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全文 | 23723篇 |
免费 | 3979篇 |
国内免费 | 5115篇 |
测绘学 | 1894篇 |
大气科学 | 2551篇 |
地球物理 | 3120篇 |
地质学 | 13637篇 |
海洋学 | 4100篇 |
天文学 | 264篇 |
综合类 | 1857篇 |
自然地理 | 5394篇 |
2024年 | 141篇 |
2023年 | 436篇 |
2022年 | 864篇 |
2021年 | 1033篇 |
2020年 | 936篇 |
2019年 | 1092篇 |
2018年 | 898篇 |
2017年 | 981篇 |
2016年 | 1057篇 |
2015年 | 1104篇 |
2014年 | 1344篇 |
2013年 | 1193篇 |
2012年 | 1445篇 |
2011年 | 1455篇 |
2010年 | 1261篇 |
2009年 | 1483篇 |
2008年 | 1342篇 |
2007年 | 1603篇 |
2006年 | 1629篇 |
2005年 | 1469篇 |
2004年 | 1383篇 |
2003年 | 1267篇 |
2002年 | 1151篇 |
2001年 | 934篇 |
2000年 | 769篇 |
1999年 | 710篇 |
1998年 | 604篇 |
1997年 | 530篇 |
1996年 | 511篇 |
1995年 | 421篇 |
1994年 | 368篇 |
1993年 | 311篇 |
1992年 | 264篇 |
1991年 | 230篇 |
1990年 | 142篇 |
1989年 | 175篇 |
1988年 | 84篇 |
1987年 | 59篇 |
1986年 | 38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3篇 |
1954年 | 3篇 |
1877年 | 2篇 |
摆动阀泥浆脉冲器本身可以产生较高频率的载波,成为高速泥浆脉冲传输的较好选择。由于工作时负载力矩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为电机输出特性研究带来较大困难。利用在井下工作时的动力学平衡方程,通过水循环实验方式测量得到摆动阀电机在最大转矩比电流控制方式下的位置角度和输出电流数据,进而计算井下工作时电机输出转矩和输出功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受惯性转矩、弹性转矩和动态水力转矩的影响,电机输出转矩在不同工作频段表现为不同特征;低频段时,电机输出转矩的变化幅度随载波频率的增大而减小,输出功率随载波频率的增大而缓慢增大;中低频段时,电机输出转矩和输出功率在该频段幅度变化较小,相对比较稳定;高频段时,电机输出转矩和输出功率均随频率的增大而快速增大。可以通过增大扭杆刚度系数和降低摆动阀转子轴系转动惯量的方式降低电机在高频段的输出,以保证电机在额定转矩和额定功率下可以控制摆动阀在井下实现高频快速的摆动,产生稳定高载波频率下的泥浆脉冲压力波形,实现高频载波的目的,为随钻测井数据的高速传输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富油煤作为一种集煤、油、气为一体的特殊非常规油气资源,通过原位热解可转化为高附加值焦油、可燃气及半焦固体燃料等,具有解决传统煤炭工业发展过程中绿色开发、清洁低碳利用难题的潜力。在减少煤炭开采污染、提高能效利用等方面,为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我国寻求油气资源战略依赖突围提供了重要路径参考。然而,目前国内富油煤地下原位热解的研究仅限于少数先导性试验研究,对于富油煤原位热解的地质环境影响研究与全生命周期地质保障技术探索亟待开展。
基于富油煤开发原位热解的地质环境扰动响应特征,重点探讨了富油煤原位热解对热解区岩体变质、覆岩损伤变形、地下水扰动、地表沉降及地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总结了富油煤原位热解地质条件评价与过程监测主要内容和测试技术,梳理了富油煤原位热解地质保障面临的挑战。同时,结合理论研究、技术方法、感测装备、传感单元、数据解译、多源信息融合和工程实践等内容认识,提出了构建富油煤原位热解地质保障技术体系的思考。
分析认为,在富油煤原位热解的新型资源转化利用模式条件下,迫切需要研发与之相匹配的地质保障技术,制定完整的开发、设计、施工、评价方法和标准,以规范和引导富油煤热解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此外,还需要在充分挖掘和利用富油煤油气资源固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富油煤清洁利用技术的研发创新、安全生产标准的提升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度融合,为煤炭工业实现绿色转型和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的战略对策与保障。
利用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nternational Satellite Cloud Climate Program,简称ISCCP)提供的1998—2007年共10 a的深对流路径跟踪资料,统计分析了影响江淮地区对流系统(Convection system,简称CS)的时空分布及其参数特征。结果表明:影响江淮地区的CS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大多生成于江淮本地及我国中西部地区,呈现以江淮地区为中心的带状分布特征,越靠近江淮区域CS分布越为密集。依据源地不同,将影响江淮地区的CS分为5类,受气候条件与地形地貌的共同作用,各源地CS参数特征差异显著,总体来说CS的水平尺度越大,其生命史、对流云团(Convective clusters,简称CC)数目及水平云温度梯度也越大。其中江淮中心区域(MID)区域CS水平尺度、生命史和CC数目的平均值均为最小;东南(SE)区域CS生命周期以中长周期为主,水平尺度、最大对流比和云温度梯度的平均值最大。梅雨期内江淮地区对流活动频繁,CS的水平尺度大、生命史长、CC数目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