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1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188篇
测绘学   1017篇
大气科学   141篇
地球物理   227篇
地质学   659篇
海洋学   188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216篇
自然地理   25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01.
A regional multiple-objective water-resource and economic optimiza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using a quantitative method of systematic analysis.Input to the model includes indexes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water-resource utilization,wastewater and pollutant discharge,and investment in wastewater treatment.The model,which consists of producton-structure and industrial-structure optimization modules,was applied to the Guanzhong regio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Huanghe(Yellow) River basin in China.By evaluating several alternative produc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schemes,the modal indicate that water pollution will get worsen though wastewater treatment improves if the economy continues to develop at the planned speed without structural adjustment.However,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not only economic goals but also water-resource protection and pollution-control targets can be achieved under an alternative,recommended produc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This example illustrates tha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n be improved coordinately by the regional multiple-objective water-resource and economic optimization model.It provides an operable approach to the simultaneous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902.
附合网平差的基准与起始数据误差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讨论在通用误差方程的基础上,已知数据用基准方程来给予体现,用秩亏平差的方式,解决独立网平差、特别是附合网平差的问题。用算例证明,基准方程平差附合网将达到传统附合网平差的目的且在某些方面优于传统平差。同时对起算数据误差的处理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03.
本文应用最优化方法分析平差问题,指出无论是古典平差或是秩亏自由网平差,实际上都是求矛盾方程组BX-L=0的极小最小二乘解。以此为基础,本文采用Cram-Schmidt矩阵直交化方法,提出一种对古典平差和秩亏自由网平差都适用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04.
知识创新工程中地图学学科规划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知识创新工程中,地图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本文就知识创新工程的地图学的学科规划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文中首先阐述了地图学学科规划的指导思想,即继承深厚的学科积淀、追踪国际热点和前沿、超越和创新、理论-技术-产业化紧密结合。随后作者讨论了地图学的国家目标和科学目标,对地图学的主要创新方向及其领域前沿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叙述,同时也涉及到了创新基地内外一体化的组织管理体系的设想。最后,本文从“多层次的创新成果展望”和“地球科学中永远年青的横断型学科”两方面对地图学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05.
The stability analysis is one of the chief problems at hydropower stations.The Jinjia Hydropower Station is a significant project in Southwest China.The paper adopts the rigidity limited equilibrium theory and evaluated stability of the slope body,which will provide the evidences for further detail design.  相似文献   
906.
基于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GPS精密单点定位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带双频动态GPS数据的1∶2 500~1∶60 000各种摄影比例尺的覆盖多种地形航摄资料的处理,比较了GPS精密单点定位与差分GPS定位所获取摄站坐标的差异,并分析利用两种摄站坐标分别进行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的精度。试验表明,当区域四角布设四个平高地面控制点时,两者的加密精度是基本一致的,且采用GP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进行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结果能够满足我国现行航空摄影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07.
我国天文大地网与GPS2000网联合平差是一项大规模的测量数据处理工程,解算的未知数众多,为了便于检查原始观测数据粗差以及验证地面网与空间网的权匹配关系,需要进行单区平差数据处理研究和计算。本文主要讨论单区平差数据处理中的主要模型、大规模稀疏矩阵有效的解算方法并用软件加以实现,用此软件对5000点的实验区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得到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08.
本文通过对导线网平差理论的分析,可以知道影响导线网精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观测精度,另一类是网型布设。通过分析两类因素的作用,并在实例中展现出来,找到了确定导线网最佳布设方案的方法。在作者编写的通用导线网精度预估软件中应用了此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09.
2010年1月,中国地震局启动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立项建议书编制工作,2015年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后获批,历经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于2018年启动项目建设,并计划2023年投入运行,开展试服务。随着项目的实施,在台站观测系统建设、中心建设与集成、定制化软件研发、服务系统建设与拓展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本文结合预警工程的目标、主要内容、技术体系等情况,对预警工程进展进行了介绍,随着项目的建设,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对外开展地震预警试服务工作,工程完成后将成为我国防震减灾事业核心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910.
高位崩塌具有运动速度快、运移距离远、冲击破坏力强等特征,对其下部工程设施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以藏东察达高位崩塌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遥感影像分析、无人机测绘及物探等工作手段,对其发育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潜在危害。研究结果表明,察达后山曾发生大型岩质崩塌,崩塌源区与前缘高差达1 340 m,最大水平距离超过2 600 m,估算其运动速度最大可达65.36 m/s,具有高速远程的运动特征。坡脚崩塌堆积体体积约160×10 4 m 3,表面巨石密布,堆积形态具有“颗粒反序”典型特征。现阶段崩塌源区仍发育有一定规模的危岩体,单体方量4.7×10 4 ~ 29×10 4 m 3。受断裂对冲挤压、冻融循环、长期卸荷或强震等因素影响,危岩体可能出现局部或整体失稳。一旦失稳,可能对坡脚构筑物和村庄构成威胁。建议采用综合手段进行深入勘查,分析其稳定性、失稳启动条件及发生概率,预测灾害体失稳后的影响范围,依据评价结果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