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1篇 |
免费 | 169篇 |
国内免费 | 51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篇 |
大气科学 | 186篇 |
地球物理 | 158篇 |
地质学 | 927篇 |
海洋学 | 466篇 |
天文学 | 9篇 |
综合类 | 125篇 |
自然地理 | 1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56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53篇 |
2018年 | 45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58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82篇 |
2012年 | 70篇 |
2011年 | 94篇 |
2010年 | 72篇 |
2009年 | 104篇 |
2008年 | 77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116篇 |
2005年 | 74篇 |
2004年 | 63篇 |
2003年 | 76篇 |
2002年 | 68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59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35篇 |
1996年 | 48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31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12.
斑纹鲟凝集素(CFL)的初步研究Ⅱ.CFL的分子组成及性质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化方法对斑纹鲟(Charybdis feriatus)凝集素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斑纹鲟的血清中有动物红细胞和微生物细胞凝集活性的凝集素(Charybdis feriatuslectin,CFL),其活力表现依赖于Ca2+,并为多种糖所抑制;CFL对40℃以上的温度敏感,其活力在pH6.0~8.0内稳定.经巯基乙醇处理和未经巯基乙醇处理的CFL在SDS-PAGE上均为一条蛋白带,说明斑纹鲟凝集素不含二硫键,且只有一种亚基,分子量为40.8 kDa,CFL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其富含酸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13.
免疫多糖对栉孔扇贝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在栉孔扇贝的血清、血细胞和肝脏提取液中均发现有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其中,ACP和ALP在肝脏中的活性最高。采用1.0%的虫草多糖或海藻多糖作为免疫药物,对栉孔扇贝进行注射刺激后,发现血清中的ACP、ALP和SOD活性有显著提高,血细胞中的ACP和SOD活性也有所增加,而肝脏提取液的这三种酶活性的变化不很明显。研究认为这两种多糖具有增强栉孔扇贝免疫活性的作用,在水产养殖业中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4.
虾青素是一种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类胡萝卜素,而雨生红球藻是天然虾青素的主要来源。本文以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为材料,研究了植物激素玉米素和水杨酸对雨生红球藻的生长、虾青素含量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别添加5种浓度的玉米素或水杨酸,结果发现0.05mg/L玉米素或25mg/L水杨酸处理5d后雨生红球藻虾青素积累最多。该浓度玉米素或水杨酸可显著提高光胁迫下藻细胞密度,最高分别达到3.4×10~5cell/mL和3.0×10~5cell/mL;同时玉米素与水杨酸组中虾青素含量显著上升,分别为1.7%和1.6%,比对照组分别增加29.2%和25.6%。玉米素缓解了高光逆境条件下光合作用基因——Rubisco大亚基(rbcL)及其活化酶(rca)、碳酸酐酶(ca)的下调表达,但对虾青素合成途径β-胡萝卜素酮化酶基因(bkt)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而水杨酸则相反,在胁迫后期不能缓解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下调表达,但可使bkt基因显著上调,最高可达对照组的2.5倍。本研究首次比较了玉米素和水杨酸对雨生红球藻生长和虾青素积累的影响,发现玉米素比水杨酸具有更好的促进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积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南海沉积物细菌胞外蛋白酶在家族水平上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产蛋白酶细菌及其分泌的胞外蛋白酶在降解有机氮以推动海洋氮循环进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对这二者多样性的认识非常有限。本研究自南海沉积物中筛选得到90株产蛋白酶细菌,并通过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了其胞外蛋白酶在家族水平上的多样性。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筛选的产蛋白酶细菌均属于Gammaproteobacteria纲,且大多数属于Alteromonadales目和Vibrionales目的不同属。对其中14株菌株的14个胞外蛋白酶的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所有这些蛋白酶属于金属蛋白酶的M4家族或丝氨酸蛋白酶的S8家族。本研究提供了海洋沉积物产蛋白酶细菌在类群及其胞外蛋白酶在类型上的新细节,这将有助于全面了解微生物酶促降解海洋沉积物有机氮的过程和机理。 相似文献
16.
M. F. Barker 《新西兰海洋与淡水研究杂志》2013,47(1):139-158
The larval stages of the acorn barnacles Chamaesipho columna, Chamaesipho brunnea, Elminius plicatus, Elminius modestus, Balanus trigonus, and Tetraclita purpurascens are described from larvae reared in the laboratory. A key and a table are included for separating larval stages and species. Skeletonema costatum appears to have a wide application as a food in the rearing of larvae of the Balanidae. The two Chamaesipho species show typical chthamalid characters of hispid antennal setae and unilobed labrum.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larvae of Elminius plicatus and Tetraclita purpurascens support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 plicatus as a tetraclitid. 相似文献
17.
The diatom genus Pseudo-nitzschia blooms throughout New Zealand's coastal waters. More than a decade of monitoring data were analysed in this study and seasonality was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the appearance of Pseudo-nitzschia blooms. Austral spring and summer were the main bloom periods, although there were reg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January 2000 and August 2011, 8.4% of 29,000 seawater samples analysed for Pseudo-nitzschia exceeded the voluntary trigger level for biotoxin testing (10×104 cells l?1), and these were analysed by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sation (FISH) assays. Pseudo-nitzschia fraudulenta and P. pseudodelicatissima (low domoic acid [DA] producers) were the dominant bloom formers throughout New Zealand (each contributing 25%) followed by the highly toxic P. australis (10%). Shellfish flesh testing for DA was triggered on 8477 occasions between 2000 and 2011, but no samples exceeded the regulatory limit (20 mg/kg);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was 13 mg/kg (Marlborough Sounds, mid-winter 2010). 相似文献
18.
分别用质量分数为0.6%、1.0%、1.4%、1.8%、2.2%的稀硫酸在121℃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水解鲜浒苔30、60、90 min,浒苔水解残留物再用纤维素酶酶解,用DNS法测定上述各步骤中的还原糖产量。结果表明,浒苔总糖含量为67.2%。稀硫酸水解工艺中,硫酸质量分数为1.8%、水解90 min,浒苔还原糖转化率最高,达59.9%,每克干质量浒苔可产生447.0 mg还原糖。稀硫酸水解残留物纤维素酶酶解工艺中,浒苔还原糖转化率较低,在硫酸质量分数为0.6%、水解时间为60 min时还原糖转化率出现最大值,仅为6.5%。结果显示浒苔稀硫酸水解产还原糖效果显著,但并不能促进纤维素酶酶解。浒苔糖化可单独采用稀硫酸水解工艺,本实验条件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8%硫酸水解90 min。本研究探索了浒苔糖化工艺条件,对后续的浒苔燃料乙醇发酵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生态调查和生理生化方法,对植片后的1龄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研究,拟探讨珍珠形成和钙代谢的相关性。定期测定珍珠囊和珍珠的重量、直径及水温,同时取其鳃、围心腔和外套膜组织进行酸、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及钙含量等测定。结果表明,1龄植片后的三角帆其蚌珍珠囊和珍珠在一周年之中出现三次快速生长期。外套膜中的酸、碱性磷酸酶均在165d时升至最高。鳃组织中钙含量显著高于围心腔和外套膜。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珍珠囊和珍珠的重量、直径分别与三种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外套膜中的钙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同时,外套膜中的钙含量与三种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水温与外套膜、围心腔中的钙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与三种组织中的酸性磷酸酶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提示:鳃是三角帆蚌钙吸收、贮存和钙调节的重要器官,形成珍珠的钙一部分来源于循环系统,另一部分可由外套膜直接从环境中吸收,碱性磷酸酶对珍珠生长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