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292篇 |
免费 | 8876篇 |
国内免费 | 601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55篇 |
大气科学 | 1832篇 |
地球物理 | 2356篇 |
地质学 | 23686篇 |
海洋学 | 2731篇 |
天文学 | 194篇 |
综合类 | 1848篇 |
自然地理 | 328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5篇 |
2024年 | 536篇 |
2023年 | 710篇 |
2022年 | 955篇 |
2021年 | 1108篇 |
2020年 | 1071篇 |
2019年 | 1178篇 |
2018年 | 1027篇 |
2017年 | 1214篇 |
2016年 | 1303篇 |
2015年 | 1352篇 |
2014年 | 1768篇 |
2013年 | 1443篇 |
2012年 | 1871篇 |
2011年 | 1690篇 |
2010年 | 1540篇 |
2009年 | 1530篇 |
2008年 | 1381篇 |
2007年 | 1643篇 |
2006年 | 1492篇 |
2005年 | 1421篇 |
2004年 | 1312篇 |
2003年 | 1224篇 |
2002年 | 1099篇 |
2001年 | 1021篇 |
2000年 | 887篇 |
1999年 | 834篇 |
1998年 | 741篇 |
1997年 | 715篇 |
1996年 | 662篇 |
1995年 | 490篇 |
1994年 | 407篇 |
1993年 | 348篇 |
1992年 | 316篇 |
1991年 | 261篇 |
1990年 | 148篇 |
1989年 | 173篇 |
1988年 | 94篇 |
1987年 | 68篇 |
1986年 | 47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9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3篇 |
1954年 | 2篇 |
187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Paleomagnetic constraints on Zn–Pb ore genesis of the Pillara Mine, Lennard Shelf, Western Australia
The Pillara Zn–Pb deposit is the largest of several known Mississippi Valley-type (MVT) deposits in the Lennard Shelf of the Canning Basin. Paleomagnetic and rock magnetic measurements are reported for 294 specimens from 23 sites in mineralization and its carbonate host rocks from the deposit as well as on 15 artificial specimens of zinc and lead concentrate and of tailings. Pyrrhotite carries the characteristic remanent magnetization (ChRM) in nearly all specimens. The ChRM postdates most faulting as shown by breccia tests and most minor regional tilting as shown by the degraded fit on tilt correction. The mean ChRM direction for all sites is D=20.6°, I=–27.5° (N=23, 95=5.3°, k=34.1), yielding an age of 358±5 Ma (2) that is similar to the comparable age of 354±8 Ma (2) for the Kapok MVT deposit. Host rock diagenesis with attendant secondary remagnetization yields an age of 361±5 Ma (1) and the MVT mineralization with a primary chemical remanent magnetization gives an age of 356±3 Ma (1), co-eval with a published Rb–Sr sphalerite age of 357±3 Ma. Interpretation of this temporal data suggests that the MVT deposits of the southeastern Lennard Shelf originated during extension, probably in response to rift-related topography-driven fluid flow.Editorial handling: C. Brauhart 相似文献
42.
根据福建沿海湄洲湾、江阴、可门3条支线港口铁路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局部出现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软土、块石填土、不均匀地基、地下水的腐蚀性等.总结在施工过程中因工程地质问题导致的设计变更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3.
Liu Wei An Weiping Zhao XinpmgSetomological Bureau of Shanxi Province Taiyuan China 《中国地震研究》1994,(3)
In this paper,the basic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atong-Yanggao earthquake are described in detail.The type of the earthquake,the aftershock activity,the earthquake trend,the characteristics of damage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This earthquake belongs to a sequence of earthquake swarm type and is of the concentratedly occurring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al main shocks in a time sequence,and the aftershock activity was normally attenuated.Because of the unreasonable design of buildings and repeated vibration by several destructive main shocks within a short period,the damage in the high intensity region was aggravated.The analysis and the prediction procedure of the 1991 Datong-Yanggao earthquake(Ms=5.8)are also briefly given. 相似文献
44.
中国西南及邻区上地幔P波三维速度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ISC报告以及中国和NEIC基本测震台网报告中的80974条P波初至到时资料(地震数为7053,台站数为165,且地震和台站都分布在研究区内),对中国西南及邻区(北纬10~36、东经70~110)的深至400km的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分辨率达22.初步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速度的横向不均匀性,虽随深度增加而减弱,但至400km深度时仍很明显;②在北纬16和24的纵剖面上,可以看到与印度板块向东和欧亚板块相碰撞挤压相对应的速度结构,以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速度结构的差异.在东经90的纵剖面上,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到欧亚板块(青藏高原)之下相对应的速度结构也比较明显;③在90km深度的横剖面上,由缅甸的密支那至越南的洞海的低速条带,可能与红河断裂带有关;④ 提出并使用了能够更为准确直观地描述分辨率好坏的图示方法. 相似文献
45.
为了探索播卡深部的找矿空间及找矿方向,本文在播卡矿区钻孔样品分析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播卡金矿床的元素富集规律、元素组合、元素异常在地表及空间的分布特征,建立了播卡金矿的原生晕分带模型、地球化学勘查模式,提出了不同深度的原生晕判别指标,在此基础上对播卡金矿的深部隐伏矿体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播卡金矿的深部及邻区具有寻找隐伏矿体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46.
荣代潞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4,(3):1-7
利用哥伦比亚大学 GCMT 目录给出的祁连山中东段地区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资料,研究较大区域(34°-41°N,100°-106°E)的应力场;利用该地区布设的中法微震数字监测台网多年监测资料和甘肃数字监测台网资料,使用 P 波和 S 波初动及振幅比联合反演方法,反演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和发震应力场。结果表明,地区构造应力大致为北东40°-45°水平向压应力;景泰地区主压应力方向约北东45°,绝大多数地震为走滑型。天祝-古浪地区有相当部分的逆断层地震分布,主压应力方向约60°,P 轴仰角在10°左右优势分布,大致为水平应力场。这与大区域构造应力场和断层实际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7.
GIS的社会化及公众GI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GIS(地理信息系统 )的发展继专业化和行业化阶段之后 ,正处于社会化发展阶段。在该阶段 ,GIS的主要作用是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文章在分析了GIS的这种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公众GIS”的概念 ,即 :直接面向公众 ,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和辅助公众进行行为决策的地理信息系统。与传统GIS相比 ,公众GIS更具有信息服务业的特点。公众GIS的建设应该突出信息的全面性、现势性和准确性、系统的友好性以及数据的易维护性等原则。公众GIS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采集、网络、数据库、多媒体以及系统的友好性设计等技术。公众GIS在建设全国城市公众信息服务网、全国交通旅游信息网以及汽车导航信息系统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对公众GIS的实例———“今日武汉”公众查询系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8.
49.
根据2001年7月对南黄海的大面积调查,研究了南黄海夏季pCO2的分布机制,着重讨论下层海水涌升和长江冲淡水对海-气界面CO2通量的贡献,并给出了南黄海海-气界面CO2通量。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南黄海总体上是CO2的1个弱源,大约向大气中释放45.05×104t C。夏季南黄海表层海水pCO2分布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均性,其汇区主要由长江冲淡水造成,影响区域占汇区吸收CO2的99.9%;而在源区,下层海水涌升虽然面积较小却占源区释放CO2的35.2%。可见陆架边缘海区源/汇格局的地域差异非常之特别。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