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9篇
  免费   386篇
  国内免费   752篇
测绘学   276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544篇
地质学   1961篇
海洋学   84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138篇
自然地理   24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51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近几年来,河池市地下水总硬度出现逐年升高趋势。本文采用地下水化学成分随机抽样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形成机理。认为该市地下水总硬度的组成是以重碳酸盐和硫酸盐为主,而硬度的升高是以组成暂时的重碳酸盐的增大表现出来的。并对防止地下水硬度升高提出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82.
A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and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surveys is used to produc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of the surface and bed of Brewster Glacier. These are used to derive maps of subglacial hydraulic potential and drainage system structure using three different assumptions about the subglacial water pressure (Pw): (i) Pw = ice overburden; (ii) Pw = half ice overburden; (iii) Pw = atmospheric. Additionally, 16 dye‐tracing experiments at 12 locations were performed through a summer melt season. Dye return curve shape, together with calculations of transit velocity, dispersivity and storage, are used to infer the likely morphology of the subglacial drainage system. Taken together, the data indicate that the glacier is underlain by a channelised but hydraulically inefficient drainage system in the early summer in which water pressures are close to ice overburden. By mid‐summer, water pressures are closer to half‐ice overburden and the channelised drainage system is more hydraulically efficient. Surface streams that enter the glacier close to the location of major subglacial drainage pathways are routed quickly to the channels and then to the glacier snout. Streams that enter the glacier further away from the drainage pathways are routed slowly to the channels and then to the snout because they first flow through a distributed drainage system.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3.
为了更好地了解煤矿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结合工程实例,运用递归和非递归2种滤波技术进行分析,通过对比2种滤波技术的滤波效果,可以得到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和成因机理。结果表明:滤波系数的调校对滤波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根据平滑度指标、均方根误差和信噪比对现有观测数据进行计算的结果可知,当b=0.5时递归滤波效果相对较好,当q=5时非递归滤波效果相对较好。滤波结果可以作为预测未来该地区地下水位变化趋势的依据,也可以为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介绍了一种用于隧洞、矿山井下等地下工程的测量设备的结构特点和技术特点以及仪器的使用方法。说明使用该设备,无需专人特灯照明和锤球对点,就能实现点下对点,测量过程中,仪器及觇牌的对点、整平、照准、读数、给向全过程单人操作、省工、省时并能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85.
人类的行为轨迹可快速提取到车辆难以通行的人行道路以及人行道路设施等信息,这些信息是行人LBS的关键性元素,它的完备性程度决定了行人LBS服务质量的高低。本文使用志愿者数据集与百度地图,研究了一整套基于VGI数据的人行道路信息提取方法。通过轨迹数据清洗、道路几何路网提取、人行道路设施的检测与识别3个主要板块实现了人行道路信息的提取。算法在完成道路几何路网信息提取的同时,实现了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道路设施信息的获取。  相似文献   
86.
基于共轭地表曲面的山脊线和山谷线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数字化地形资料中自动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技术,在测绘、工程设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地形流水模拟法提取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利用共轭地表曲面的概念实现自动提取算法山谷线和山脊线的方法,并设计出了基于共轭地表曲面的地形流水模拟法自动提取算法山谷线和山脊线的算法。文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它所提取的山脊线和山谷线与实际地形相符合。  相似文献   
87.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年煤炭产量占全国产量的近1/4,煤炭资源开采形成大量的采空地下空间。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和山西风电、光伏发电的大力发展,如何合理利用煤矿采空地下空间,尤其是将地下空间与新能源结合将成为煤炭产业低碳发展的关键。本次研究运用比例系数法和采空地下空间守恒定律,测算出2022年山西省开采煤矿井巷可利用空间为1.54亿m3,“十五”到“十三五”期间关闭/退出煤矿的井巷可利用空间为1.05亿m3,估算1949至2021年山西省煤矿因工作面开采形成的采空地下空间约38.98亿m3,预测到2030年山西省煤矿工作面开采还可形成采空地下空间约19.56亿m3。根据山西省能源低碳发展需求提出了山西省煤矿采空地下空间未来可利用的四种模式:煤矿地下旅游或地下仓储、煤矿地下抽水蓄能、煤矿地下压缩空气储能和煤矿地下封存二氧化碳等。  相似文献   
88.
近50年来黑河山区汇流区温度及降水变化趋势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利用有关水文气象观测资料、史料和树轮资料,对黑河山区汇流区降水近50年来的变化特征及其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对应关系、变化的可能成因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河山区汇流区降水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比较明显,近50年来黑河山区汇流区降水随全球气温升高呈缓慢增加的趋势。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全球气温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和扩大有利于东亚夏季风向北推进至更北,从而使祁连山中西部降水增加。因此,总体来说,全球气候的变暖有利于黑河山区汇流区降水的增加。目前,黑河山区汇流区正处于1980年代开始的历史上有资料记载以来的第5个温暖期和第3个暖湿期,预计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黑河山区汇流区降水将随着全球气候的进一步变暖,继续维持这种缓慢增长的状况。  相似文献   
89.
针对2012年5月28日河北唐山M 4.8地震,采用地磁谐波振幅比方法,分析昌黎、静海、红山及承德地磁台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地磁观测数据,结果显示:各台站10 min周期的计算结果波动性明显,其他周期形态较为一致;距震中最近的昌黎地磁台YZHx(NS)测向的10-40 min周期地磁谐波在下降至极低值后,开始转折时发生地震,而YZHy(EW)测向未出现明显转折现象;位于河北平原地震带中部的静海地磁台对此次地震反应显著,2个测向在震前均出现下降-转折-上升的变化特征。通过对比位于不同地区的4个地磁台站地磁谐波振幅比变化,发现受大范围整体构造应力场作用的影响,计算结果具有相似的趋势性变化特征,具体到局部地区或断裂带内部,各台站之间显示出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0.
黄土高原降雨集中与黄土沉积松散等特性,使地表侵蚀严重.洛川塬作为黄土高原中部典型的地貌体,堆积了完整的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成为揭示我国乃至东亚第四纪环境演变的重要地质记录.另一方面,现在洛川塬遭受强烈侵蚀作用,沟谷密度大于2km/km2.对洛川塬地质时期侵蚀程度的定量认识有助于全面理解黄土高原堆积和侵蚀过程,进而定量判断在自然过程和人为作用下黄土高原侵蚀的未来趋势.本文利用GIS和RS技术,结合第四纪地质的研究,在定量提取地貌数据和获得侵蚀期年代的基础上,分析了洛川塬地貌特征和具代表性的黑木沟侵蚀状况,认为洛川塬已经进入地貌发育的壮年时期.通过地统计方法中的空间插值恢复古地形面,得到洛川塬自550ka以来平均侵蚀模数约为272.6t/km2·a,黑木沟自250ka以来侵蚀模数为464.1t/km2·a;基于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得到洛川塬现在的侵蚀模数达到4389t/km2·a.这些结果显示,现代洛川塬的侵蚀强度是550ka以来平均侵蚀强度的16倍.本文从定量的角度证明,人类的土地利用等加强了水土流失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