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9篇
  免费   2621篇
  国内免费   2651篇
测绘学   188篇
大气科学   1093篇
地球物理   3597篇
地质学   6132篇
海洋学   2996篇
天文学   95篇
综合类   661篇
自然地理   479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379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593篇
  2018年   408篇
  2017年   415篇
  2016年   482篇
  2015年   527篇
  2014年   691篇
  2013年   627篇
  2012年   654篇
  2011年   710篇
  2010年   598篇
  2009年   656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811篇
  2006年   667篇
  2005年   592篇
  2004年   592篇
  2003年   490篇
  2002年   458篇
  2001年   399篇
  2000年   391篇
  1999年   369篇
  1998年   356篇
  1997年   290篇
  1996年   295篇
  1995年   272篇
  1994年   224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0 毫秒
821.
本文把最佳拟合算法(三点和五点差分格式)及串联偏移方法应用在15°波动方程偏移中。由于拟合法的差分因子随着采样间隔、步长、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与原有的波动方程差分偏移法相比,串联偏移方法能有效的使大倾角归位,克服频散,速度及步长可以灵活变化,运算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822.
过山气流与大兴安岭焚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瑛  傅抱璞 《地理学报》1993,48(5):403-411
本文利用二维大气中尺度数值模式,模拟了冬季1月份大兴安岭东坡的焚风现象,并讨论了该焚风的成因。  相似文献   
823.
824.
825.
826.
电离层赤道异常两日振荡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国外学者对电离层赤道异常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未考虑到大气行星波对潮汐发电机电场的调制效应,因而不能解释赤道异常峰值的逐日变化.本文结果表明二日波对F_2区电子浓度的输运有很大影响.这一方法可以推广到赤道异常各种长周期行星波振荡的数值研究. 本文从非定常等离子体连续方程出发,建立包含行星波振荡对E×B漂移的调制效应的方程,并给出数值模拟的方法以及可与实际观测进行比较的结果.文中取二日波漂移振幅为U_p=0 m/s、5m/s、10m/s,而初位相分别为φ=0°、90°共四种情形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二日波的调制可使赤道异常的时空分布以及异常峰值产生明显的逐日变化.在所选取的模型中,取U_p=5m/s,φ=0°所得到的f_0F_2t的二日分布特征与观测较吻合.而u_p约5m/s的变化能引起异常峰值f_0F_2约1-2MHz的起伏,而二天之内f_0F_2的二个峰值表现出约2-4MHz的起伏.  相似文献   
827.
全波震相分析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全波震相分析法是以弹性波传播理论为基础,以现代数字技术为手段,对地震波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它既包括对单一分量震波观测记录中的各种震相的识别、确认和分析,又包括对多分量震波记录的合成、分析和图示.全波震相分析法涉及震源、射线路径、初动、走时、振幅、波形、时域和空域的瞬态谱、质点振动矢量等诸多方面,因而能更全面地揭示地震波场与地下介质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实例展示在不同领域的研究中全波震相分析的应用情况.全波震相分析法为实现多种波型的联合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8.
本文以太行山为界将华北地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河淮块体,西部为鄂尔多斯块体.利用最小二乘法,从混合路径基阶瑞利面波群速度频散提取两块体的纯路径频散,并反演其地壳、上地幔的层状结构.所得结表果明,两块体的面波频散和地壳、上地幔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东部的河淮块体地壳较薄,地壳内平均速度比西部的鄂尔多斯块体壳内平均速度约低0.13km/s,壳内20km深度左右出现低速层;而西部的块体壳内速度成层递增,未见低速层出现.两块体上地幔顶部速度均偏低,地幔低速层的埋藏深度基本相同.但西部块体地幔低速层厚,且比东部块体地幔低速层的速度约低0.3km/s.  相似文献   
829.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work on multiple scattering based on models of media with randomly distributed scatterers. The scatterers are isotropic and statistically uniform. Measuring distance in terms of mean-free pathL s and time in terms of the mean-free timesL s/V, whereV is the velocity of scattered waves, we have more convenient dimensionless distance and time. It can be shown that after the dimensionless time equals 0.65 energy contributed from multiple scattering becomes predominant. Thus the later coda reflects the effect of multiple scattering rather than single scattering. Treating the seismic record, including starting and tail parts, as a whole, the diffusion theory predicts that at a dense distribution of scatterers and a small distance between source and receiver, codas reflect mainly intrinsicQ i. Of course, this conclusion is coincident with the presumption of the diffusion theory,Q s>Q i. However, from a new integral equation of multiple scattering, which deals with the scattered waves and primary waves separately, the conclusion is similar but clearer. This article quotes the new expression for coda energy in two-dimensional space. It shows that if the receiver is close to the source, the coda decay reflects only intrinsicQ i, then as the distance increases, effects of scatteringQ s, are involved in the decay feature. The theoretical plots of coda decay show that it seems in most cases in the earthQ i should not be smaller than one tenth ofQ s.Project Sponsored by the Joint Earthquake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8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