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6篇
  免费   793篇
  国内免费   396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1103篇
地质学   2097篇
海洋学   281篇
天文学   1482篇
综合类   154篇
自然地理   37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92.
93.
泌阳凹陷安棚油田核三段储层天然裂缝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岩芯裂缝观察结果,通过与FMI,MAIN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对比,系统描述天然裂缝在成像测井上的影像特征,对地层裂缝特征参数进行了确定.成果反映出核三段地层中的裂缝主要为垂直裂缝倾角在80°~90°之间.走向在100°~110°左右,宽度一般小于1 mm,裂缝长度主要在30 mm以内.  相似文献   
94.
李保侠 《铀矿地质》2003,19(1):48-52,57
本文阐述了在地质找矿中从地质角度对综合测井曲线解释的重要性;指出了测井曲线的一般特点和特殊优点;尤其对致密钙质岩石在测井曲线上的表现形式及其厚度确定做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测井曲线解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5.
利用超声波扫描成像测井技术,在地质灾害的预防与环境保护中可以检测由于采矿而形成的冒落带、裂隙带、离层带、洞穴及软弱层的存在状况及部位,测定基岩风化蚀变程度及深度,在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的治理时可以监测治理的质量,提供了直观精确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6.
钾-氩和氩-氩定年样品的送样要求及预处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介绍了K-Ar和Ar-Ar法定年样品的送样要求及实验室预处理程序,样品粒度以250~180μm为宜;用量则视样品的K含量和年龄情况而定,K含量越高、年龄越老,所需样品量越少,多数样品的用量在几十至几百毫克;对于年龄情况不清楚的样品,10~20g手标本或者1~2g合适粒度的样品可以保证用量。全岩样品常受蚀变和捕虏晶的影响,有效的预处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这些干扰因素。文章还介绍了用稀HNO3消除碳酸盐、1.7mol/L HF消除轻微蚀变的影响以及电磁选剔除捕虏晶的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97.
地下水矿化度是划分地下咸淡水的重要参数,过去人们常用手工计算。但由于涉及的参数众多,计算过程烦琐,人工计算不仅速度慢,而且容易出错。一种利用Visual Fortrain和C^ 编制的批量计算地下水矿化度的软件系统,可有效地解决这类烦恼。该系统根据事先由电(磁)测深资料反演出的真电阻率数据,借助水文地质资料划分出不同区块的孔隙度、水质类型及温度等参数,自行判别计算公式,在数秒内可算完一条电(磁)测深剖面下的地下水矿化度。经实际试算,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8.
岩石受压破裂的ULF和LF电磁前兆信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实验观测到了4类岩性、18块样品在单轴压力下直至破裂发生全过程中的ULF和LF电磁前兆信号。这些不同频率的信号是零散出现的,其形态为一组组脉冲,宽度为4ms~16ms,幅度为0.1mV~1.4mV。实验发现具同一谐振频率的天线收到的信号频次与其相对于裂缝的位置和方位有关。结果还表明,电磁前兆信号的频度与岩样强度有关,抗压强度高的岩样电磁前兆信号多。微破裂可能产生了偶电层,在破裂过程中向外辐射,产生了LF频段的磁信号,ULF磁信号则主要由压磁效应产生。  相似文献   
99.
邓韫 《华南地震》2003,23(1):51-56
根据1900~2000年中国大陆、台湾及全球地层记录及前人的研究,论证了地层周期存在的可能性及形成机制。作者认为,是太阳活动、月球运动轨道及各行星运动轨道的周期性变化,通过磁力及万有引力改变地球内部物质的分布,从而引起地球自转速度的周期性变化,最终致使地展出现周期性的活跃期及平静期。  相似文献   
100.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magnetic fabric of samples from several successive lava flows emplaced under similar conditions can allow determination of the mean flow direction when magnetic fabric data from individual flows do not lead to reliable result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btained flow direction and the present dip direction indicates that the flows were tilted after emplacement. For 2 successive series of flows on the Jeanne d’Arc Peninsula presently NNW dipping, this method shows lava emplacement along a SSW–NNE direction. This indicates a gentle tilting acquired during a period of weak deformation in the whole archipelago. Additionally, the magnetic fabric data allow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emplacement of these two series of lava flows and of formation of the local thick conglomerate interbedded between these se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