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6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1195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3474篇
海洋学   44篇
综合类   151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花岗岩成因类型对成矿作用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耿彪  伍跃中 《西北地质》2010,43(4):134-142
祁漫塔格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的西段,中酸性花岗岩浆侵入活动强烈,断裂构造十分发育,矿产资源丰富。区内大多数矿产都直接或间接的受花岗岩浆作用控制,笔者利用研究区花岗岩体的成因分类结果,以与加里东期和印支晚期花岗岩浆作用有关的几个典型矿床为例,简要阐述花岗岩成因类型对成矿作用的控制。结果显示,祁漫塔格地区同时期形成的花岗岩体,花岗岩成因类型不同,其所形成的矿产也不同;而不同时期形成的花岗岩体,花岗岩成因类型相同,其所形成的矿产也较接近。加里东期以A型或(A+S)型为主的花岗岩类形成了白干湖-戛勒赛超大型钨锡矿,而同期以I型为主的花岗岩类形成了乌兰乌珠尔铜锡矿。加里东期与印支晚期同以I型为主的花岗岩类,虽然成矿时代不同,却都形成了矿种相近的乌兰乌珠尔铜锡矿和卡尔却卡铜钼矿。  相似文献   
932.
黑龙江多宝山成矿区找矿新进展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成印  王根厚  李永胜 《地质通报》2010,29(203):436-445
近年来,多宝山成矿区先后发现了小泥鳅河金矿、三道湾子金矿、争光金锌矿、铜山金矿、上马厂金矿、小新屯金矿点等一大批金银钼锑资源潜力很大的化探异常。依据这些新的矿产勘查和区域地质调查新成果,总结了多宝山成矿区近年来取得的新近展及其地质意义。目的是为多宝山地区的整装勘查与资源潜力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3.
老矿区面临着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和保证矿山长远发展的挑战.对其深部资源量进行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江西城门山铜矿深部铜资源量的预测为例,以富Cu地质体为资源量计算对象,通过函数拟合积分和三维地质体可视化模型,探讨用面金属量积分法和三维地质体块段法进行深部铜资源量预测的原理和具体操作流程.最后尝试利用这2种方法计算第一空间(0~-500m)和预测第二空间(-500~-1000m)的资源量.结果表明:第一空间2种方法均可行,计算结果与传统的储量计算结果十分接近;第二空间资源量预测以三维地质体块段法为宜.当铜矿体边界品位指标分别为0.3%和0.2%时.三维地质体块段法预测深部资源量为57.97×10~4t和137.58×l0~4t,深部铜资源量主要集中在似屡状含Cu黄铁矿中(I号矿体).  相似文献   
934.
黑龙江多宝山成矿区找矿新进展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多宝山成矿区先后发现了小泥鳅河金矿、三道湾子金矿、争光金锌矿、铜山金矿、上马厂金矿、小新屯金矿点等一大批金银钼锑资源潜力很大的化探异常.依据这些新的矿产勘查和区域地质调查新成果,总结了多宝山成矿区近年来取得的新近展及其地质意义.目的是为多宝山地区的整装勘查与资源潜力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35.
利用碳氧同位素组成可以很好地判别其形成的沉积环境.以内蒙古大井矿床为例,对该矿床16个菱铁矿样品进行碳、氧同位素分析,δ13CPDB变化范围为-1.8‰~-6.6‰,δ18OVPDB变化范围为-23.1‰~-17.3‰.根据矿物δ13C与δ18O值投影到δ13C-δ18O图解中,样品数据在图中的投点落入热水沉积区,说明其形成过程中具有热水沉积作用的发生.古温度可以通过T=16.998-4.52(δ18cO-δ18wO)+0.03(δ18cO-δ18wO)2计算,其形成时的温度平均值为117℃,比海底和湖底的温度要高得多,主要原因在于热水流体参与成矿.碳酸盐的成矿环境可以通过公式Z=2.048(δ13C+50)+0.498(δ18O+50)计算:Z值大于120,表示成矿环境为海水;如果Z值小于120,表示成矿环境为淡水或湖水.内蒙古大井矿床菱铁矿的Z值为100~114,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大井矿床形成的古环境为深水湖泊环境.通过对碳氧同位素的分析,结合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以及微量元素组成,认为在大井矿床成矿的早期阶段曾经发生过热液沉积作用,本次研究不仅有利于全面理解和认识大井矿床成矿过程的全貌,而且有益于对古湖相环境热液事件的探索.  相似文献   
936.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674987110000125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Carbonatites are commonly related to the accumulation of economically valuable substances such as REE.Cu,and P.The debate over the origin of carbonatit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associated silicate rocks has been ongoing for about 45 years.Worldwide,the rocks characteristically display more geochemical enrichments in Ba,Sr and REE than sedimentary carbonate rocks.However,carbonatite's geochemical features are disputed because of secondary mineral effects.Rock-forming carbonates from carbonatites at Qinling.Panxi region,and Bayan Obo in China show REE distribution patterns ranging from LREE enrichment to flat patterns.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a Sr content more than 10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secondary carbonates.The coarse- and fine-grained dolomites from Bayan Obo H8 dolomite marbles also show similar high Sr abundance,indicating that they are of igneous origin.Some carbonates in Chinese carbonatites show REE(especially HREE) content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whole rocks.These intrusive carbonatites display lower platinum group elements and stronger fractionation between Pt and Ir relative to high-Si extrusive carbonatite.This indicates that most intrusive carbonatites may be carbonate cumulates.Maoniuping and Daluxiang in Panxi region are large REE deposits.Hydrothermal fluorite ore veins occur outside of the carbonatite bodies and are emplaced in wallrock syenite.The fiuorite in Maoniuping has Sr and Nd isotopes similar to carbonatite.The Daluxiang fiuorite shows Sr and REE compositions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Maoniuping.The difference is reflected by both the carbonatites and rock-forming carbonates,indicating that REE mineralization is related to carbonatites.The cumulate processes of carbonate minerals make fractionated fluids rich in volatiles and LREE as a result of low partition coefficients for REE between carbonate and carbonatite melt and an increase from LREE to HREE.The carbonatite-derived fluid has interacted with wallrock to form REE ore veins.The amount of carbonatite dykes occurring near the Bayan Obo orebodies may support the same mineralization model,i.e.that fluids evolved from the carbonatite dykes reacted with H8 dolomite marble,and thus the different REE and isotope compositions of coarse- and fine-grained dolomite may be related to reac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937.
