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6篇
  免费   793篇
  国内免费   396篇
测绘学   67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1103篇
地质学   2097篇
海洋学   281篇
天文学   1482篇
综合类   154篇
自然地理   37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32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我国磁法勘探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管志宁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299-307
简要概述了我国磁法勘探50年来的研究与进展,主要包括:地面、航空与海洋磁测工作,磁力仪研制与生产,磁异常处理与转换技术,磁异常解释理论与方法,岩石磁性研究,磁法勘探在基础地质研究、固体矿产勘查、油气勘查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2.
低纬度地区(尤其是磁赤道附近)磁场化极是长期以来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这里提出的方法只时常规化极稍加改进,通过时化极因子的频点偏移,避开无界点,使化极结果改善很大,甚至在赤道上也可以化极。它既有很高的精度,又因仍是在频率域内进行,故计算方便、快速,非常适合大面积的资料计算  相似文献   
123.
根据矿床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磁异常与金矿体的关系,地球化学异常及其垂向分带规律,归纳出矿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模式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4.
综合利用岩心分析、测井及动态开发资料研究了扶余油田西一、二区北的剩余油分布规律,所研制的油田中、高含水期确定小层剩余油分布图,解决了油田开发中的动态预测小层剩余油分布的难题,并且对1982年和1992年底的剩余油分布规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5.
古埃磁天平法研究磁流体的磁性及稳定性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根据古埃磁天平的测量原理和磁流体的超顺磁性质,首次使用古埃磁天平研究了磁流体的磁性,利用磁流体的磁增重随时间的变化,研究磁流体的稳定性,并用实验证明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6.
用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化学吸附在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表面,制备得到强生物亲合性的水基磁流体。这种磁流体在磁性药物载体、磁共振造影剂和磁高热治疗肿瘤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用体系的电导和旋光度参数表征了两种氨基酸化学吸附在磁粒子表面的过程,研究了酸度、氧化钠浓度、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吸附等因素对磁流体的磁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磁测量表明,该磁流体对空气较敏感,60天后饱和磁化强度衰减17%;若保存在磨口瓶中,60天后饱和磁化强度基本不变,可应用于生物医药中。  相似文献   
127.
鄂西地区完整灰岩地层的视电阻率、密度、声波、自然伽马等曲线形态受灰岩胶结物质成份和泥质含量影响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当灰岩地层受到构造、溶蚀作用产生破碎带、岩溶、裂隙等不良地质体或存在地下含水体时,各测井物理参数发生变化并在曲线形态上呈现异常反映,据此可以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类型进行准确判断。测井技术在鄂西地区灰岩地区隧道深孔勘探中的应用,补充、验证了钻探资料,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8.
龙凡  韩天成 《地下水》2004,26(1):43-47
本文通过联剖、电测深、磁法和测温法等综合工作成果,分析、推断出汤上屯热水构造的产状、性质和热水出露条件,圈定出了热水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29.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has been used as a quantitative or semi‐quantitative proxy for reconstructing the summer monsoon intensity 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based on extensive studies on climatic or/and environmental mechanisms producing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signatures. However, the precise nature of the link between past climates and the susceptibility signatures has remained uncertain primarily due to lack of our understanding in the ?nalizing and preserving processes of the signatur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amine the reliability or acceptability of this summer monsoon proxy from non‐magnetic perspectives of soil‐forming processes. We chose nine sections along two transects: one across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and another across the eastern part. Several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from our analytical data. First, clay translocation within the S1 palaeosol pro?les, as indicated by ?eld‐observed clay coatings on ped faces in Bt and Bk horizons and demonstrated by laboratory‐analysed clay contents, must have moved some of the magnetic minerals downward so that the susceptibility re?ects only the post‐translocation distribution of the magnetic‐susceptibility‐producing minerals. Second, the best‐developed palaeosol S1S3 at most of the sections studied is not expressed by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because this palaeosol developed in underlying coarse loess (L2) and coarse textures tend to lower the susceptibility. Third, carbonate concentration is normally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r simply suppresses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peak when the susceptibility enhancement exceeds the carbonate dilution effect. To conclude, extreme caution must be observed when using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signatures to retrieve high‐resolution records of the last interglacial palaeoclimate in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30.
张德权  贺颢  张彦林  陈韶 《物探与化探》2004,28(4):298-299,319
通过1个实例,说明应用测井方法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可了解区域范围内地下隐伏构造和不同层系的地层岩性在空间上的展布,找出赋存地下水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