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37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446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重熔斑岩型锡多金属矿床具有明显的蚀变、矿化分带性,由含矿岩体向外(或从深部到地表)蚀变分带依次为:碱性长石化带→黑鳞云母云英岩化带→黄玉云英岩化带→绢英岩化带→硅化带→似青盘岩化带;矿化分带为:钨(锡、钼、铜)→锡(钼、铋、锌)→钼(锡、铅、锌)→铅、锌(银、锡)。前两个矿化带与黄玉云英岩化带关系十分密切,钼矿化带与绢英岩化带和硅化带有关,铅—锌矿化带主要产于硅化带与似青盘岩化带叠加部位。  相似文献   
72.
湖南船岭脚锡矿区矿化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船岭脚锡矿为南岭锡多金属成矿带的一大型锡矿床。矿化类型较多,以构造蚀变带-矽卡岩复合型、接触带矽卡岩型锡矿为主,分布于中侏罗世姑婆山岩体接触带,且具分带性,自岩体内接触带往外依次为构造蚀变带-矽卡岩复合型、接触带矽卡岩型。矿化与成矿岩体及构造复合等因素密切相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为一与花岗岩有关的中高温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73.
湘南芙蓉锡矿田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湘南芙蓉锡矿田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芙蓉锡矿田与东坡和香花岭两大锡多金属矿田具有相同的成矿特征和相同的成矿时代,所不同的是芙蓉锡矿田的矿体主要位于大岩基中,其矿体的展布和矿脉(体)的形态及其产状等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铅同位素组成显示其成矿以壳源物质为主,锡多金属成矿与燕山早期晚阶段侵入的细粒花岗岩有关.  相似文献   
74.
建立了金属铟中锡的 ICP-AES 测定方法过程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了对测定结果正确度影响的不确定度来源,评定了各个不确定度度分量、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并通过对标准方法的重复性、再现性等概念的讨论,说明了不确定度值在产品等级判定上的使用。  相似文献   
75.
锡的成矿与花岗岩有着密切关系。为深入了解不同的岩浆组成及流体变化对锡分配行为的影响,以不同化学组成的凝胶和不同的流体分别作为初始固液相,进行了锡在流体与花岗质熔体间的分配行为实验研究。实验温度为850℃,压力为100 MPa。结果显示,当液相为0.1 mol/L的HCl时,熔体组成的变化对锡的分配行为有着明显的影响,锡在流熔体间的分配系数DSn随熔体中碱质(Na2O K2O)含量、钠钾(Na/K)和碱铝(AlK/Al)摩尔比的增加而减小;在固相(富钾过碱质熔体)不变的前提下,DSn随流体相中HC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流体相中HF及K 、Na 浓度的改变对DSn影响不大;流体Cl-浓度和酸度升高有利于锡分配进入流体相。  相似文献   
76.
湖南大义山岩体白沙子岭矿区钨锡矿深部找矿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义山花岗岩体受"大义山式"北西向张扭性断裂构造控制,具多次侵位的特点,与岩体有关的矿产主要为锡多金属矿。本次补勘的白沙子岭锡矿区有云英岩脉型、蚀变岩体型、矽卡岩型等3类锡多金属矿类型。白沙子岭矿段平行排列的矿脉群在平面上整体呈一椭圆形展布,脉群从中间向两侧单脉的长度、厚度、品位逐渐变小,单个脉体从中间向两端厚度、品位逐渐变低。矿脉两端顶底板断层面上见到产状完全相反的擦痕,推断深部存在着一个椭圆形隐伏母岩体,成矿母岩的上部会形成蚀变岩体型矿体。为此本次补勘工作施工了一坑内深钻,上部见到了蚀变岩体型富锡矿体,下部见钨矿,预测深部找矿有较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7.
朱汗青 《福建地质》2006,25(1):25-31
重点介绍了江西云山地区邓家山锡矿床的地质特征,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邓家山锡矿成矿作用主要受后期北北东向构造蚀变带控制,主要矿化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带型。成因类型属高-中温热液交代-充填型矿床为主。  相似文献   
78.
"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型的适用性及其对深部找矿的意义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我国地质工作者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五层楼"找矿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深部找矿的新进展,重点探讨了"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型的适用性."五层楼+地下室"作为找矿模型不但适合于赣南-粤北地区,也适用于赣中的徐山矿区,在南岭外围的其他矿区如广西的大明山地区和云南的老君山地区也有适用性;除了石英脉型钨矿之外,"五层楼+地下室"模型也适用于钨矿之外的其他矿种,如广西大厂的锡多金属矿区;对于其他类型的矿种和矿床类型,如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妨理解为倒转的"五层楼+地下室".当然,"五层楼+地下室"找矿模型的运用也是有条件的,需要结合具体矿区的具体成矿地质条件来综合把握,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79.
Assemblag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ore minerals from the Yamato mine, Yamaguchi Prefecture, Japan,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o clarify its characteristics as a skarn deposit. Special attention was paid to silver‐, bismuth‐, cobalt‐, and tin‐bearing sulfide minerals and native gold at the mine, which are described here for the first time. Samples of arsenopyrite‐dominant massive ore, and garnet‐rich, clinopyroxene‐garnet‐rich, and wollastonite‐bearing skarn or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mine dump. Arsenopyrite is the most abundant ore mineral (>80 vol.%) in the massive ore, in association with both As‐poor/free and As‐bearing pyrite. The major ore minerals in the skarn specimens are pyrite, pyrrhotite, arsenopyrite, chalcopyrite, galena, and sphalerite, along with minor argentite, Ag‐Pb‐Bi sulfate, matildite, bismuthinite, native bismuth, molybdenite, scheelite, stannite, stannoidite, cassiterite, cobaltite, gersdorffite, and Co‐rich violarite. In addition, native gold is observed in the interstices of gangue minerals. Based on the mineral assemblages and textures of the specimens examined, the major ore minerals form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mineralization, and the Bi‐, Ag‐, Co‐, Ni‐, As‐ and Sn‐mineralization occurred in the middle stage. Native gold was deposited in the late stage. The estimated formation temperature of the middle mineralization stage was 312±5 °C, according to iron and zinc partitioning between stannite and coexisting sphalerite. The minera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ner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Yamato mine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common skarn‐ and vein‐type ore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 ilmenite‐series granitoids in the San‐yo and San‐in districts.  相似文献   
80.
个旧锡矿区域地壳演化与成矿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是驰名中外的特大型矿床,过去认为是燕山晚期“花岗岩岩浆期后气液矿床”。但通过探讨区域上前震旦纪地壳演化、震旦纪-早古生代地壳演化、泥盆纪-三叠纪地壳演化以及侏罗纪-第四纪地壳演化,以及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发现个旧矿区至少经历了印支中晚期海底基性火山-沉积成矿、印支中晚期海底喷流热水沉积成矿、燕山晚期花岗岩叠加改造成矿以及喜山期陆相表生沉积成矿作用,厘定了个旧锡矿区的印支中晚期海底基性火山.沉积Sn-Cu-Zn(Au)矿床系列、印支中晚期海底喷流-沉积Sn-Cu-Pb-Zn矿床系列、燕山晚期花岗岩叠加改造Sn-Cu-W-Be-Bi-Pb-Zn-Ag矿床系列、喜山期陆相表生沉积砂矿矿床系列等4大矿床系列及12种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