关于变质深熔作用与成岩成矿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兆麟 《地学前缘》2001,8(3):29-38
变质作用与地壳形成演化过程密切伴生 ,并与成岩、成矿作用具密切关系。从动力学系统分析 ,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变质深熔作用是温压递进性变质作用。变质深熔作用是变质过程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独特的温压、热力学、动力学及地球化学特性 ,文中定义为变质深熔系统 ,简称MAS ,它是由物质来源、能量来源、作用形式 ,物质转移与富集 ,形成时间与位置等要素组成。文中列举与变质深熔作用有关的花岗质岩石及矿床实例 ,并据MAS要素分析其成岩、成矿机制 ,剖析了哀牢山变质带、云开变质带花岗质岩石属变质深熔成因 ,变质带中伟晶岩矿床、剪切带金矿床形成与变质深熔作用具密切关系。当前国际上十分重视在矿床形成和物质转移中的变质作用研究 ,因此深入开展变质深熔作用与成岩、成矿关系研究具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8.
王登红 《地学前缘》2001,8(3):67-72
自核幔边界上升的物质 ,当其汇聚成圆柱状的结合体 ,并因其相对于周围地幔环境来说具有温度更高、活动性更强、粘度更低等特点而能够上升到壳幔边界时 ,一般可以演化成为具有宽厚的冠状构造和细长的尾部构造的地幔柱。地幔柱进一步与地壳发生作用 ,可以在地表记录下一系列的热点或形成巨大的火成岩省。根据地幔柱最后出露的位置 ,可以将其分为洋壳和陆壳环境下产出的两种基本类型 ,也可以根据其演化历史分出不同的阶段 ,如初始阶段、上升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中国西南部地区可能经历了两次以上的地幔柱冲击 ,二叠纪的峨眉山玄武岩是一个古生代晚期演化比较彻底的地幔柱留下的记录 ,而新生代以来的地幔柱活动可能正在发育 ,深部物质的大规模上隆可能是青藏高原隆升的一个原因 ,大量的散布的幔源岩浆活动和流体作用可能是中国西南部大规模成矿作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39.
过去20年矿床事业发展的概略回顾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文章概略回顾了过去20年在找矿和成矿理论研究方面获得的若干重要成就。指出这一阶段虽在一些国家存在矿业不景气,但找矿进展,特别是金、铜矿床、仍很出色。矿业中国都强调了超大型矿床的重要性。在成矿理论方面,主要就多样复杂的海底成矿,三大巨型成矿域,成矿模式,中酸性岩浆岩及有关成矿作用,层控矿床,同位素、微量元素及气液包裹体运用于成矿等问题的研究历史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940.
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对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及其岩石包体中的包裹体进行了较系统的岩相学、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研究。通过岩相学观察发现了 3类包裹体 ,即晶质熔融包裹体、流体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资料表明 ,本区的岩浆流体成矿演化可分为 3个阶段 :岩浆阶段 ( >12 5 0~ 90 0℃± )、过渡岩浆阶段 ( 90 0~ 75 0℃± )和岩浆期后热液阶段 ( <75 0℃ )。部分熔浆的温度之高 (可达 12 5 0℃ ) ,表明其可能是底侵幔源岩浆同熔下地壳形成的。在老庙基岩体、小铜官山岩体、鸡冠石岩体和小陶家岩体中产有晶质熔融包裹体、流体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这 3种包裹体 ,表明相应的岩浆流体演化具有连续性、继承性和阶段性 ,其对应的成矿溶液以岩浆热液为主 ;与此不同的是 ,在鸡冠山岩体和白芒山岩体中仅产有晶质熔融包裹体和流体包裹体两种类型的包裹体 ,表明相应的岩浆流体演化不具连续性 ,其对应的成矿溶液以天水热液为主。此外 ,在小铜官山岩体和鸡冠石岩体的中酸性侵入岩中 ,发现了不混溶包裹体 ,其可能是在压力释放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