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1篇
  免费   1021篇
  国内免费   1420篇
测绘学   301篇
大气科学   1668篇
地球物理   1271篇
地质学   1486篇
海洋学   1003篇
天文学   66篇
综合类   410篇
自然地理   125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208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95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372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309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79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77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56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如何计算整个系统的运转效率,特别是受不确定因素影响的系统(如过驳系统),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效率计算方法,是一种新的尝试,这种方法较好的避免了人的主观随意性,更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又可以弥补统计方法的不足。文章对某沿海地区的一过驳系统进行了效率计算,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本文研究了声波对某些海洋生物的影响与作用。实验表明,适当的声波剂量对海洋生物的作用所产生的声学生物效应是积极的,可促使生物体向有利的方向产生变异,而强度过大的声波对海洋生物有效伤甚至致死的效应。  相似文献   
83.
1998年春夏南海温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利用1998年5~8月“南海季风试验”期间“科学1”号和“实验3”号科学考察船两个航次CTD资料,分析了1998年南海夏季风暴发前后南海主要断面的温盐结构及其变化特征.观测发现,南海腹地基本被典型的南海水团所控制,但在南海东北部尤其是吕宋海峡附近,表层和次表层水明显受到西太平洋水的影响.季风暴发以后,南海北部表面温度有显著升高,升幅由西向东递减,而南海中部和南部表面温度基本没变,这使得南海北部东西向温度梯度和整个海盆南北向温度梯度均减小.北部断面表层盐度普遍由34以上降低到34以下,混合层均有所发展,是季风暴发后降水和风力加剧的结果.观测期间黑潮水跨越吕宋海峡的迹象明显但变化剧烈.4~5月,黑潮次表层水除在吕宋海峡中北部出现外,在吕宋岛以西亦有发现,表明有部分黑潮水从吕宋海峡南端沿岸向西进而向南进入南海.6~7月,次表层高盐核在吕宋海峡中北部有极大发展,但在吕宋岛以西却明显萎缩;虽然看上去黑潮水以更强的流速进、出南海,但对南海腹地动力热力结构的影响未必更大.一个超过34.55的表层高盐水体于巴拉望附近被发现,似与通过巴拉望两侧水道入侵南海的西太平洋水有关.  相似文献   
84.
南海北部海区上层水体平均声速场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所收集到的南海北部海区的温度、盐度和深度历史资料进行了声速的计算、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区上层水体的平均声速场有较明显的年际变化:表层声速的平面分布显示出沿岸水与外海水强弱交替变化的特征,声速等值线的走向几乎与岸线平行,等声速线的值自近岸向外海增加,大陆架外缘海区声速的水平梯度较大;下层声速的分布以环流和水体共同作用的形式出现,50m层声速平面分布的趋势除冬季与表层稍为相似外,其余季节与表层有明显的差别,春、夏季节50m层声速自西向东增加,而秋季与其表层分布相反,自近岸向外海减小;声速的垂直分布受海水升温与降温的影响显著,春、夏季表层海水升温,海表声速最大,声速自海表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秋、冬季表层附近水层降温,声速稍偏低,普遍出现正梯度现象,最大声速移至表层以下的水层,这个深度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随海区的不同而不同.该海区的平均声速有年波动现象,表层波幅最大,随深度的增加波幅变小,至100m水层其波动的位相几乎与表层相反.  相似文献   
85.
林宣明 《福建地质》2008,27(1):57-72
对煤炭资源勘查资源量与客观物质量之间差值的误差理论探讨,提出误差由真值误差、系统误差和离差3个基本部分组成,其中真值误差是不可消除的观测误差、系统误差是控制网度所决定的准确度标准、而离差是由地质构造及矿床形态的多解性产生的资源量波动。在此基础上,构筑了一个关于误差的数学模型,最后应用误差理论对现行勘查工作中常见的错误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避免错误及减少误差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86.
区域性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等级尚无比较科学的划分方法。通过福建省区域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等级划分的探讨,采用单位面积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数、财产损失值作为“地质灾害模数”,对区域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等级进行划分,判别不同区域地质灾害严重程度,为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
大别杂岩中混合岩的矿物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矿物空间分布研究的基本原理及两种统计方法(接触频数法和线切法)。作者对混合岩矿物空间分布的研究表明:(1)前人提出的统计方法存在方法上的缺陷和应用上的局限性,作者推导出矿物接触类型的概率公式;(2)部分浅色体中矿物显示聚集分布的特征,而绝大部分的浅色体中矿物具有分散分布的特点。结合质量平衡和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大别杂岩中主体混合岩成因机制是重熔和交代作用。  相似文献   
88.
Researchontemporalandspatialdistribu┐tion,evolutionarycharacterandmechanismofcrustaldeformationfieldbeforeandaftertheTangshan...  相似文献   
89.
Daily measurements of atmospheric sulfur dioxide (SO2) concentrations were performed from March 1989 to January 1991 at Amsterdam Island (37°50 S–77°30 E), a remote site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Indian Ocean. Long-range transport of continental air masses was studied using Radon (222Rn) as continental tracer. Average monthly SO2 concentrations range from less than 0.2 to 3.9 nmol m-3 (annual average = 0.7 nmol m-3) and present a seasonal cycle with a minimum in winter and a maximum in summer, similar to that described for atmospheric DMS concentrations measur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Clear diel correlation between atmospheric DMS and SO2 concentrations is also observed during summer. A photochemical box model using measured atmospheric DMS concentrations as input data reproduces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measured atmospheric SO2 concentrations within ±30%. Comparing between computed and measured SO2 concentrations allowed us to estimate a yield of SO2 from DMS oxidation of about 70%.  相似文献   
90.
新疆第三次荒漠化监测中的问题及其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回顾了新疆3次在荒漠化监测中所进行的荒漠化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也是新疆开展荒漠化监测的基础;介绍了以遥感与地理信息为主要技术的荒漠化监测评价的方法;阐述了新疆第三次荒漠化监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新疆荒漠化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指标的不确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难操作性和遥感数据源选用的随机性,进而对上述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