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12篇
  免费   5127篇
  国内免费   6378篇
测绘学   4158篇
大气科学   3771篇
地球物理   6489篇
地质学   15653篇
海洋学   4411篇
天文学   457篇
综合类   2361篇
自然地理   4717篇
  2024年   214篇
  2023年   500篇
  2022年   877篇
  2021年   1219篇
  2020年   1215篇
  2019年   1409篇
  2018年   1068篇
  2017年   1260篇
  2016年   1209篇
  2015年   1428篇
  2014年   1774篇
  2013年   1992篇
  2012年   1840篇
  2011年   2031篇
  2010年   1787篇
  2009年   1830篇
  2008年   1884篇
  2007年   2079篇
  2006年   2083篇
  2005年   1845篇
  2004年   1763篇
  2003年   1475篇
  2002年   1423篇
  2001年   1143篇
  2000年   1074篇
  1999年   882篇
  1998年   845篇
  1997年   727篇
  1996年   600篇
  1995年   539篇
  1994年   501篇
  1993年   371篇
  1992年   280篇
  1991年   206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0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3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河南省冬小麦生产水足迹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清晰地描述冬小麦生产中耗水特征,基于水足迹理论和量化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小麦生产水足迹特征,并对造成水足迹区域差异的因素进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生产水足迹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其中豫西、豫中、豫南和豫北的小麦水足迹较高,而豫东地区的生产水足迹较低。豫南绿水足迹比例最高为34.5%,豫北绿水足迹最低为13.6%,绿水足迹所占比例呈现出从南向北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归因分析结果显示,化肥、农机动力、降水量和平均气温是影响小麦水足迹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且农业生产因子对水足迹的影响大于气象因子的。因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对河南省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2.
渭河上游干旱特征与降水对天水市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利用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分析了渭河上游50a的干旱特征及降水对天水市水资源的影响,分析表明,渭河上游年降水在空间上有量的差异,但在气候变化趋势上基本一致;降水量存在17、13、11和3a的周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有很强的敏感性。岷县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对渭河水资源变化有很强的指示性;气候阶段性变化比年际变化对水资源所造成的影响严重;未来20a渭河流域降水很可能呈缓慢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63.
"98·6"广西特大致洪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系统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1h雨量图,分析了“98·6”广西特大致洪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和中尺度系统,指出比常年偏南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的乌拉尔阻塞高压和南亚高压是极有利于中尺度系统在广西境内活动的环流背景,锋面上的扰动、西南低涡、西南热低压、西南低空急流等从区外移入广西的中尺度系统和海南岛绕流辐合、东兰和昭平附近的地形性涡旋和辐合等在本地特定地形条件下形成的地方性中尺度系统共同作用下产生了这次特大的致洪暴雨过程。当有利于中尺度系统活动的背景环流发生调整后,降雨过程便告结束。  相似文献   
964.
新疆一次秋季暴雪天气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海波  徐海容 《高原气象》2007,26(3):624-629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诊断分析的方法,对2003年9月28日发生在新疆乌鲁木齐等地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伊朗副热带高压的东西摆动、南北振荡引起的中亚地区大气环流的剧烈变化是暴雪天气产生的大尺度背景;高空西南急流诱发的强上升运动和对流层低层天气尺度系统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是暴雪天气形成的动力因子;干冷空气的侵入有利于干层的形成和维持,干层的存在使水汽和不稳定能量得以累积,增加了降水过程的对流不稳定性,有利于强降水天气的发生、发展和加强。  相似文献   
965.
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FY2C云图及广州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2007年6月9~10日发生在广东省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有:1)对流层中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以及“上千下湿”相配置的垂直环流结构特征,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为此次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所需的动力条件和水汽条件;2)MCS云系生成、发展于南支槽和西南低涡东南侧的暖湿气流所形成的云系中;3)在雷达回波图上,MβCS回波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右移风暴移动特点和“列车效应”,且发展成熟阶段的回波呈显著的“弓形”和“人字形”水平回波演变结构。  相似文献   
966.
