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458篇 |
免费 | 4833篇 |
国内免费 | 764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92篇 |
大气科学 | 4392篇 |
地球物理 | 5720篇 |
地质学 | 16233篇 |
海洋学 | 6310篇 |
天文学 | 348篇 |
综合类 | 1774篇 |
自然地理 | 53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5篇 |
2023年 | 521篇 |
2022年 | 1042篇 |
2021年 | 1179篇 |
2020年 | 1155篇 |
2019年 | 1367篇 |
2018年 | 1141篇 |
2017年 | 1306篇 |
2016年 | 1382篇 |
2015年 | 1437篇 |
2014年 | 1827篇 |
2013年 | 1746篇 |
2012年 | 1822篇 |
2011年 | 1903篇 |
2010年 | 1563篇 |
2009年 | 1979篇 |
2008年 | 1914篇 |
2007年 | 2077篇 |
2006年 | 2037篇 |
2005年 | 1801篇 |
2004年 | 1626篇 |
2003年 | 1519篇 |
2002年 | 1392篇 |
2001年 | 1094篇 |
2000年 | 1013篇 |
1999年 | 910篇 |
1998年 | 767篇 |
1997年 | 693篇 |
1996年 | 641篇 |
1995年 | 490篇 |
1994年 | 500篇 |
1993年 | 391篇 |
1992年 | 338篇 |
1991年 | 264篇 |
1990年 | 189篇 |
1989年 | 211篇 |
1988年 | 112篇 |
1987年 | 80篇 |
1986年 | 48篇 |
1985年 | 51篇 |
1984年 | 33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28篇 |
1981年 | 24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19篇 |
1978年 | 12篇 |
1977年 | 9篇 |
1976年 | 6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21.
Ryoko Tokeshi Kaoru Ichikawa Satoshi Fujii Kenji Sato Shoichiro Kojima 《Journal of Oceanography》2007,63(4):711-720
A method to extract geostrophic current in the daily mean HF radar data in the Kuroshio upstream region is established by
comparison with geostrophic velocity determined from the along-track altimetry data. The estimated Ekman current in the HF
velocity is 1.2% (1.5%) and 48° (38°)-clockwise rotated with respect to the daily mean wind in (outside) the Kuroshio. Furthermore,
additional temporal smoothing is found necessary to remove residual ageostrophic currents such as the inertial oscillation.
After removal of the ageostrophic components, the HF geostrophic velocity agrees well with that from the altimetry data with
rms difference 0.14 (0.12) m/s in (outside) the Kuroshio. 相似文献
122.
在南海北部利用地球化学方法作为油气勘探的一种辅助手段。在6个航次中采集了沉积物、底层海水及海面大气样品,测定了近50种化探指标,并采用稳健统计方法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异常圈定。化探结果在油气藏上方发现了清晰的、具不同指标组合的综合化探异常,与邻近空构造形成鲜明的对照。圈闭顶部的块状异常和圈闭周绿的环状、半环状异常是下伏油气藏的良好指示,而剖面上呈锯齿状、平面上呈线状的异常则与断裂带有关。实践表明,建立已知油气藏上方的化探异常模式及解剖已知空构造上方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指导本区或邻区的化探异常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3.
通过2个工程实例分析了沉管灌注桩出现大面积断桩的原因是由于后期基坑开挖不当造成的,并提出了预防断桩出现的一些措施以及对断桩的处理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24.
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场变化与海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方法分析了1948年1月—2002年12月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场与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SVD第1对异类相关分布型反映出,当东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减弱)时,Namias海区海温升高(降低),而加利福尼亚海流区海温降低(升高)。SVD第2对异类相关分布型表明,当阿留申低压加深、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气压升高时,黑潮暖流区海温升高,而北太平洋高、低纬海温降低;反之亦然。时滞相关表明,北太平洋大气环流异常超前海温1个月的相关最好,海温变化对大气环流异常分布型具有维持作用。NCAR CCSM3模拟结果很好地验证了上述结论,即在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东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NPO(North Pacific Oscillation)与北太平洋海温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5.
126.
岷江上游毛榛、辽东栎灌丛及3种人工幼林土壤种子库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野外调查与萌发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岷江上游地区自然恢复的灌丛以及 3种人工林的土壤种子库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各样地土壤种子库的储量为 192 5 0~ 3 13 60粒 /(m2 × 10cm)之间 ,人工林的土壤种子库储量和物种数量都大于自然恢复的灌丛 ,其顺序为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油松Pinustabulaeformis混交林 >连香树林 >油松林 >毛榛Corylusmandshurica、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灌丛 ,各样地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垂直分布均为上层 >中层 >下层。在各样地土壤种子库的生活型组成中 ,乔木种类所占比例极少 ,而草本种类的数量较多。在灌丛的土壤种子库中 ,灌木的物种数量及其在种子库中所占的比例均大于人工林。大序醉鱼草Buddlejamacrostachya、喜阴悬钩子Rubusmesogaeus、华西绣线菊Spiraealaeta在种子库中的大量存在明显提高了灌木在各样地土壤种子库中所占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7.
128.
本文记述了采自山东淄博地区晚石炭世太原组双壳类化石15属28种,讨论了化石组合特征.在研究双壳类动物群的基础上,划分了3个动物群落,即:Acanthopecten群落、Palacolima群落和Aitartella群落,并对各群落的生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29.
通过牟定郝家河砂岩型铜矿床两类典型矿化的围岩蚀变类型、空间分布、蚀变矿物组合特征的综合分析,识别出该矿床存在成岩期与改造期两期热液蚀变。成岩期热液蚀变分布于浅紫交互带浅色砂岩一侧,呈现大范围面状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并具蚀变分带:全浅色砂岩中的强硅化、黄铁矿化亚带;浅紫过渡砂岩中的强碳酸盐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弱硅化亚带,并具辉铜矿-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的金属矿物分带。改造期热液蚀变主要分布于断裂、节理旁侧,表现为带状、网脉状的硅化、碳酸盐化。以1580 m中段实测剖面为研究对象,采集各蚀变亚带的代表样品,以紫色砂岩为原岩,进行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组分迁入、迁出计算,结果显示各亚带组分的迁入、迁出特征与镜下观察的蚀变矿物组合吻合。分析表明,蚀变矿物组合与组分迁移特征还间接指示了不同亚带的形成条件:成岩期紫色砂岩(围岩)呈氧化-碱性条件,浅色砂岩呈还原-酸性条件,浅紫过渡矿化带则处于氧化还原-酸碱转化面上;改造期构造热液属还原-中偏碱性的中温构造流体。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期成矿流体分别形成层状矿体及脉状富矿体的机理,为深化研究该类矿床的"矿源-构造-流体耦合成矿"机制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30.
The onset of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in 1998 occurred on May 21st. Using the U.S.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reanalysis data,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hysical process of the weakening of a subtropical anticyclone in West Pacific during the onset period using the Zwack-Okossi vorticity eq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the pre-onset period, the positive vorticity advection in front of an upper tropospheric trough was the most dominant physical mechanism for the increase of the cyclonic vorticity on the 850-hPa layer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its nearby region. The secondary contribution to the increase of the cyclonic vorticity was the warm-air advection. After the onset, the magnitude of the latent-heat warming term rapidly increased and its effect on the increase of the cyclonic vorticity was about the same as the positive-vorticity advection. The adiabatic term and divergence term contributed negatively to the increase of the cyclonic vorticity most of the time. Thus, the positive vorticity advec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hysical mechanism for the weakening of the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anticyclone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onset period. 相似文献