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877篇 |
免费 | 11570篇 |
国内免费 | 746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828篇 |
大气科学 | 4423篇 |
地球物理 | 9492篇 |
地质学 | 24215篇 |
海洋学 | 7318篇 |
天文学 | 326篇 |
综合类 | 2903篇 |
自然地理 | 740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3篇 |
2024年 | 857篇 |
2023年 | 971篇 |
2022年 | 1489篇 |
2021年 | 1855篇 |
2020年 | 1803篇 |
2019年 | 1938篇 |
2018年 | 1712篇 |
2017年 | 1854篇 |
2016年 | 1869篇 |
2015年 | 1989篇 |
2014年 | 2468篇 |
2013年 | 2659篇 |
2012年 | 2604篇 |
2011年 | 2557篇 |
2010年 | 2239篇 |
2009年 | 2556篇 |
2008年 | 2492篇 |
2007年 | 2755篇 |
2006年 | 2728篇 |
2005年 | 2408篇 |
2004年 | 2231篇 |
2003年 | 2016篇 |
2002年 | 1838篇 |
2001年 | 1532篇 |
2000年 | 1364篇 |
1999年 | 1224篇 |
1998年 | 1076篇 |
1997年 | 984篇 |
1996年 | 864篇 |
1995年 | 780篇 |
1994年 | 679篇 |
1993年 | 574篇 |
1992年 | 472篇 |
1991年 | 360篇 |
1990年 | 249篇 |
1989年 | 288篇 |
1988年 | 158篇 |
1987年 | 119篇 |
1986年 | 62篇 |
1985年 | 54篇 |
1984年 | 39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16篇 |
1978年 | 15篇 |
1977年 | 6篇 |
1954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为了深入了解黏性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对黏性土进行了量测侧向变形的不排水平面应变压缩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发现,黏性土局部化变形的起始点与黏性土样中的孔隙水压力的突然增长的转折点非常接近,而孔隙水压力开始急剧增长变化的转折点为其屈服点,说明黏性土剪切带开始形成的偏应力为其屈服点,超过此点后黏性土局部化变形加剧,这个发现将有助于土体在强度理论、变形和稳定分析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2.
对塔中低凸起地层水化学特征与不整合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地层水化学特征对不整合具有很好的响应。在遭受强烈抬升和剥蚀、之间形成不整合的奥陶系和志留系,以及紧靠不整合面附近的石炭系CⅢ油组,其地层水具有矿化度、Cl-含量、K Na 含量和r(Cl-Na)/rMg值相对较小,而HCO3-含量、rNa/rCl值和rSO42-×100/rCl值相对较大的特点,反映出地质历史时期大气降水的影响。在志留系与石炭系之间以及志留系与奥陶系之间的不整合面附近,地层水的矿化度、r(Cl-Na)/rMg值和B3 含量变小,而rNa/rCl值和rSO24-×100/rCl值变大,具有典型的遭受大气淋滤的地层水化学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3.
为了利用雷电定位系统 (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 资料统计人工观测雷暴日数,采用湖北省2007—2012年LLS监测资料,选取25个气象站为圆心,统计其不同监测半径 (r) 圆区域内LLS监测的雷电日数,并与人工观测雷暴日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7 km时,LLS监测平均年雷电日数小于人工观测平均年雷暴日数;r≥8 km时, LLS监测平均年雷电日数大于人工观测平均年雷暴日数;r=22 km圆区域内年平均雷电日数可替代最大年雷暴日数。根据r=7 km,r=8 km圆区域内LLS监测的年雷电日数、年平均地闪密度资料,分别采用直接替代法、地闪密度法和该文提出的二元法计算年雷暴日数,结果显示:二元法效果最好。二元法计算的2007—2012年25个站平均年雷暴日数与人工观测相等,平均差异为7.4%;二元法计算的2013年年雷暴日数与人工观测相差0.8 d,平均差异为12.3%。 相似文献
154.
文章总结了梧州市常用的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人工挖孔桩在以花岗岩残积土为桩基持力层时施工中的特点及容易出现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5.