液态水含量和冰晶浓度对闪电频数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假定在软雹和冰晶碰撞的非感应起电机制为主要的起电机制成立的条件下,数值模拟研究了国际上公认的Fletcher和H—M冰晶产生机制以及云中的液态水含量对雷暴云放电过程(区分了云闪和地闪)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气压和温度的变化,在两种冰晶产生机制假定下,冰晶浓度分布有很大差异,这直接导致了雷暴云内电活动的差异。液态水含量的增加将使得首次放电时间延迟,同时将引起放电位置的下降和闪电频数的减少。  相似文献   
967.
A surface runoff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that dynamically represents both Horton and Dunne runoff generation mechanisms within a model grid cell together with a consideration of the subgrid-scaie soil heterogeneity, is implemented into the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egCM_NCC). The effects of the modified surface runoff scheme on RegCMANCC performance are tested with an abnormal heavy rainfall process which occurred in summer 1998. Sim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with the original surface runoff scheme (noted as CTL) basically captures the spatial pattern of precipitation, circulation and land surface variables, but generally overestimates rainfall compared to observations. The model with the new surface runoff scheme (noted as NRM) reasonably reproduces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various variables and effectively diminishes the excessive precipitation in the CTL. The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improvement of NRM-simulated rainfall may be as follows: with the new surface runoff scheme, simulated surface runoff is larger, soil moisture and evaporation (latent heat flux) are decreased, the available water into the atmosphere is decreased; correspondingly, the atmosphere is drier and rainfall is decreased through various processes. Ther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runoff scheme into the RegCMANCC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results at not only the land surface, but also the overlying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968.
一次层状云系水分收支和降水机制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非非  洪延超  赵震 《气象学报》2010,68(2):182-194
对2002年10月18—20日河南省层状云系的水分收支和降水机制用MM5模式模拟的结果表明,河南省域以外的水物质主要通过西和南边界输送到区域内,19日降水主要时段总水物质通量在水平方向上为净流入。对河南省域水汽、水凝物和总水物质的水分平衡等式中各项的估算表明该区域水物质基本达到收支平衡。估算的河南省域总水物质降水效率、凝结率、凝华率和水凝物降水效率及水汽降水效率分别约33.1%、27.7%、13.1%、69.7%和31.1%,总水物质降水效率与水汽降水效率接近是由于参与的水物质总量中水汽占绝大部分。约58.2%以上的冰晶转化为雪,超过82.1%的雪融化,不到11.1%的雪转化为霰,霰粒子几乎完全融化。冰晶通过凝华过程增长。雪主要由冰晶转化产生,凝华增长率比撞冻增长率高得多。雨水由暖云和冷云过程产生和增长,雨水碰并云水量和冰粒子融化量对雨水的贡献相近,云雨自动转化量小。可见,在主要降水时段,降水是由冷云和暖云过程共同产生的。冰粒子凝华增长对雨水的贡献最大超过35%,撞冻增长的贡献最高不足12%,可见水汽对降水粒子增长重要。催化层、冰水混合层和液水层对降水的贡献分别约为15%—27%、45%—50%和23%—38%,表明此"催化-供给"云中冰粒子在冰水混合层的增长对降水的贡献相当大。  相似文献   
969.
农桐间作地热量平衡和水分利用状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农桐间作地热量平衡各分量复杂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间作内外蒸发耗热(LE)仍是主要耗热项,湍流耗热(H)低于LE,但高于土壤热通量(Q);间作地各分量小于对照,但LE、Q占净辐射(Rn)比值高于对照;泡桐林带对各分量的影响与间作结构及测点位置有关。然后计算了间作中小麦、棉花水分利用率(WUE),其值与作物类型,生长期等因子有关,且间作地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970.
利用FORTRAN和BASIC语言开发在WINDOWS.XX环境下运行的城市天气预报服务产品制作程序,包括报文采集、报文处理与翻译、报文检索与纠错、产品制作、产品输出与分发等内容,实现了大数量和多类型城市天气预报产品的自动制作。在保证准确、高效的专业预报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