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0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45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2127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中国海相含铀沉积建造分布非常广泛,产有重要的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点)。文章较为详细阐述了上震旦统、下寒武统、中—下志留统、中—上泥盆统、下石炭统和上二叠统海相含铀沉积建造类型及分布;利用全国1∶2 500000地质图数据库,编制了各时期海相含铀建造分布图,分析了海相含铀沉积建造与铀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12.
510-1铀矿床垂直分带规律的发现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成江 《地质与勘探》2010,46(3):434-441
510-1铀矿床中与成矿有关的石英、方解石脉在空间分布上显示出与华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床相似的"上酸下碱"的垂直分带规律。矿床上部(1中段)为"酸帽",主要发育石英脉;中部(2~4中段)为"酸碱共生带",石英脉与方解石脉均较发育;而下部(5~6中段及以下)则为"碱性基底",大量发育方解石脉,未见石英脉,表明矿床第5中段附近(距现今地表深约200m)为"酸碱分离"的地球化学界面。由矿床浅部向深部,总体上方解石中Sr、Zr、Ba、Zn、U、Ni、Cr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中第5中段附近为多种微量元素的聚集地带。方解石、石英的δCe、δEu值垂向变化也反映出5中段附近为成矿流体演化的氧化还原过度带,与矿床"酸碱分离"的界面一致,暗示这一部位为一重要的流体成矿地球化学界面,亦是铀发生突发成矿作用产生高度富集的部位。垂直分带规律显示出该矿床属于典型的热液矿床,深部找矿潜力还很大。  相似文献   
913.
位于广西全州的铀矿床为中型铀矿床。含矿岩层主要为泥盆系四排组、东岗岭组和榴江组地层。此区域矿床受新宁?资源?灵川(麻城?广济)断裂的分枝及其次级断裂Fl、F3等控制。古花岗岩提供了铀源。在浅部环境下,碳酸根络合物[UO2(CO3)3]4-和[UO2(CO3)2]2-发生分解形成UO22+(也可能与F-结合形成UO2F42-),并最终沉淀形成铀矿床。选取穿插于四排组地层和花岗岩中石英脉或花岗岩样品,对其中的石英进行流体包裹体均一法测温和爆裂法测温。流体包裹体类型为气液包裹体、含子晶包裹体、富气包裹体和CO2包裹体。绝大部分为气液包裹体,均一法实验测得的冰点温度显示盐度较高,平均盐度为10.3%。含子矿物包裹体的存在说明流体的密度和盐度较高。包裹体均一温度差别较大,但整体集中在200℃~280℃,气液包裹体平均均一温度222℃。爆裂法实验测得爆裂温度350℃左右。较高的捕获温度和高的盐度说明成矿流体与岩浆热液密切相关。选取样品进行碳同位素测试,得出碳的来源为岩浆碳,选取样品进行氢氧同位素测试,表明流体来源既有岩浆源,又有与岩浆热液密切相关的大气降水来源。两个矿化点样品含黑钨矿样品和白钨矿指示了钨的矿化,又由于U-W的共生进而指示了铀的矿化。结合野外观察和地球化学样品分析的数据,成矿主要和燕山期岩体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14.
通过对二连盆地乌尼特地段的测井资料进行分析,对该地段的沉积环境、氧化带进行了大致识别,并对铀的富集情况等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测井资料在铀矿勘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15.
鹿井矿田铀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鹿井矿田以往的勘查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认为鹿井矿田是构造-岩浆作用导致的铀成矿物质汇聚区,燕山晚期岩浆热液及基性脉体热液促成了汇聚区内成矿物质的再迁移及成矿作用的发生;矿田内现有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剥蚀作用的结果;控矿因素本质上是地球化学障;铀成矿壳层分析表明矿田仍具较大的找矿潜力,现有矿床的近外围地区、以酸性矿石为主的矿床深部及红层覆盖区均值得开展新一轮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916.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周边板块离散、汇聚的影响,中-新生代鄂尔多斯盆地及其西缘构造应力场发生了多次转变,造成不同时期盆地类型与沉积充填、构造变形特征的差异。据此,将盆地西缘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划分为7个阶段。其中,晚三叠世强烈的挤压,使盆地西侧阿拉善地块上富铀岩石剥出地表,并为盆地提供铀源;早-中侏罗世弱挤压构造背景下辫状河发育,形成了有利的含矿建造;晚侏罗世的强烈挤压,使中-下侏罗统发生构造变形并遭受地下水的渗入改造,但构造变形太强烈,影响了铀成矿的潜力;晚白垩世-渐新世早期盆地西缘整体隆升,使区内目标层长期遭受地下水渗入改造,形成了主要的铀矿化;渐新世之后,银川断陷隔断了盆地与蚀源区的联系,铀成矿作用基本停止。  相似文献   
917.
