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4篇
  免费   753篇
  国内免费   1036篇
测绘学   97篇
大气科学   1522篇
地球物理   805篇
地质学   1566篇
海洋学   539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177篇
自然地理   22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68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76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09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直流电测深法与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法联合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直流电测深法(VES)与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法(TEM)对地层的响应特征,结果显示:TEM对低阻层反应灵敏,而VES对高阻层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基于TEM与VES对地层响应特征互补的特点,尝试将TEM与VES数据进行联合反演,模型试算结果表明,联合反演的效果明显比单一方法反演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42.
锦屏一级水电站引渠内侧自然边坡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层状岩体顺层滑动但却存在反倾的后缘结构面的边坡稳定性研究尚未见到具体讨论。本文采用了数值模拟方法对锦屏一级水电站引渠内侧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通过结构面参数折减法,求得该边坡稳定性系数为1.191,后端岩体对前端不稳定体不存在推力。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和极限平衡法对结构面相关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对比,对比表明采用参数折减法的数值分析方法结果可靠。本文为类似复杂岩体边坡稳定性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廖家坪高陡斜坡详细勘查结果表明廖家坪坡体上分布有7层软弱层,发育有两组高倾角节理,相互垂直,形成众多危岩体岩柱。上部软弱层为蠕滑层,悬崖壁存在的众多危岩体及岩柱以软弱层为基底。根据平推式滑坡的变形失稳机理分析,计算其起动临界水头高度,认为该斜坡上部坡体平推式滑动的可能性较小。根据工程地质类比法认为由于基础风化压缩,也可造成硬岩拉张,形成次生倾倒破坏;采用离散元分析验证了廖家坪高陡斜坡倾倒破坏演化过程,模拟结果与野外调查的变形破坏现象完全一致,表明该高陡斜坡的变形破坏机制为倾倒失稳模式。这一破坏模式的判定为廖家坪高陡斜坡的稳定性分析和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4.
浅谈测井方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物理测井应用于工程勘察中,能够较好地解决用钻探不易解决的问题,如有效判别薄夹层、寻找井旁隐伏断裂破碎带、判断孔内土层稳定性以及测定土层的速度等。其中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在判定含砾粘土夹层及软弱薄粘土夹层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声波、井径、自然γ、视电阻率等测井方法可有效查找井旁隐伏断裂破碎带,特别是声波测井曲线异常更为明显;另外跨孔实测剪切波速还可进行地基土加固效果检验。  相似文献   
45.
利用2017年6—8月的FNL再分析资料分析了新疆地区夏季平流层低层风场的时空演变特征,开展了平流层低层风场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和检验。结果表明:新疆地区夏季平流层纬向风随时间的变化存在经向差异,同时准零风层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也存在经向差异,准零风层开始时间南部地区早于北部地区,而准零风层结束时间则相反。整个夏季新疆地区上空的准零风层处于70~40 hPa之间,其高度随时间呈先降低而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准零风层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的准零风层参数与探空资料分析结果相比二者存在一致的变化趋势,准零风层起始高度的平均绝对误差为467 m,该高度对应的风速均方根误差为1.75 m/s。  相似文献   
46.
含煤层地质环境下地震波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对含低速煤层地质环境下弹性波场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研究,对人工边界反射进行了有效处理,频散效应得到了有效的压制,对几种不同激发与观测排列方式下的弹性波资料进行了模型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47.
The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 of peroxyacetylnitrate (PAN) was measured during a cruise of the R.S. Polarstern from Bremerhaven (Germany) to Rio Grande do Sul (Brazil) in September/ October 1988. The measurements were made in-situ by a combination of electron capture gaschromatography with a cryogenic preconcentration step. The theoretical lower limit of detection (3) was 0.4 ppt. The mixing ratios of PAN varied by more than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from 2000 ppt in the English Channel to less than 0.4 ppt south of the Azores (38° N). South of 35° N, PAN levels were below the detection limit, except at 30–31° S off the eastern coast of South America. Here, PAN mixing ratios of 10 to 100 ppt were detected in continentally influenced air masses. Detectable levels of PAN were mostly observed in air masses of continental or high northern origin. Changes in the wind directions we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substantial changes in the PAN mixing ratios.  相似文献   
48.
地震泼由多种频率成份组成,在其传播过程中。由于地球介质的滤波作用,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高频成份逐渐被衰减。周期越大的成份传播越远。因此,在地震观测上,不同频带的地震仪用于观测不同震中距范围的地震,使仪器较好地响应,就我国台网而言,短周期仪用于地方震、近震的监测,中长周期仪和长周期仪用于远震,极远震的监测,其中长周期仪偏重于记录极远震。但作者在实际分析工作中注意到,短周期仪的记录应用于远震,极远震的分析,显示出独特的作用,充分挖掘和利用短仪资料,将会更加丰富远震、极远震的震相资料。本文以高台地震台的资料为依据,从震中距和震级角度,与中长仪和长仪作比较,对短仪记录远震、极远震的震相及特征作了统计分析与初步探讨,并对新疆地区“影区”地震S波的记录、日本地区地震_PPcP等震相的出现提出了现象的存在,给出了相应的观测结果,以待步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9.
A three-dimensional ultrasonic modelling was used to study the Rayleigh waves reflected from a thin low velocity vertical layer and those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same zone. The reflection and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of the Rayleigh waves have been calculated by an approximate method based on the Green function technique. Nonrigid contact boundary conditions were used for the low velocity layer modelling. A rather good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bsolute values of the reflection and the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s was obtained. Some discrepancies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in particular with regard to phase shifts, may be explained by a certain inadequacy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to the low velocity layer investigated by the ultrasonic modelling.  相似文献   
50.
西安南郊丰水年秋季土壤水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艳花  赵景波 《中国沙漠》2006,26(1):113-116
 通过对西安南郊丰水年秋季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研究了地下0~6 m之间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与土壤干层的恢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丰水年西安南郊人工林下2~3 m的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远远高于正常年份的土壤含水量,而且大于表层和深层的土壤含水量。分析得出,土壤干层发育较弱的地区在降水丰富的年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西安地区基本适合进行人工造林;通过人工措施,增强降水入渗和土壤含水量,对树木成活和长期的生长应当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