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0篇
  免费   1070篇
  国内免费   741篇
测绘学   169篇
大气科学   544篇
地球物理   2209篇
地质学   1265篇
海洋学   679篇
天文学   129篇
综合类   275篇
自然地理   35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4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新丰江地区地壳P波三维速度结构及活动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震源位置和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得到2007年6月~2014年7月新丰江地区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及P波三维速度结构模型,并进一步对比区域活动构造的产状特征及震源机制解等。结果显示,自ES向WN新丰江库区断裂深度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与重力场的研究结果一致。库区大坝至东源锡场之间的中-上地壳存在4个大小不等的高速体,其中,锡场下方的高速体Ⅰ体积最大(EW向截面约6km×7km),速度最大,中心速度达6.3km/s。库区大坝下方存在以人字石断裂(F2)、南山-坳头断裂(F4)、河源断裂(F1)、石角-新港-白田断裂(F5)等为中心的强烈构造变形区,1960年至今大坝下方高速体Ⅲ、Ⅳ边缘已发生包括1962年6.1级地震在内的7次ML≥5.0地震,能量释放较为彻底;锡场下方高速体Ⅰ的边缘自2012年以来中小地震活跃,且b值较低,不排除发展为中强震孕震凹凸体的可能。  相似文献   
92.
93.
本文将台湾海峡及其邻区划分为多个具有不同弹性参数的等厚区块,并利用基于弹性理论的有限元数值模型,以GPS观测速度和由震源机制解(FMS)得到的主应力轴方向为约束条件,计算了该研究区的现今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1)最大主应力轴在台湾海峡中部和台湾岛弧中部大致为NW-SE向,在东北部呈顺时针旋转,而在南部呈逆时针旋转;(2)研究区水平位移场大致以23°N为界,南强北弱,且在北部呈顺时针旋转,南部呈逆时针旋转;(3)东沙-澎湖-北港隆起因强度大于周边盆地区而成为"阻挡带",导致在其南北出现两个反向的构造逃逸区,并且隆起东南区形变特别强烈,而其西北区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94.
Based on the seismic observation report data provided by the Xinjiang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from 2009 to 2014,we calculate the wave velocity ratio and its background value for medium and small earthquakes by using the multi-station method in Tianshan,Xinjiang.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ariation of the wave velocity ratio disturbance value to highlight the abnormal,and also back-traces 7 moderate earthquakes at the research area.The results show that:(1)the background value of the wave velocity ratio is almost 1.70,the wave velocity ratio obviously decreases in the middle-eastern part of Tianshan and the region near the Puchang fault;(2)the wave velocity ratio disturbance value is mostly low in the epicenter before four earthquakes of M≥5.0 from 2011 to 2013 in the study area;(3)before 7 moderate strong earthquakes,the earthquake events with low value of the wave velocity ratio account for over 60% of corresponding total events near the epicenters,and the low value of the wave velocity ratio is relatively obvious before moderate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95.
张喆  许力生  杜海林 《地球物理学报》2019,62(11):4279-4289

