiglia, ML=4.7 earthquake using the records of permanent high dynamic broad-band seismic stations and a temporary network deployed on land and at sea few hours after the earthquake. This event occurred on the western Mediterranean coast, near the border between Italy and France, at a depth of 9 km, at a point where Alpine tectonic units and Late Oligocene extensional structure overlap and are currently undergoing compressional stress. The focal solutions of the mainshock and three aftershocks depict a dominant reverse faulting with an important strike-slip component, which underlines two nodal planes: a NW–SE-dipping north fault and a NE–SW-dipping south fault. We operate a careful re-location of the aftershocks using a master-event technique and data from the temporal network and obtain a predominant NW–SE alignment. Then, we analyse the rupture process using an empirical Green function approach. We find that the mainshock broke a 0.5 to 1 km fault length and that the rupture propagated during 0.1–0.2 s probably in a SE direction. Those two arguments, together with the recent fault trace that exists close to the epicentre, leads us to propose that this event expresses the reactivation of an old transverse NW–SE structure with a dextral movement. This study thus emphasizes the role of inherited, deep-rooted, transcurrent features in the tectonic reactivation of this passive margin. It also underlines the importance of combining short-period and broad-band seismology to better resolve and understand regional tectonic processes in areas of moderate seismic activity and complex geology.  相似文献   
988.
扬子地台西缘海相火山岩建造及其控矿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扬子地台西缘海相火山岩主要分布在海域裂陷构造,碰撞诱发的裂谷盆地-撞击槽及晋宁-澄江期增生的各类地体中,并以中元古代、二叠-三叠纪最为发育。划分了均一玄武岩组合、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玄武岩-流纹岩双峰组合、玄武岩-曲安岩-流纹岩-粗面岩组合、细碧角斑岩组合等5种火山岩构造-岩石类型。  相似文献   
989.
大兴安岭西坡及邻区银铅锌矿床成矿作用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述了大兴安岭西坡及邻区陆相火山岩型银铅锌矿床的基本特征,讨论了该类矿床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研究中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系列和成矿控制因素几个重要问题。认为大兴安岭西坡及俄、蒙邻区的银铅锌矿床,实际上构成了一个与燕山期火山一次火山岩浆活动具有成因联系的银铅锌矿床成矿系列。大兴安岭西坡及邻区燕山中晚期大规模中酸性富碱的火山一次火山岩浆作用是该区这一时期或稍晚银铅锌矿床(可能还包括铜、铝、锡等矿产)集中出现的本质原因和物质基础,它也反映了深部壳慢作用过程中物质分异、聚集和演化的地球化学过程。关键词大…  相似文献   
990.
西秦岭寒武系硅岩建造喷流沉积作用与矿质聚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硅岩建造是西秦岭拉尔玛-邛莫层控金矿床的含矿岩系。含矿层状硅岩呈块状、条带状、层纹状、多孔状和同生角砾状等,单层厚度一般为30m-200m。主要成分SiO2平均含量高达95.30%,其余为FeO、Fe2O3和有机炭等。硅质的Al/(Al+Fe+Mn)比值低于0.35(平均0.153)。硅岩中微量元素十分丰富,不仅含具基性、超基性特征的元素群(如Cu、Cr、Pt、Pd、Os等),而且含具酸性特征的元素群(如W、Mo、U等).硅岩中稀土以总量低(32.9×10^-4~100×10^-4)、δCe亏损为特征.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稀土含量随原于序数的增大而增大.硅岩的δ180值为l7.60‰ ~23.24‰,其形成温度约为7O℃~l18℃.硅岩的δ30Si值主要在+O.4%~+O.8%之间,硅岩的上述特点均显示其与喷流沉积作用有美.喷流沉积作用不仅形成了特殊的硅岩建造,而且也使金等元素在硅岩建造中发生了明显的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