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东亚西太平洋岩石圈三维结构及其地幔动力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朱介寿 《地学前缘》2007,14(3):1-20
欧亚大陆及其边缘海地区是由约30多块尺度不同、形成时代和性质各异的板块或地块拼合而成。这些岩石圈板块或地块经过长时间的漂移,多次聚合与分离,碰撞与增生,在新生代最后形成现代的拼合欧亚大陆。欧亚大陆及其边缘海的板块或地块可以分为以下六类:(1)前寒武纪巨型克拉通地块及地盾;(2)前寒武纪小型克拉通地块及板块;(3)显生宙造山带及汇聚地块;(4)陆陆碰撞型地块及造山带;(5)新生代边缘海海盆;(6)大陆裂谷盆地及增生地块。高分辨率地震面波层析成像,显示同一类型的板块或地块的岩石圈和软流圈的速度结构十分相似,呈现出其独有的速度分布特征。不同类型板块或地块的速度结构有重大差异。直到400km深度,各个板块和地块的横向差异才逐渐减小。一般而言,前寒武纪克拉通板块及地块的岩石圈巨厚具有高速性质、软流圈很薄或不存在;边缘海、造山带等区域岩石圈较薄和速度较低,软流圈发育。根据欧亚大陆及边缘海地区天然地震层析成像,人工地震剖面数据及其他有关资料,建立了欧亚大陆及其边缘海岩石圈模型。  相似文献   
72.
利用2条衔接并横过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中央隆起的反射地震剖面探测数据,进行了初至波层析成像试验,以揭示羌塘中央隆起的表层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量的反射地震单炮记录初至清晰,长排列接收丰富了浅表构造趋势特征的信息,层析走时射线密度随地下构造的复杂程度而变化。层析反演得到的速度结构显示了高速层起伏剧烈的变化特征,其厚度与地表出露地层的年代负相关。深反射地震初至波走时层析成像可以提供丰富的地壳近地表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73.
跨1679年三河-平谷8.0级地震区完成的单次覆盖深地震反射剖面和浅层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了三河-平谷地震区的地壳结构和断裂的深、浅构造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地壳以TWT6~7 s左右的强反射带为界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厚约18~21 km,下地壳厚约13~15 km.剖面揭示的地壳深断裂和浅部活动断裂具有上下一致的对...  相似文献   
74.
我们研制的DST-3型井间声波探测和井中声波来油系统,用于油气田井间层析成像,分辨率高、可检测度高;用于油层井中震动来油,功率大、作用范围大。该系统在冀东油田投入高104-5井和高105-5井试验,取得了210m井间距、1854.1m—1890m深部油层上较高质量的井间数据,经CT处理,获得了井间声波层析成像剖面。高104-5井1867.6m—1884.8m含油层经过13个小时井下声源震动解堵,这口原已不出油停产的井竟然出现原油自溢流出井口,后下泵抽油恢复产能。试验效果证实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显示该系统将会在油气田开发和开采中发挥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75.
二维电阻率图像重建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电阻率成像方法,即电阻率层析成像.介绍了电阻率成像的几种供收方式,借鉴地震波和电磁波的反投影技术,应用电阻率反投影并联合使用常规算法,即导电α中心法作正演计算、非线性最小二乘法作反演修改,从而进行二维电阻率的图像重建.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实现上述过程的程序,进行了大量数字模拟实验,获得较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76.
地震层析成像在工程勘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杨文采 《物探与化探》1993,17(3):182-192
目前,地震层析成像在许多工程勘测和矿产勘探部门开始试用,迫切需要有这方面的指南性的文章。本文综合介绍地震层析成象的原理、数据采集技术、图象重建的理论和方法,并通过一个成功的应用实例说明方法的应用效果。作为一种新的物探方法,地震层析成象的应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非线性图像重建,文章对存在问题及对策作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77.
本文给出一种适用于现场实时处理的钻孔电磁波层析成像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1)利用行运算(Row-Ation)技术,使得层析处理在仅有640K容量的DOS环境下也能运行自如;(2)反演过程中,采用直方图增强技术对灰度图进行后处理,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改善了图像的质量。所设计的层析处理软件包在模型反演和野外实际资料处理中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8.
中国中南地区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重、磁和天然地震资料对中南地区进行了综合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根据研究区的重、磁异常的分布特征,可将其分为4个重力异常区、3个航磁异常区.根据重力资料反演计算得到的研究区的地壳厚度在295~41 km之间,总的趋势为西厚东薄,地壳厚度与地形起伏基本上呈镜像关系.根据磁力资料计算得到的研究区居里界面在12~40 km之间变化.地震层析成像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速度分布总体上体现了纵横交错的断块特征.在纵向尺度上,江汉-洞庭盆地以及周缘造山带的上地壳结构变化不大,中地壳和下地壳则普遍受到现今构造活动的改造,以致岩石的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它们主要表现为低速区域的扩大,尤其是在地壳下部尤为突出,这与断陷盆地的拉张以及造山带岩石层的底侵和拆沉作用密切相关.通过对研究区地球物理场的分析计算,在研究区共提取主要断裂带34条.根据岩石层板块大地构造理论,依据岩石层结构、地壳结构和结晶基底等深部结构的不同,将研究区中板内不同构造单元——块体作为一级构造单元,块体之间的深大断裂带作为块体的边界——块体结合带,据此原则在研究区中划分出两个一级构造单元,五个二级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79.
在横向剖面法研究的基础上,选取30度和60度倾斜良导体模型,利用有限元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比研究横向剖面法和常规剖面法的异常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两方法对断层的倾向都有较好反映,对倾角难以判定.为研究倾角定量化判定,本文提出了横向剖面电阻率成像方法与常规的电阻率层析成像方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均较准确的反映出断层的倾角变化,前者效果略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80.
StudyofcrustalseismicvelocityintheWeihefaultdepresionbasinbyseismictomographicimagingGUANGYINGXUE1)(薛广盈)YUNYUDING2)(丁韫玉)Z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