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96篇 |
免费 | 428篇 |
国内免费 | 67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06篇 |
大气科学 | 632篇 |
地球物理 | 601篇 |
地质学 | 787篇 |
海洋学 | 611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268篇 |
自然地理 | 1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108篇 |
2020年 | 109篇 |
2019年 | 151篇 |
2018年 | 104篇 |
2017年 | 133篇 |
2016年 | 109篇 |
2015年 | 130篇 |
2014年 | 161篇 |
2013年 | 190篇 |
2012年 | 160篇 |
2011年 | 156篇 |
2010年 | 134篇 |
2009年 | 159篇 |
2008年 | 139篇 |
2007年 | 175篇 |
2006年 | 123篇 |
2005年 | 111篇 |
2004年 | 122篇 |
2003年 | 84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81篇 |
2000年 | 73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52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36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112.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of methane in the troposphere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 P. Steele P. J. Fraser R. A. Rasmussen M. A. K. Khalil T. J. Conway A. J. Crawford R. H. Gammon K. A. Masarie K. W. Thoning 《Journal of Atmospheric Chemistry》1987,5(2):125-171
Methane has been measured in air samples collected at approximately weekly intervals at 23 globally distributed sites in the NOAA/GMCC cooperative flask sampling network. Sites range in latitude from 90° S to 76° N, and at most of these we report 2 years of data beginning in early 1983. All measurements have been made by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a 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 at the NOAA/GMCC laboratory in Boulder, Colorado. All air samples have been referenced to a single secondary standard of methane-in-air, ensuring a high degree of internal consistency in the data. The precision of measurements is estimated from replicate determinations on each sample as 0.2%. The latitudinal distribution of methane and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this distribution in the marine boundary layer has been defined in great detail, including a remarkable uniformity in background levels of methane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We report for the first time the observation of a complete seasonal cycle of methane at the South Pole. A significant vertical gradient is observed between a sea level and a high altitude site in Hawaii. Globally averaged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s in the marine boundary layer have been calculated for the 2 year-period May 1983–April 1985 inclusive, from which we find an average increase of 12.8 ppb per year, or 0.78% per year when referenced to the globally averaged concentration (1625 ppb) at the mid-point of this period. We present evidence that there has been a slowing down in the methane growth rate.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the Scientific Application of Baseline Observations of Atmospheric Composition (SABOAC), Aspendale, Australia, 7–9 November 1984. 相似文献
113.
引发2011年8月宁夏持续高温天气的青藏高压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中尺度区域自动站逐时地面资料及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等,对引发2011年8月6-10日宁夏中北部连续5天出现≥35℃的高温天气的青藏高压水平和垂直结构进行了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压是一个深厚的暖性负涡度系统,它与西风带长波脊的同位相叠加使得高原上空的长波脊和暖高压稳定加强,受其影响,青藏高压外围586 dagpm线东移越过高原后稳定维持在85°~105°E附近,高压脊线北界伸展到40°~42°N,西北地区大范围长时间处在584 dagpm以上的青藏高压和1000 hPa以下的地面热低压控制区域内;高压上空在中纬度极锋急流的作用下,高原东部存在“高空辐合、低空辐散”的环流配置导致高原东部维持较强的下沉运动,处在下沉区的宁夏上空晴朗少云,湿度小,风力相对较大,地面增温和蒸发强烈,地面感热远远大于潜热,有利于出现以“干热”为主的持续高温天气.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宁夏夏季高温的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114.
伴随对流层中低层气温持续下降的雪转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0.25°×0.25°分辨率细网格模式产品、探空观测资料和风廓线雷达等资料,对2014年2月18日浙江嘉兴雨雪天气过程中降水相态先由雨转雪、再由雪转雨的变化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对ECMWF细网格模式产品进行了预报性能检验,结果表明:模式形势预报准确,但未能预报出雪转雨过程。在对流层中低层气温持续降低的情况下,水汽凝结高度不同是造成两次相态转换的主要原因。上午垂直运动加强,水汽充沛,降水粒子的凝结高度高,足以形成大的雪花,在较低的零度层高度以下降落时不至于融化;下午垂直运动减弱,水汽集中在低层,尽管这一高度层的气温在-3~-2 ℃,但是不足以凝结成固态降水,同时地面气温受海上暖平流影响而回升,因此降水相态由雪转雨。 相似文献
115.
116.
通过把地层格架信息作用于立体层析Fréchet导数矩阵,使得更新后的速度模型呈现出符合地质规律的块状特征.地层格架信息基于立体层析反演中得到的反射点位置进行非规则B样条插值拟合得到,因此在反演中它将会随着反射点位置的更新自然得到更新.与前人提出的保边缘层析算法或多层立体层析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地层格架正则化无需引入混合正则化项或定义某种复杂的混合速度格式,更为直接也更容易实现.理论和实际数据算例证实了该正则化技巧的稳健性和可靠性,能够得到与实际地质构造特征更为一致的地质一致性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117.
118.
119.
120.
根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1999—2009年的资料,文中应用小波方法对中国大陆的有关GPS基线时间序列进行了分离,通过对各个频段小波分解结果的分类分析,我们获得如下看法:①在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级与2008年汶川Ms8.0级强震前,部分GPS基线小波分解中低频段(A8,D8,D7,D6,D5)在数月至1年以上的时间内发生较明显的变化,说明浅源大地震的孕育发生与大区域构造活动增强相关;②与北京十三陵(BJSH)相连的BJSH-YANC,BJSH-JIXN,BJSH-TAIN,HLAR-BJSH,CHUN-BJSH基线近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显示北京周围地区压性活动增强,首都圈地区2006—2008年大面积垂直形变结果也反映该地区存在一定的异常。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这种形变异常变化是否与汶川地震有关。但也许提示2008年华北北部地区的构造活动已从常态活动开始转向异态活动,有可能是强震孕育的信号,应给予密切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