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3篇
  免费   427篇
  国内免费   307篇
测绘学   155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431篇
地质学   1310篇
海洋学   19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18篇
自然地理   1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1.
耒宜高速公路路堑边坡变形破坏特征及其综合治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耒宜高速公路修建于山岭重丘区 ,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差异较大 ,路堑开挖边坡类型较多 ,特征不一。本文介绍了路堑边坡的主要特征、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及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2.
本文通过对蓬安县三元水库大坝外坡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进而运用岩、土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反算推论出了裂缝的产生不是深层坝体土滑动引起的,而是局部浅层坝体土在水的诱发作用下作蠕滑-拉裂变形所产生的。在明确了大坝裂缝产生的原因后,提出了一系列相应整治工程措施,以达到彻底根治裂缝和稳固大坝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
目前长春市水资源匮乏,水资源危机严重。城市水资源化是解决水危机、防治水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长春市经处理的污水量为1.843 亿m3/a, 经过深度处理后回用的污水量为423.4 万m3/a,占2.297%,污水资源化利用程度不高。所建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完成后,每天可增加水量16.16 万m3。通过制定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以及提高环保意识等,可提高城市污水资源化的程度,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4.
固体颗粒表面吸附水层厚度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玻璃微珠为对象,探索堆积固体颗粒表面吸附水层厚度随驱动压力梯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完全浸润的堆积固体颗粒之间存在3种不同性质的水,因其受表面作用力的大小不同,可用离心法加以区分。随着离心力的增加,依次驱替出自由水、毛管水和吸附水层水。结合重量分析,用离心法可得到不同驱动压力梯度下的吸附水量及吸附水层厚度。吸附水层厚度是水动力学条件的函数,其随驱动压力梯度的变化规律为解释多孔介质中水相的渗流特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北京市地面沉降发展及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地面沉降是北京市平原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最早在1935年发现于西单至东单一带,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多个地面沉降中心,到2005年底,累计沉降量大于50mm的沉降区达4114 km~2,大于100mm的沉降区达2815km~2。地面沉降已经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并且已经对奥运场馆、规划新城、CBD等重要区域构成潜在威胁,所以必须及时制定完善的防治措施来降低地面沉降的危害。  相似文献   
96.
根据工程地质测绘及勘探成果资料,在对四川汶川县索桥滑坡产生的成因机理和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对两个潜在滑移面在不同的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确定岩土交界面为最危险滑面.在此前提下对边坡发展趋势及激发诱因进行科学预测,认为在暴雨或余震等诱发下边坡极有可能失稳,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应急防治与永久根治的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97.
地质遗迹是地球发展变化过程中给人类留下的宝贵财富,具有科研价值、学术价值及观赏价值.“大同睡佛”断块山地貌景观与大同云冈石窟遥相呼应,对发展当地的旅游事业有重要意义.根据“大同睡佛”断块山地貌景观区的地质特征探讨了其形成原因,提出了对大同保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8.
This study presents a laboratory study of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1) the influence of sea laver treatment acid on the geoenvironmental properties of Ariake Sea tidal mud, and (2) the natural remediation effect on the sea laver treatment acid contaminated Ariake Sea tidal mud caused by the upward seepage of pore water liquid in the mud. Firstly, the mechanisms of the transport of sea laver treatment acid in the Ariake Sea tidal mud and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s of the upward seepage flow in the Ariake Sea tidal mud are discussed. Secondly, a series of one-dimensional laboratory infiltrat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Ariake Sea tidal mud caused by the sea laver acid treatment practice. Test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acid treatment practice caused considerable change in the ge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ud in terms of increase in sulfide content and decrease in pH value. After the treatment by the sea laver treatment acid, the sulfide content of the mud even exceeded the safe limit value for the benthos, which represents undesirable living condition for benthos. Thirdly, series of laboratory fresh seawater infiltration tests for the deteriorated Iida site mud were conducted to illustrate this natural remediation efficiency. It is found that with the infiltration of the fresh seawater, the sulfide content of the Iida site mud was considerably reduced and pH value increased to an acceptable range for benthos living in the tidal flat mu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infiltration time and the hydraulic gradient, the remediation efficiency could be increased.  相似文献   
99.
板岩隔水是相对的。随着水库规模不同,其透水性亦不同。总结和掌握板岩水文地质特性,结合所建工程规模大小,作出技术可行、经济的防渗处理,对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板岩风化、渗漏规模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提出了板岩区水土建筑物防渗处理设计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00.
黄琨  武亚遵  万军伟  肖攀 《中国岩溶》2010,29(4):385-388
根据区域岩溶发育史分析认为,湖北宣恩县落马洞暗河的形成总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在白垩纪末至晚第三纪。在该阶段中,降水主要通过发育于卧西坪岩溶坡立谷地两侧的小型洼地、落水洞汇入地下管道,往卧西坪谷地排泄,在卧西坪一带形成一小型岩溶湖泊的同时,还在谷地西侧形成了下黑槽、铜锣坪、扁洞三个近东西向地下暗河系统。第二个阶段发生在晚第三纪至今。在这一期间,随着区域构造运动的振荡性抬升,岩溶侵蚀基准面不断下降,在谷地内形成了上、下黑槽、铜锣坪落水洞与卧西坪消水洞等垂向岩溶管道,贯通早期形成的东西向管道并袭夺卧西坪和铜锣坪一带的地表岩溶湖水,使得原分散的岩溶水系统通过南北向的主管道集中排泄,形成了多进口的树枝状复杂管道暗河系统。卧西坪岩溶坡立谷内常年遭受洪涝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落马洞地下暗河形成年代较晚,管道规模较小,且洞内坍塌淤积严重,排水能力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流域水土流失管理、疏通河道和新建排水隧洞等治理措施与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