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23篇 |
免费 | 329篇 |
国内免费 | 66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8篇 |
大气科学 | 323篇 |
地球物理 | 375篇 |
地质学 | 1458篇 |
海洋学 | 230篇 |
天文学 | 122篇 |
综合类 | 132篇 |
自然地理 | 2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62篇 |
2022年 | 78篇 |
2021年 | 117篇 |
2020年 | 108篇 |
2019年 | 115篇 |
2018年 | 80篇 |
2017年 | 82篇 |
2016年 | 109篇 |
2015年 | 96篇 |
2014年 | 123篇 |
2013年 | 116篇 |
2012年 | 113篇 |
2011年 | 113篇 |
2010年 | 102篇 |
2009年 | 116篇 |
2008年 | 122篇 |
2007年 | 129篇 |
2006年 | 118篇 |
2005年 | 110篇 |
2004年 | 108篇 |
2003年 | 86篇 |
2002年 | 96篇 |
2001年 | 84篇 |
2000年 | 92篇 |
1999年 | 79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37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含油气盆地的地温场在油气的生成、运聚及盆地演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位于喜马拉雅构造域的东北部,盆地现今地温场特征研究不仅为柴达木盆地及周缘陆内或板内大陆动力学及盆地动力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是油气成烃、成藏及资源评价等工作的研究基础。柴达木盆地现今地温场研究的前期工作主要集中在盆地西部,盆地的北缘、东部开展的工作很少,所用研究数据多取自20世纪之前,盆地现今地温场特征的系统研究尚比较缺乏,亟须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文中采用先进的钻孔温度连续采集系统,实现了深井稳态测温工作的大规模化、高精度化,使用光学扫描法测试岩石热导率,获得了批量的、高精度的岩石热导率数据,新增了17口钻井的测温剖面。研究表明:柴达木盆地现今地温梯度平均为(28.6±4.6) ℃/km,地温梯度分布具有西部高,中、东部低的特点。柴达木盆地现今大地热流值平均(55.1±7.9) mW/m2,盆地不同构造单元大地热流分布存在差异。大地热流分布特征表明:柴达木盆地总体属于温盆,热流值低于我国大陆地区大地热流平均值,但高于西部的塔里木、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受地壳深部结构、岩石热导率性质及盆地构造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3.
淄博市张店南部地热异常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井温曲线类型,确定研究区纯传导地温梯度为2.5℃/100m;结合各单井地温梯度,圈定了地热异常区域;揭示了该区地热异常具有下段以对流为主、上段以传导为主的特点.通过热水水化学和同位素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该区地下热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热水赋存于断裂裂隙系统中,且沿断裂裂隙垂向运动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104.
水化学特征不仅应用于分析地下水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而且还提供地下水水动力环境信息。水化学分析方法已成为对探索地热田成因、地下水补给来源等常用的研究方法。基于近些年的研究资料,综合分析热储层结构特征和水化学特征,认为宜良地热田为层状热储型中低温地热田,其热储层为震旦系灯影组。研究热储层流体的化学分布特征以及热流体的化学成分与温度的关系等,用化学温标核算了热储层温度,认为K-Mg温标更适用于中低温地热田热储温度的估算。地热水水化学特征等基本地质特征可作为地热田规划和开发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5.
基于微观结构的青藏高原风积沙导热系数变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积沙作为青藏高原一种重要的局地因素, 改变了多年冻土的赋存条件. 风积沙的导热系数特征对预报分析其对冻土赋存有利或者不利具有重要作用. 采用非稳态法对青藏高原红梁河风积沙进行了导热系数测试, 并结合电镜扫描/能谱分析, 从微观结构的角度探讨了风积沙的导热系数变化机理. 结果表明: 研究区风积沙平均粒度为242.427 μm; 标准偏差值为0.125, 分选极好; 偏度为0.359, 接近对称; 峰度值为1.086, 峰态中等; 颗粒粒径主要分布在75~500 μm之间, 沙粒均匀, 不含黏土及砾石成分, 自然堆积状态下其孔隙率为0.391. 天然状态下的风积沙颗粒呈类球形, 颗粒磨圆度高, 点与点接触, 颗粒间孔隙较大; 表面有明显撞击坑和擦痕, 这导致颗粒的比表面积增大, 连通性增强, 孔隙率增加. 干燥状态下风积沙颗粒的相互接触面积较小, 孔隙由空气填充, 导热系数较低; 而在湿润状态下, 正温时孔隙中的水间接增大了风积沙的接触面积, 导致其导热系数增大; 负温时, 孔隙内的水变成冰, 从而导致导热系数进一步增大. 天然状态下, 暖季地表风积沙含水量较低, 导热系数较低, 而冷季地表风积沙含水量较大, 导热系数较大. 此外, 风积沙为颗粒物质, 表面光滑, 颗粒之间粘性小, 孔隙未被填堵, 结构松散, 这些因素导致自然堆积状态下其渗透系数较一般细砂大, 透水性良好, 保水性差, 是防冻胀较好的换填材料. 相似文献
106.
论西安市地下热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论述了西安地下热水资源概况水化学特征和地下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探讨了在今后开发与管理工作中需要进一步认识和思考的问题。据此提出西安市地下热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需进一步深化,这种深化应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观点。希望对可贵的地下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更为科学、有序、合理,节约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7.
108.
固井材料导热性能是影响地热井取热效果的因素之一。为提升地热井固井材料导热系数,采用正交试验,借助层次分析-指标重复性相关(AHP-CRITIC)混合加权法和极差分析,进行固井材料导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天然鳞片石墨、铁粉和石英砂均可提高固井材料导热系数,其中石墨对导热系数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铁粉次之,石英砂最小;石墨掺量和水固比分别是影响固井材料综合性能的主次要因素;随着石墨掺量递增,其导热系数递增、48 h抗压强度和流动度均递减;得出高导热固井材料的优选配合比为:水固比值0.44,石墨、铁粉和石英砂掺量分别占水泥质量的7.5%、3%、2%,其导热系数可达1.87 W/(m·K),较常规固井材料提高约70%。研究成果可为地热能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诸广岩体中闪长质包体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诸广关田和扶溪岩体中的闪长质包体进行了矿物岩石、岩石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发现这些包体是花岗质寄主岩浆自身演化的产物,包体的形成主要与寄主岩浆冷凝过程中不同组分的热扩散(Soret效应)和液相不混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0.
The homologous series of terpenoid sulfides previously reported to be present in Athabasca bitumen have been detected in a variety of petroleums from the Western Hemisphere. All 22 samples examined, ranging in age from Devonoan to Cretaceous, contained the terpenoid sulfides. A method is described for the isolation of sulfides from petroleums based on the selective oxidation of sulfides to more polar sulfoxides which are easily removed from the mixture and their subsequent reduction to sulfides. The sulfide content in the petroleum maltenes examined ranged from 0.3 to 16.1% w/w. In addition to the bicyclic and tetracyclic terpenoid sulfides a new series of tricyclic terpenoid sulfides has been identified, and the details of the isoprenoid side chain have been elucidated for all three homologous series. The distributions by carbon number of the bicyclic and tetracyclic homologous series of terpenoid sulfides show pronounced variations which are attributed to thermal maturity and degree of water washing of the petroleum, thus the ability to identify terpenoid sulfides should provide a useful tool for oil-oil and oil-source rock correlation studies. The bicyclic and tricyclic terpenoid sulfides have the same carbon framework as the carotenoids which suggest that these sulfides were accessory pigments in photosynthesi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