关于波浪作用下粉土质海床中共振现象的解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详细讨论了粉土质床在波浪作用下所呈现共振现象的力学机制。利用有限深海床下波浪载荷对土层响应的研究,系统地比较了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提出在波浪作用下粉土质土层中存在着一硬土层,从而引发Bragg共振。 相似文献
156.
157.
针对执行水质监测任务过程中固定浮标监测站单点监测存在局限性、船载观测人员取样耗时耗力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搭载多点、分层自动采水取样装置的智能无人船水质监测系统,可实现目标水域的多点、分层连续水质数据测量及取样。该智能无人船具备基于快速随机树(Rapid Random Tree)算法的自主避障和快速路径规划功能,解决了现有无人船技术存在的多障碍自主路径规划难等问题。同时,本设计结合了ARM9控制芯片、M5310无线传输模块,通过可视化的显示界面和远程WEB访问的功能,大大提升了科研人员及时处理特殊情况便捷性。通过实验测试及比对分析,证明本设计具有智能高效、稳定可靠等优点,能够满足职能部门对于水质监测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8.
D. C. Mason I. J. Davenport R. A. Flather C. Gurney G. J. Robinson J. A. Smith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2001,53(6):759
A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waterlin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of an intertidal zone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hydrodynamic modelling is described. Variation in vertical height accuracy as a function of beach slope is investigated using a set of nine ER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images of the Humber/Wash area on the English east coast acquired between 1992 and 1994. Waterlines from these images are heighted using a hydrodynamic tide-surge model and interpolated using block kriging. On 1:500 slope beaches, an average block height estimation standard deviation of 18–22 cm is achieved. This rises to 27 cm on 1:100 slope beaches, and 32 cm on 1:30 slope beaches. The average heighting error at different slopes is decomposed into components due to waterline heighting error, inadequate sensor resolution and interpolation inaccuracy. It is shown that, at 1:500 slope, waterline heighting error and interpolation inaccuracy are the main error sources, whilst at 1:30 slope, errors due to inadequate sensor resolution become dominant. The ability of the technique to generate intertidal DEMs for almost the entire coastal zone in a complete ERS SAR scene covering 100×100 km is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159.
研究了滇池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分布和底泥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2013年在滇池87个采样点采集螺蛳和底泥样本,图示分析所有采样点的活的螺蛳数量,确定活螺在滇池中的分布位点及分布密度;选择8个采样点的底泥样本,进行16项营养元素(有机质、磷、氮、锌、铁、锰、镁、钙、铜、钠、钾、砷、汞、铅、镉、铬)含量测定,分析这些样本营养元素的差异。根据这8个采样点中有无螺蛳生长,将8个底泥样本分为两组,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比较的t检验,结果两组样本间仅铜的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可能是由于滇池螺蛳的生长有效富集了重金属铜元素,使有螺区域比无螺区域底泥中铜的含量明显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螺蛳生长与底泥的关系,可为滇池污染防治及螺蛳种群保护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0.
云南点苍山冰川湖泊沉积物磁化率的影响因素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文章通过对点苍山海拔3820m冰水沉积剖面的粒度参数、磁化率、氧化铁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的综合实验分析,并讨论了这些指标的相互关系及其环境意义。实验结果表明,磁化率的强度与粗砂组分的含量成正相关,而与粘土等细粒组分含量成负相关;同时与有机质含量成负相关,与氧化铁含量成正相关。矿物组分分析实验表明,沉积物主要磁性来源于磁化铁。根据以上结果,结合冰川湖泊流域面积小、高寒环境的特点,其磁化率的影响因素与一般湖泊不同,认为冰川湖泊沉积中,因为物源较近导致外源磁性矿物主要赋存于粒度较粗的碎屑颗粒中,而高寒的环境条件使得有机质对沉积物的磁性矿物起到了稀释的作用,而很难有积极的贡献。根据磁化率的环境意义,恢复了全新世以来点苍山的古气候,从中可以划分6个不同的气候阶段:11.5~10.6kaB.P.,10.6~8.9kaB.P.,8.9~5.5kaB.P.,5.5~3.3kaB.P.,3.3~0.8kaB.P.和0.8kaB.P.至今,代表了末次冰期结束以后湖泊从产生至消亡的全过程。根据与其他相关地区的对比,分析了西南季风演变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