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96篇 |
免费 | 781篇 |
国内免费 | 67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0篇 |
大气科学 | 14篇 |
地球物理 | 338篇 |
地质学 | 2612篇 |
海洋学 | 1406篇 |
天文学 | 31篇 |
综合类 | 207篇 |
自然地理 | 1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90篇 |
2021年 | 123篇 |
2020年 | 132篇 |
2019年 | 152篇 |
2018年 | 134篇 |
2017年 | 148篇 |
2016年 | 166篇 |
2015年 | 157篇 |
2014年 | 214篇 |
2013年 | 222篇 |
2012年 | 226篇 |
2011年 | 239篇 |
2010年 | 206篇 |
2009年 | 219篇 |
2008年 | 208篇 |
2007年 | 204篇 |
2006年 | 173篇 |
2005年 | 182篇 |
2004年 | 163篇 |
2003年 | 146篇 |
2002年 | 148篇 |
2001年 | 116篇 |
2000年 | 124篇 |
1999年 | 123篇 |
1998年 | 83篇 |
1997年 | 88篇 |
1996年 | 87篇 |
1995年 | 73篇 |
1994年 | 82篇 |
1993年 | 72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7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8篇 |
1976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42.
依靠大量的岩心观察、测井、地震和分析化验资料,对东濮凹陷北部古近系沙三中段沉积体系类型、分布规律和充填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沙三中段主要为湖相背景下各类三角洲前缘沉积,如扇三角洲前缘、辫状三角洲前缘和正常三角洲前缘。在沉积体系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区北区、中区、南区3个不同区带沉积充填特征,并建立了整个凹陷北部沉积相平面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43.
在对滇东南区域地质及锰矿研究成果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以中三叠世拉丁期含锰建造的沉积相研究为基础, 把滇东南的法郎组中的锰矿总结为碎屑岩建造中的斗南式锰矿和碳酸盐岩建造中的白显式锰矿两类, 从解析典型锰矿床的沉积格局入手, 研究了中三叠世拉丁期典型矿床的岩相古地理特征。斗南锰矿形成于礁(滩)后泻湖的滨浅海碎屑岩建造相区、台地碳酸盐建造相区和斜坡碎屑岩建造相区中, 在斜坡碎屑岩建造相内多具有异地堆积的重力流沉积。白显锰矿形成于局限台地水体较为滞流的泻湖相-潮坪相中。在不同沉积格架下, 海水物理化学条件、水动力环境、生物作用和同生断裂活动是影响聚锰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4.
通过大量的野外剖面观察和盆地内钻井岩心的详细描述,综合测井资料,从岩石类型、结构、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及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等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地区下二叠统太原组和山西组沉积相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原组主要发育陆棚、海岸、冲积扇和三角洲等沉积相,海岸沉积相包括障壁岛、潟湖和潮坪沉积,三角洲沉积相可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山西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河流、曲流河三角洲、湖泊和海岸沉积相,其中河流沉积相包括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曲流河三角洲沉积相可划分为曲流河三角洲平原、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而湖泊沉积相以浅湖沉积为主,海岸沉积主要为潟湖沉积。太原期,海相沉积占主导,主要分布于银川—榆林北部一线以南广大地区,并且从东西两侧至中部地区由浅海陆棚沉积和滨浅海过渡为潟湖沉积和潮坪沉积,其间发育障壁岛。盆地西北缘发育冲积扇和扇三角洲沉积,北部广大地区以三角洲沉积为主,自北向南依次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山西期,海水从盆地东南部退却,整体演变为海陆过渡相沉积,盆地北部乌达—杭锦旗—鄂尔多斯一线发育冲积扇沉积,向南至靖边一带依次发育辫状河和曲流河沉积,靖边以南至延安以北地区以三角洲平原沉积为主,向南至同心—庆阳一线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盆地南部彭阳—泾阳地区主要为浅湖沉积,再向南发育物源来自南部的三角洲沉积,在东南部武乡—义马一带为潟湖沉积。 相似文献
45.
西藏纳木错盆地116ka以来沉积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湖相或湖滨相沉积的铀系等时线年龄测定结果,116kaB.P.以来,在西藏纳木错沿岸,发育了拔湖48m以下的6级湖岸阶地和拔湖48m以上,最高至139.2m的高位湖相沉积.可划分出3个沉积相组合,其演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①116~72kaB.P.,为深湖环境,古湖面拔湖高于现今纳木错140~48m;②72~37kaB.P.,为半深湖环境,拔湖为48~26m;③37~30kaB.P.,为浅湖环境,拔湖26~19m;④30kaB.P.以来,湖水逐渐变浅,拔湖<19m.纳木错盆地沉积与青藏高原隆升响应关系,揭示出高原自116kaB.P.以来先后经历了稳定期、持续逐步较快隆升期(116~37kaB.P.)、急剧强烈阶段性隆升期(37~30kaB.P.)和较稳定期(30kaB.P.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是一个多阶段、不等速和非均变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46.