开鲁盆地钱家店铀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纪伟 《铀矿地质》2010,26(4):193-200,207
钱家店铀矿床赋存于开鲁盆地上白垩统姚家组辫状河流相沉积体系中,经过对矿床铀矿化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及成因机理的研究,认为其成矿类型归属于层间氧化带砂岩型。该矿床铀源丰富,有适宜的水文地质条件,平缓西倾的单斜地层和贯通的深大断裂,以及发育良好的辫状河流相砂体,这些都为铀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条件。姚家组地层中还原组分含量相对较高,局部形成了有利于铀富集的地球化学障。泥-砂-泥岩石组合及油气提供的还原环境,对铀矿床的形成及保矿起到一定作用。近期,在钱家店凹陷北段和中部地区又有新的铀矿化发现,极大提升了该区的勘探潜力,已成为矿床今后勘探的重点区块。  相似文献   
918.
广泛分布于中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的砂岩型铀矿床在容矿层位、矿床类型(成矿作用)和矿化年龄的空间分布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和变化规律。所有上述变化都源自每个构造域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的自身特点,服从于中国西、东部的中新生代构造分别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对亚洲大陆的碰撞、俯冲作用的影响。分布于中国西部和东部的砂岩型铀矿床分别归属于新天山和西太平洋两大成矿体系。中构造域的中新生代盆地及其中产出的砂岩型铀矿床则同时受到印度和太平洋板块作用的影响,兼具两大成矿体系的特征。  相似文献   
919.
浙江省衢州地区新路火山岩盆地西段铀成矿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在对研究区内白鹤岩、大桥坞和杨梅湾重点矿床成矿特征、控矿规律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区铀成矿主要受构造、热液蚀变和侵入岩体的联合控制。依据主要控矿因素,建立了该区3阶段铀成矿模式:①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阶段;②大规模铀成矿阶段;③后期剥蚀矿体改造阶段。指出火山期后的岩浆侵位为铀成矿准备了含矿热液流体,NE、NNE向深大断裂为主要导矿构造,NW向次级断裂为主要的储矿构造,岩浆侵位和不同规模的断裂体系构成了含矿热液形成、运移和富集的完整过程。本区铀成矿在时间上可划分为2个阶段,早期为125~115Ma,晚期为90.9~70.2Ma,两期铀成矿与两期岩浆侵位相对应;在空间上呈三层楼式分布:即浅部为与砾岩层和隐爆有关的白鹤岩式铀矿化,中部为与赤铁矿化、萤石化、金属硫化物化有关的大桥坞式铀矿化,深部为与钠交代、硅化有关的杨梅湾式铀矿化。在此基础上,提出矿区外围找矿重点区域为:距NE、NNE向深大断裂出露线2km范围内上盘,且NWW向次级断层和水云母化蚀变强烈发育的地区;已知矿区深部找矿层位为:大桥坞矿床深部的杨梅湾式铀矿化、白鹤岩矿床深部的大桥坞式和杨梅湾式铀矿化。  相似文献   
920.
661铀矿床矿石U-Pb等时线年龄及其成矿构造背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661铀矿床位于赣杭构造火山岩铀成矿带东段大洲铀矿田内,矿体赋存于磨石山群九里坪组流纹岩之中,矿床定位于岩石圈伸展断陷盆地附近,明显受断裂带的控制.利用矿石U-Pb等时线法确定了该矿床两个矿体的成矿时代,分别为(107.0±2.3)Ma和(110.0±3.5)Ma.这些年龄值与断陷红盆底部发育的玄武岩的成岩年龄一致,也与东南沿海地区明显存在的110 Ma基性脉岩拉张活动的时间一致,表明岩石圈伸展与铀成矿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为岩石圈伸展期与铀成矿关系研究提供了年代学证据.岩石圈伸展控制着富CO2热液形成的时间,因而也大致控制了铀成矿的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