2018年8月19日,在斐济东部海域563 km深处发生了一次MW8.2地震.我们首先挑选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131个宽频带台站构成台阵,选用垂直分量0.5~2 Hz的高频信号,利用广义台阵反投影技术对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进行了成像,然后基于破裂速度对地震的辐射效率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这次地震总体上呈单侧破裂,破裂方位在3.0°左右,破裂总长度约51 km,持续时间22 s,平均破裂速度为2.5 km·s-1.但能量释放有2次高峰,形成两次子事件.第一次为前10 s,峰值在7 s左右,破裂速度为2.9 km·s-1,辐射效率为45%.第二次为10~22 s,峰值在15 s左右,破裂速度为1.6 km·s-1,辐射效率为26%.结合震源位置、震源机制、破裂速度以及辐射效率,我们认为这次地震是由于俯冲板块前缘受到下部地幔物质上浮阻力引起的剪切失稳所致,起初板块内部的脆性破裂表现突出,致使辐射效率较高,后来震源处高温高压下的熔融耗散特征逐渐凸现,致使辐射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96.
We construct and evaluate a new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crust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 in Western Eurasia and North Africa (WENA) extending to 700 km depth and having 1° parameterization. The model is compiled in an a priori fashion entirely from existing geophysical literature, specifically, combining two regionalized crustal models with a high-resolution global sediment model and a global upper mantle model. The resulting WENA1.0 model consists of 24 layers: water, three sediment layers, upper, middle, and lower crust, uppermost mantle, and 16 additional upper mantle layers. Each of the layers is specified by its depth, compressional and shear velocity, density, and attenuation (quality factors, Q P and Q S ). The model is tested by comparing the model predictions with geophysical observations including: crustal thickness, surface wave group and phase velocities, upper mantle n velocities, receiver functions, P-wave travel times, waveform characteristics, regional 1-D velocities, and Bouguer gravity. We find generally good agreement between WENA1.0 model predictions and empirical observations for a wide variety of independent data sets. We believe this model is representative of our current knowledge of crust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 in the WENA region and can successfully be used to model the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seismic waveform data. The WENA1.0 model will continue to evolve as new data are incorporated into future validations and any new deficiencies in the model are identified. Eventually this a priori model will serve as the initial starting model for a multiple data set tomographic inversion for structure of the Eurasian continent.  相似文献   
97.
蒋雪珍  芦俊  王赟 《地球物理学报》2017,60(3):1106-1117

多分量地震资料的矢量偏移、多波地震资料的联合解释与反演均需要估算纵横波的速度比,实现纵波与转换横波在时间或深度域的匹配.基于DTW,本文实现了一种适用于PP与PS波直接匹配的动态图像变形算法.该算法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使用二阶对称动态规划算法逐样点递归计算PP与PS波走时或深度的误差累积和;其次,在以误差累积和为目标函数的回溯阶段设定变形窗,并在纵横波速比约束的变形窗内递归回溯搜索匹配路径;最后,根据最大相关系数判定准则在匹配路径中确定最佳匹配路径,获得使PP与PS波匹配的拉伸或压缩时移量.利用所获得的拉伸压缩时移量计算纵横波速度比就可以实现PP与PS波之间的匹配.模型与实际陆上多分量地震资料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匹配精度,且对于信噪比、相似度较低的多分量地震资料,该方法也能产生较好的匹配效果.

  相似文献   
98.

冰川作为地球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和调节器.冰川运动的遥感监测也是进行冰川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采用偏移追踪的方法,利用2003—2010年期间7对雷达单视复数数据监测了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卓琼冰川运动情况.经验证,本研究获得的冰川流速结果可靠.卓琼冰川的流向自西向东,流速自冰川末端向上游积累区逐渐增加,流速大小主要来自距离向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卓琼冰川在2003—2005年期间流速较大,最大流速达到45 m·a-1,而在2005—2010年期间流速有所降低,最大流速在35~40 m·a-1范围内波动;卓琼冰川年际间流速变化基本一致,冰川中部存在流速突变情况,突变幅度为3~7 m·a-1,但该尺度的突变并不会影响卓琼冰川的总体运动趋势.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气象以及地理位置因素对卓琼冰川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选取福建地震台网"十五"观测系统2009—2015年记录的748个M_L≥1.0地震事件,采用多台和达法计算福建区域波速比值和泊松比值,并绘制二者空间等值线图,分析其分布特征,讨论波速比值高低与震级大小和震源深度的关系,结果发现,波速比大小与二者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阐述了各向同性介质中纵波偏移速度建模中的速度分析方法原理及其优缺点,包括常规速度分析、偏移速度分析、层析偏移速度分析以及全波形反演。其中着重阐述了深度域速度建模中的速度分析方法原理及其在实用中的优缺点。最后对深度域偏移速度分析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