文中首先介绍了DOT2008A模型建立的原理和方法,利用我国48个长期验潮站19 a连续观测数据验证DOT2008A模型的精度,其均方差为0.118 m,残差的标准偏差为0.086 m;联合多源测高卫星建立的海面地形模型数据验证DOT2008A的精度,均方差为0.106 m,残差的标准偏差为0.099 5 m,且其残差分布图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从实验结果来看,DOT2008A模型在我国周边海域精度较高,其建立方法较为合理,转化应用价值较高;同时与多源测高卫星建立的海面地形比较结果来看,验证了自主建立的海面地形模型的正确性,对建立我国高精度海面地形模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7.
Garnet-bearing Granulite Facies Rock Xenoliths from Late Mesozoic Volcaniclastic Breccia, Xinyang, Henan Provinc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ENG Jianping SUN Min LU Fengxiang WANG Chunyangand ZHONG Zengqiu Faculty of Earth 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China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ina 《《地质学报》英文版》2001,75(4):445-451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primary results of petrologic, mineralogical and petrochemical studies of garnet-bearing granulite facies rock xenoliths from Xinyang, Henan Province. These xenoliths, which are found in a pipe of late Mesozoic volcaniclastic breccia, are of high density (3.13-3.30 g/cm3) and high seismic velocity (Vp = 7.04-7.31 km/s), being products of underplating of basaltic magmas and had experienced granulite facies metamorphism. The underplating and metamorphism took place before the eruption of the host rock. Petrographical studies and equilibrium T-P calculations show that these xenoliths were captured at a 49 km depth and experienced at least a 16 km uplift before they were captured. The dynamics of the uplift could be related to the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between the North China plate and the Yangtze plate during the Triassic. 相似文献
48.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具有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但对研究区沉积相研究成果却相对较少,成为蜀南地区唯一的一块面积大而勘探程度低,烃源和保存条件好、具备多套储产层的勘探潜力区域,本文根据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剖面结构特征将研究区须家河组四段划分为三角洲和湖泊2种沉积相类型,三角洲相可进一步划分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而湖泊沉积相在研究区中只发育浅湖亚相,并对各沉相的沉积微相构成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在上述沉积相研究基础上,以须四段各亚相为编图单元,编制了各亚段的岩相古地理图,并对其时间演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表明须四段各亚段由南至北均具有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浅湖的古地理展布特征。研究成果的取得,为进一步的储层预测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49.
根据研究区实测露头剖面沉积构造、岩矿、沉积地球化学、粒度分析、古流向资料、重矿物及沉积相的综合研究,结合地层、古生物、区域岩性资料等,对研究区石炭纪岩相古地理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区早石炭世有5个古陆,即阿勒泰古陆南准噶尔古陆、敦煌-走廊古陆、阿拉善古陆、陇西古陆;有10个沉积相区,即库马苏滨浅海相区、布尔津-富蕴滨浅海相区、博格达滨浅海区、北准噶尔深海-半深海相区、北天山半深海-深海相区、克拉美丽冲积扇-湖泊相区、克拉玛依冲积扇-湖泊区、南天山-北祁连滨浅相区、柴达木碳酸盐台地相区、中祁连滨浅海相区。晚石炭世的岩相古地理与早石炭世相比,既有继承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古陆范围有所小;有5个古陆,即阿勒泰古陆、北准噶尔古陆、马鬃山古陆、敦煌-阿拉善古陆、中天山古陆;有9个沉积相区,即库马苏河湖相区、布津-富蕴河湖相区、克拉美丽-巴里坤滨浅海相区、博乐-库尔勒-红柳园滨浅海相区、克拉玛依-哈密半深海-深海相区、乌鲁木齐生物滩丘区、柴达木碳酸盐岩台地相区、宗务隆山浅海-半深海相区、祁连滨浅海相区。半深海-深海相区、滨浅海相区和三角洲相区是较为有利的气分布区。 相似文献
50.
孤岛油田南区馆1+2砂层组细分对比标志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沉积学和储层地质学理论,以孤岛油田南区馆1+2砂层组高弯曲流河沉积为例,充分利用密井网条件下的测井资料,研究储层细分对比中的标志类型、特征、分布及其应用。首先,介绍了馆1+2砂层组的测井响应、地震反射等宏观特征;接着,利用感应电导率曲线、自然电位曲线的响应特征寻找细分对比标志;然后,将选取的标志联合使用得到孤岛油田南区馆1+2砂层组的顶面构造图。结果表明:研究区缺少全区性标志,但存在局部性标志;局部性标志有泥岩类、砂岩类、"钙质尖"类、砂泥组合类等4类;泥岩类标志表现出高感应电导率特点,砂岩类标志表现为低电阻率,自然电位曲线呈"箱形"或小型的"钟形","钙质尖"类标志表现为高电阻、高微电阻、低声波时差,低自然电位值的尖锋,砂泥组合类标志表现为感应曲线特征的可对比性强;泥岩类和砂岩类标志分布面积较大,呈局部连片状;"钙质尖"类和砂泥组合类标志分布面积较小,呈条带状;上述4类标志在平面上的叠合分布完全覆盖研究区。总之,充分利用好局部性标志,同样能够很好地进行类似地区的储层细分对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