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13篇 |
免费 | 844篇 |
国内免费 | 117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24篇 |
大气科学 | 722篇 |
地球物理 | 1276篇 |
地质学 | 2179篇 |
海洋学 | 693篇 |
天文学 | 1179篇 |
综合类 | 269篇 |
自然地理 | 4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90篇 |
2022年 | 166篇 |
2021年 | 202篇 |
2020年 | 221篇 |
2019年 | 272篇 |
2018年 | 204篇 |
2017年 | 209篇 |
2016年 | 243篇 |
2015年 | 266篇 |
2014年 | 303篇 |
2013年 | 303篇 |
2012年 | 301篇 |
2011年 | 288篇 |
2010年 | 263篇 |
2009年 | 369篇 |
2008年 | 358篇 |
2007年 | 414篇 |
2006年 | 363篇 |
2005年 | 292篇 |
2004年 | 341篇 |
2003年 | 272篇 |
2002年 | 226篇 |
2001年 | 210篇 |
2000年 | 170篇 |
1999年 | 169篇 |
1998年 | 159篇 |
1997年 | 81篇 |
1996年 | 85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75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可控源电磁反演利用人工信号获取地下结构信息,为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然而,传统电磁反演方法面临低分辨率的挑战,主要是由于简化处理和观测数据的限制,导致模型平滑、细节丢失,从而削弱了反演的准确性,影响了电磁勘探的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将传统反演结果与响应数据同时作为深度网络的输入数据,为深度网络反演提供先验物理信息,并结合深度学习算法提升可控源电磁反演的计算效率。通过模型试验,对合成的电阻率模型分别进行了传统反演、智能反演以及融合先验物理信息的智能反演。结果表明,融合先验物理信息的智能反演能够更好地刻画异常体结构特征,有效提升反演效率,并且得到的电阻率参数更符合实际。最后,将该反演技术应用于金川铜镍矿床的可控源数据反演解释,取得了较为可靠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2.
切变线降水系统微物理特征及隆水机制个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机载云粒子探测系统(PMS).对2004年7月1日影响吉林省的一次切变线降水过程进行了探测飞行,利用所获取的宏微观资料对此次降水过程的微物理结构、降水机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切变线降水云系主要由高层云、雨层云、碎云构成,高层云和雨层云中间夹有1100m左右的无云区;3类云中平均云滴浓度、平均云滴直径各不相同;云水含量随高度分布不均匀,云的不同部位云水含量起伏较大;冰晶浓度平均为17.3个/L;此次探测的降水云系符合Bergeron提出的催化云一供水云相互作用导致降水的概念.根据云图及其他探测资料综合分析,冰晶主要产生于高层云上部或卷层云的冰晶播撒,供水云为高层云中下部和雨层云. 相似文献
113.
114.
115.
摘要:利用西安多普勒天气雷达、L波段风廓线雷达和加密自动站探测资料,结合天气实况,对2018年7月26日发生在陕西一次副热带高压影响下的的强风暴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强风暴伴随的阵风锋共维持了4h,其中有3h出现7级以上的大风,且最大风力10级。(2)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陕西处于高温、高湿气团中,大气层结极不稳定。(3)此次强风暴在高的对流有效位能环境下(CAPE)下,抬升触发的关键因子是关中地区中尺度辐合线,当初生的对流云团下山后,中尺度辐合线触发的对流风暴形成小范围冷池出流与环境风场形成新的辐合线,加强对流风暴发展。(4)当阵风锋移动过程中遇到前方的对流云团时,将低层暖湿空气抬升,并随着上升气流输送到主体对流风暴中,迅速补充了主体风暴的能量,使得主体风暴再次强烈发展,延长了阵风锋的生命史。 相似文献
116.
根据土高压固结试验的压缩曲线几何特征,提出了基于一定较高压力水平的固结试验结果外推更大压力段的压缩性参数和压缩曲线的方法。实际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易行,且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7.
118.
流体包裹体成分物理化学参数的NET2.0C#语言计算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球化学热力学原理,利用流体包裹体成分测试数据和有关热力学原理,在原有基础上采用NET2.0 C#语言进行修编,编制成目前切实可行的计算机处理程序——矿物包裹体成分、物理化学参数的计算程序.其目的是方便广大地质工作者将这些参数用于地质找矿和科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9.
区域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刘传正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31(3):1-6
根据数年来的调查观测研究和工作实践,提出了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预警分类体系,包括按物理参量划分的空间、时间与强度预警和按诱发因素参量划分的气象、地震与人类活动预警以及多参数、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综合预警。初步创建了区域性滑坡泥石流灾害暴发的两种预警理论方法,一种是基于临界过程降雨量判据图的预警方法;另一种是基于GIS的地质环境空间分析预警理论方法,通过计算预警区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发育度"、"潜势度"、"危险度"和"危害度"来实现。阐述了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的技术和行政工作程序,指出建立临界过程降雨量判据与地质环境空间分析相耦合的滑坡泥石流灾害预警理论方法是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0.
Effect of Soil Parameters on Dynamic Cone Penetration Indices of Laterite Sub-grade Soils from India
Varghese George Ch. Nageshwar Rao R. Shivashankar 《Geotechnical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2009,27(4):585-593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was on correlating the effect of grain-size, maximum dry-density (MDD), field moisture content, and
the void ratios on penetration measured using the dynamic cone penetrometer (DCP) for laterite soils blended with fines. Tests
were performed on soil samples compacted to MDD for moulding water contents set to the optimum moisture content (OMC), dry
of OMC, and wet of OMC un-soaked condi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fines-content caused a decrease
in the MDD, and an increase in the OMC and the DCP penetration. Regressions were developed correlating various parameter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